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22时至22时30分,CCTV-4用半个小时时间讲述了攀枝花如何实现“再现蓝天”。“如今攀枝花的天空,拿相机随手一拍,都是一张明信片。”罗女士在攀枝花生活了30多年,对宣传片第一集《再现蓝天》中的城市转型之路深有感触,“现在村里的人不再光想着走出去,而是留下来,守着一方沃土创业兴业。”同样感触颇深的,还有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这座曾经以钢铁为主的工业城市,一度被列为“中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为扭转这一局面,攀枝花痛定思痛加快转型,下大力气治理空气污染、治理污水排放,改善城市环境。“我们早已甩掉了‘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这些年,每年的空气优良率都达到了95%以上。”市环境监测站一名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许多外地老人纷纷来攀度假,而且异口同声地夸赞攀枝花的空气和环境。攀枝花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是怎样实现了这样的变化?攀枝花人采取了什么样的办法和措施,控制钢铁企业的污染排放、又是怎样关停并转小企业但与此同时还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切,宣传片首集《再现蓝天》都作了详尽的解答。
钢铁曾经一度是攀枝花的支柱产业,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钢铁价格一路下滑,中低端产品需求趋向饱和,产能过剩成为各家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攀钢抓住国内高铁发展的有利时机,将重新腾飞的机会放在了高速铁路所用道岔轨和百米钢轨上。在改革、转型之路上,攀钢人依靠科技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创新。4月4日22时,CCTV-4将播出宣传片第二集《精钢之路》,解读攀钢如何实现华丽转身,敬请关注。
新闻推荐
母亲树下,新村聚居点里的欢笑声 ——盐边县贫困村携手帮扶单位开展“支部共建,四好同创”创新纪实
□本报记者梁波3月30日中午12点过,盐边县格萨拉乡大湾村,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大雨将至。在新落成的母亲树新村聚居点里,却是一片热闹欢腾的气氛,一场文艺节目、文明宣讲穿插趣味知识问答的主题...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