今日平凉 今日泾川 今日灵台 今日崇信 今日华亭 今日庄浪 今日静宁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今日崇信 > 正文

一步一脚印踏实脱贫路 平凉市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20-04-20 00:30   https://www.yybnet.net/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朱宇鲲

四月的平凉,郁郁芊芊,一片繁忙。果园里,果农在修剪树枝,松土施肥;养殖场,农户饲喂着圈舍里膘肥体厚的牛羊,喜笑颜开;中药材交易市场,打工的贫困群众很起劲地分拣、晾晒药材……

脱贫攻坚为地处六盘山特困片区的平凉注入了新的活力。过去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靠天吃饭的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摘了穷帽。平凉市通过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一步一脚印踏实脱贫路——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0.9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87%下降至0.52%,7个县市区全部脱贫摘帽。

立足特色 致富有门道

走进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成群的平凉红牛在一孔孔干净整洁的窑洞前悠然闲步。“窑洞养牛长膘快,牛还不容易生病。”平头沟村贫困户朱海萍说,放在几年前,她压根想不到返乡养牛不仅赚钱,还能养出特色。

和陇东许多地方一样,平头沟村留存了大量的废旧窑洞。随着牛产业的发展,锦屏镇打起窑洞的主意。“新建一座3至5头规模的牛舍需4万元,改造窑洞仅需1万元,经过认真测算并吸取群众窑洞养殖的经验,我们对230孔窑洞进行了改造。”锦屏镇镇长张云刚介绍,平头沟村还采取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组织、吸引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形式,以及企投户繁、户养企销机制,带动当地养殖平凉红牛780头。

“我家自繁自育12头牛,每年收入5万元。去年从公司领养了69头牛,3年后把母牛还回去,下的牛犊算自己的,有这样的支持,收入肯定越来越好。”看着窑洞前健硕的红牛,朱海萍言语间底气十足。

近年来,平凉市将牛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推脱贫攻坚的首位产业,目前全市贫困村建成规模化养殖场134个,带动贫困户饲养肉牛13.66万头。平凉市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确定“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推动果产业、菜产业、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等多种富民产业遍地开花。(转4版)

新闻推荐

崇信县统一战线创优发展环境积极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崇信县统一战线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发展大势,着力创优营商环境、强化政策保障、打造公平市场,全力推动民营经...

崇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信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步一脚印踏实脱贫路 平凉市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