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宇鲲
通讯员马鑫
“正月二月就连三月,这月月都有花儿开……”正月初六,歌声、笑声从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富耀先的院子里传出来,十几名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拍着手正起劲地唱着当地的民歌……
“在新的一年里,我祝愿全村家家户户老少爷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下面我给大家唱一首《昭君和番》。”村民富耀先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顿时响起。
“我在广州打工,几年都没有回家了,今年回来看到村子里修的新农村都找不着家了,咱村子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村民朱小玲兴奋地说,村里的文化活动也多了,像广场舞、民歌传唱、写春联等,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富耀先18岁就跟着父亲学唱民歌,一唱就是34年。富耀先说:“老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民间音乐,在我手里不能丢,一定要传承下去,这也是我对父亲的承诺。”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田间地头,我都要吼上几嗓子,几天不唱就觉得嗓子发痒。”富耀先拿出了一本崭新的《崇信民歌》向记者介绍,这里面收集了15首民歌,有《二十四孝歌》《兵丁捎书》《万灯》……这本书是他家的传家宝。
“一到农闲时间,老富家非常热闹,大人小孩都喜欢听他唱歌,时间一长我也能哼上几句了。”邻家富祥儒笑着说:“等我孙子长大后,我就让她拜富老为师,学唱民歌,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在富耀先的带领下,平头沟村已有十几人学习并传唱民歌。2015年,富耀先被评为甘肃省第四十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之一。
如今,文化三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弦子腔、秦腔和舞蹈、乡村春晚、广场舞大赛,已成为崇信县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近年来,崇信县建成了华夏神韵根雕艺术馆和柏树镇陶坡村“乡村记忆”博物馆,开展《民歌》《弦子腔》《山梁走唱》等非遗展演活动100多场(次),文化遗产宣传不断扩大,成立了崇信县图书馆读者协会、华夏神韵根雕艺术馆、月辉民俗剪纸展馆、印象崇信展馆、芮谷秦声聚乐苑等群众文艺组织和团体,各类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传承,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新闻推荐
2月11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狄生奎带领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一行到崇信县,走访慰问了部分困难群众、生活困难党员和联系贫困户,为他们送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新春祝福。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吉庆一同...
崇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