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波
立冬前后,盐边县益民乡龙头村又到了番茄采收的旺季,来自山东、重庆、广西等地的蔬菜收购商和货车每天络绎不绝。
“这里光照好、土壤条件不错,番茄的品质好,最关键的是,龙头村的番茄可以长12个台次,销售期能延长到明年春节过后,有很大的市场商机。”11月11日上午,站在停靠公路边的货车前,来自广西的收购商李艺颇有些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收的番茄主要是发到广西、广东。
记者了解到,龙头村的番茄不仅可以长12个台次,而且酸甜适度、汁多翻砂、个头大,亩产基本可达2万斤以上,除了生长环境好的自然禀赋外,村支部书记王兴伍还给出了一个重要的答案:“从去年12月1日开班,村里的农民夜校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解决了全村种植技术的关键问题,农民夜校不局限在‘夜\’,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地点,实实在在开设三堂课,走进群众,融入产业,成了广受村民欢迎的致富课堂。”
那么,龙头村农民夜校开设的三堂课是什么课,记者在采访中逐渐解开了谜底。
第一堂课:
农技专家的“集中讲授”课
益民乡龙头村属于二滩移民安置行政村,得益于国家长期移民帮扶政策,多年来龙头村的产业发展较好,主要以水果、早春蔬菜(番茄、四季豆)为支柱产业,以养殖生猪、家禽为辅助产业,但种植养殖技术较弱,村民集体意识较弱,村两委凝聚力较弱。
近年来,盐边县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及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益民果蔬之乡的品牌逐步确立,龙头村立足芒果、番茄、四季豆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但种植养殖技术成了短板。村两委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于2016年12月1日在村部二楼一间50平方米的会议室内开办起了农民夜校,联袂专业合作社,聘请专业教师4人,聘请农民土专家2人,盯准农闲期、种植养殖关键期,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开展特色产业培训,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全村凝聚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势头逐年上升。
村两委乘势而为,购置了投影仪、音箱,增添了桌椅,每月固定一天开设“集中讲授”课,把村农民夜校办成了合力发展的重要平台,邀请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农机节水所、植保专家及县农牧局业务人员,从土壤、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入了土地休养改良、有机肥替代化肥、改大水漫灌为滴管等先进理念,使全村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着力打造果蔬品牌、品质转变。
第二堂课:
农资农机商家的“现场演示”课
为了促进全村现代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实现家家户户科技种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培育,龙头村农民夜校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经过外出考察评估,与村级专业合作社联合,整合、邀请了市内外农药农资农具8家供应企业,在夜校开设了“现场演示”课,向村民教授测土配方,指导施肥、施药、技术服务,以及农资销售、农产品销售、土地半托管等一条龙服务。
今年5月,龙头村农民夜校与村专合社共同举办首届番茄种植技术交流会,现场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新品种宣传推广、农资农机使用讲解、农业保险及信贷业务宣传,首次引入无人机植保技术进行空中作业现场展示,吸引了全村及周边村组农户1000余人现场观摩。
第三堂课:
为农服务队“送教上门”课
农民夜校受众是农民,结合农民关心关注的事情,应农民所需设置课程、丰富形式,才能让农民积极参与。
2017年6月,全市首家为农服务中心盐边县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在龙头村的火烧天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龙头村农民夜校迅速与之进行了资源整合,根据村民种植养殖需求,联系、组织了20余名种植养殖大户、示范户、技术能手等成立为农服务队,开设了“送教上门”课,进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产业发展。
作为村里的种植土专家,村委会主任邹顺德也是农民夜校为农服务队的成员,他告诉记者:“‘送教上门\’这堂课形式新颖,作用也很大,以前农户种植基本上是靠经验,专家上门授课,促进农户科学种植,比如番茄,栽种的时候要施磷钾肥,到了花期要施磷肥,到了果期要施钾肥,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番茄产量和品质自然就上去了。”
据了解,截至2017年10月,龙头村农民夜校开展“集中讲授”课9次,开展“流动课堂”65次,广受村民欢迎,全村科技致富能力不断提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杨)近日,市农牧局联合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中心支公司,来到盐边县国胜乡大花地村、红宝苗族彝族乡核桃箐村,累计赠送1万余株桑树苗,争取通过产业发展,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