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刚文/图
日前,盐边县国胜乡扎古村芭蕉组村民向本报《百姓心声》反映,芭蕉组通向外面横亘一条河,由于没有桥,给他们的进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今年3月,在一家企业的资助下,村民们开始建桥,但资金有缺口,眼睁睁看着桥停工了。
5月8日,笔者到盐边县国胜乡扎古村芭蕉组采访。
盼桥
“没得桥,汽车、拖拉机过不来,猪儿弄不过河去,猪贩子到我们这里来收(购)一头猪儿,要比河对面的少给两三百元钱。”扎古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熊仲林告诉笔者,扎古村芭蕉组有112户418人。因为没有桥,扎古村芭蕉组几乎与世隔绝,村里人犁地靠牛,种的粮食、蔬菜都运不出,姑娘都不愿嫁到扎古村芭蕉组。现在组里还有30多个大龄青年打光棍,每年雨季河沟涨洪水前,村民早早备齐了柴米油盐,整个雨季便呆在村里。桥的问题阻断了村民们的致富之路。建一座桥,是扎古村芭蕉组村民几代人的期盼。
“40多年了,年轻时,我都还可以扛着自行车过河,现在年纪大了,雨季时根本不敢从这里走了,水太急,稍不注意就会被水给冲走。”46岁的村民曾贵华说。
“买双新鞋或买套漂亮的衣服出门都不敢穿,只要过河,一身都是泥浆。”村民王明菊告诉笔者,组里的老人从年轻时盼修桥盼到现在。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娃娃上学了,组里还在读书的娃娃就有86个,看到这些娃娃放学回家都心酸,娃娃脸上,头发上都是泥浆。2006年的一天,河水暴涨,3个学生放学回家时拉着手一起过河,被河水冲走,幸亏被下游三百多米处的几块巨石拦住,才被村民捞上来。
困境
“今年3月,有一家企业捐了100吨水泥和桥板,资助我们社建桥。要建桥,全村人都很激动,开工那天,凡是有力气的都来了,已经浇筑好的5座桥墩都是村民自己投工投劳干的。”熊仲林告诉笔者,但由于资金缺口太大,没有钱租用设备吊装桥板、修筑引桥,现在只好看着桥墩立在河坝里。
“雨季就要来了,听说水泥超过6个月就不能再用,大家都很着急。”看到堆放在河坝边用塑料布盖着的水泥,熊仲林说,村委会已经跟村民们商量好,只要有资金,全组18岁(在读学生除外)以上,60岁以下的村民都要投工投劳共同修建这座桥。就连今后修引桥和铺设路面可能占用村民田地的问题,村民也表示不会让村里出一分钱赔偿。
“这里惟一的一台机械就是我们租来的一台简易搅拌机,到现在搅拌机的租金还都是欠起的。”熊仲林告诉笔者,他找人算了一下,桥板的吊装和引桥的修建费用大概还需要10多万元,现在村民们的心愿就是希望得到社会各方的帮助,尽早建好这座桥。
新闻推荐
渔门中学坐落在盐边县中北部生态旅游长廊上的重镇——渔门镇,这里三面环水,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学校现有教学班59个,学生3438人,教师218人。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全...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