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在办公室认真做笔记,勾画着关爱青少年工作的重点,并记录县里最近需要重点帮扶的特殊困难青少年。她是68岁的盐边县关工委执行主任杜玉凤。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正是杜玉凤的真实写照。曾担任盐边县政协副主席的她,于2005年退休后,加入到关爱下一代工作中,开始另一份“充满朝气且责任重大”的事业。
“工作虽然劳累,但有着满满的成就感。”在杜玉凤看来,老有所为方能老有所乐。
将心比心开展帮扶
4月7日,杜玉凤又一次踏进智力障碍青少年黄卓凡的家。黄卓凡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因为身体原因需要常年服药,家中经济十分困难。2016年,年迈的爷爷去世,黄卓凡由奶奶独自抚养,生活更加窘迫。“娃娃太可怜了,以后的路还很长。”这个特殊的孩子成了杜玉凤的一块“心病”。为了缓解其困境,杜玉凤多次上门关心孩子的情况,并通过各种渠道申请帮扶资金,解决其燃眉之急。
“我也是一位母亲,看到这些受苦的娃娃,就会想到自己的孩子。”正是这份“将心比心”,让杜玉凤在全县关心下一代事业上辛勤奔走,并为之坚守10余载。“那个曾经患脑细胞瘤的小张恢复得还可以,现在外面念大学呢!”“格萨拉村的那个娃娃如今走出了大山,找到了好工作。”……说起走出困境、改变命运的孩子,杜玉凤脸上满是笑意。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她曾经倾力所做的各项帮扶就有了意义。
跋山涉水勇挑重担
刚开展关工委工作的头几年,全县的关工委工作发展滞后,杜玉凤急在心里。为了打开局面,她首先从自己“充电”开始,不断提高业务技能。2012年,她结合全县实际情况,撰写了关工委基层培训资料,在《关爱明天》杂志上刊登。“如何让基层重视并认同关工委工作?”杜玉凤带队到各乡镇、村组,面对面培训“五老”和工作人员,并根据各乡镇实际,不断完善培训材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杜玉凤现在还记得,自己开展基层培训的第一站是盐边县共和乡。舟车劳顿赶到目的地后,她顾不上休息就到田间地头开展培训。起初,工作开展较困难,杜玉凤不厌其烦地讲解。由于地域分布较散,盐边县16个乡镇中,不少都处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上了年纪的杜玉凤却没有丝毫畏惧,凭着一份担当和热情,走遍了所有的乡镇。在她的努力之下,全县关工委工作逐渐步入轨道。
执着付出甘于奉献
多年以来,杜玉凤总是把爱心洒向那些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2014年,杜玉凤动员龙蟒矿冶公司赞助10万元,用于资助各乡镇的20名贫困大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之后,县里各企业逐渐形成了帮扶贫困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因为执着付出和甘于奉献,杜玉凤获得攀枝花市优秀“五老”志愿者、攀枝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但对她而言,这更像一份责任,鞭策她不断前行。
如今,杜玉凤的老朋友们基本都已退休,游山玩水安享晚年。老朋友们时不时在微信朋友圈晒外出玩耍的照片,并调侃她干工作“上瘾”了。她淡淡一笑回应:“这是一份有魔力和希望的事业,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新闻推荐
近日,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在盐边县范围内全力推进电能替代工作。今年,攀枝花公司完成盐边县新城一小、民族中学、渔门中学3所中小学食堂电气化改造,共安装变压器3台,新增容量1445千伏安,增加用电负荷约...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