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马帮和旅游挂上了钩。□李文光
新中国成立前,攀枝花与外界往来只能依靠马路(驿道)和山间小路。
就盐边县而言,1965年仅有县城到会理、永兴场到黑盐井、县城经国胜到盐源有马路(驿道)。县城到同德、永兴、惠民、健康、新坪等乡也有马路,其他小地方则只有山乡小路。其中,主要马路(驿道)有阿所拉(老县城)—渔门—新街田—冷水箐—棉花地(今同德)—把关河—新庄。这条马路
(驿道)在新庄分路,一路由新庄向东到会理;一路由新庄往南到仁和—永仁—元谋—武定—昆明;或由仁和—华坪—剑川到大理。而后,盐边县新建了一条马路
(驿道),即县城—鱤鱼—红碧滩—普威—米易。人行路主要有三条,县城—麻栗坪—永兴—箐河—稗子田—岩口—黄草坪—盐源县盐井;县城—荜苴路(今新坪)—大碧箐(今国胜)—园堡山;县城—树瓦河—太平路—盐源卫城。
交通闭塞,“马帮”应运而生。赶马人用马匹把山里的特产、物资驮出去,或卖成钱,或以物易物,然后再把山外的茶叶、盐巴、布匹、洋火(火柴)等日用品驮回山里。赶马人只有一匹马不叫帮,三五匹或十几二十匹马以上凑在一起形成帮,这就是“马帮”。赶马人外出经商做买卖往往结伴而行,几个赶马人把几十匹、上百匹马合在一起,推选一个领头人,这个人叫“马锅头”。实际上老百姓把常年或专职赶马的人统叫做“马锅头”。“马帮”出行那是有讲究的,尤其是头马,不但要骠肥体壮,而且要披红挂彩,配上精心制作的头饰和马鞍,马头上要挂一面镜子,脖颈上系上吊铃。赶马人也要穿得好,打扮齐整,显示出赶马人的富有或体面,以壮行色。所以只要老远听到清脆的铃声,就知道有“马帮”要到,这就叫“山间铃响马帮来”。
人们又称赶马人为“马脚子”。“马脚子”一年四季走南闯北,四处奔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增长了不少见识,练就一身应酬接洽、经商买卖、能言善辩的本事,有的还会吹拉弹唱,精灵得很。所以老百姓都说“天上的麻雀子,地下的马脚子”,有称赞之意。当然,贬意也有,那是说有的“马脚子”行为不端,爱占小便宜,见到什么都要拿上一点,抓它一把,或因路途寂寞,见了路边或马店的女人爱打情骂俏,那是其中的少数。
千百年来,“马帮”是运输贸易、活跃经济、地域交往的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他们活跃经济,为社会的发展,为解决老百姓的生活所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不少“马帮”还积极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盐边县惠民乡德胜村傣族赶马人孙正银年轻时常奔走于同德、华坪、剑川、下关等24个马店。1942年,他的“马帮”被国民党远征军征用,驮运枪支弹药,支援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滇缅战争;1957年,参加过民族地区平叛斗争,为武装工作队运送枪支弹药、生活用品;1958年,参加过攀枝花铁矿勘探时期的后勤运输,为苏联专家运送生活物资;1964年以后,参加过攀钢建设和成昆铁路建设,运送过文艺宣传队。
而今,经过55年的发展,攀枝花已形成了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形式构成的立体交通网。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马帮”已成为过去,但是,人们不会忘记“马帮”为攀枝花建设作出的历史功绩。在边远山区,“马帮”和赶马人仍然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奔忙出力。在山区,抗洪、抗灾少不了他们,农忙运输也少不了他们。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马帮”又成了旅游的一个保留项目,或供游人骑坐兜风,或驮游人高山探险,为他们运送衣物、器材。
在攀枝花的深山密林,在遥远的山乡,现在还依稀可辨“马帮”穿行的茶马古道,可以看到留下深深马蹄足印的青石板路,它们珍藏着赶马人和山区群众珍贵的记忆。
(本版用图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程桂英)8月19日,市卫生健康委传来好消息:全国爱卫办近日印发《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