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和爱乡。干塘小学。
那里地处高山,偏远、僻静,离乡政府所在地有近10公里的路程。
这所山村小学已存在快30年了,一个叫安顺和的教师一直坚守在这里教书育人。
4月27日,记者来到干塘小学采访。
代父授课
在和爱乡松凉寨下方500米处有一个入口,这里的一段土路是去干塘小学的必经之路。原来尘土飞扬的土路,如今已经变成了一条虽然不宽却很结实的水泥路。
从水泥路直接进去,向山坡上正在赶种烟苗的农人打听,知道到干塘小学还要往里走一段。
干塘小学的校舍原本是一间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红砖房,教室里的桌椅也多数残破不全,而如今的校舍已变成了一栋水泥浇筑的镶着雪白瓷砖的崭新独体砖房。远远地,记者就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在惊异于干塘小学的变化中,记者叫了一声“安老师”,一个有些腼腆的年轻小伙子从教室里走了出来。见记者有些惊疑,小伙子说:“你找我父亲吧?他摔伤了,在家休养,我是他儿子安金权,现在帮他代课。”
安金权说,干塘小学的新校舍是在2008年的“8·30”地震之后修建起来的。2008年,“8·30”地震让和爱乡成了攀枝花受灾严重的乡镇之一,干塘小学亦在受损之列。“听父亲说,当时学校的校舍严重开裂成了危房,市里抗震救灾的队伍在数天时间里就在学校的操场旁建起了板房教室。”
地震过后,干塘小学的重建纳入到了市、县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2009年初,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捐赠下,干塘小学的新校舍开始动工修建。两个月后,干塘小学的孩子们在2009年的春季新学年坐在窗明几净的新教室里读书了。
说起自己在干塘小学的代课经历,安金权有些尴尬地笑了笑:“2009年下半学期刚开学不到两星期,一天晚上父亲去亲友家串门时,不小心把右脚摔断了,无法上课。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父亲向乡里的中心校领导请求派老师来暂代行课,可中心校一时又没老师可派,当时我正巧从师校毕业回家,就来学校为父亲代课了。”
因为父亲安顺和的腿伤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乡里又派不出老师,安金权的临时代课一直坚持了下来,乡里为其解决了每月700元的工资。
“我在这里代课,绝不是为了这点工资,我是不忍心让父亲着急,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的精神感召。这所小学倾注了父亲几乎一生的心血,从当年的愣头小伙到现在年过半百,父亲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这所学校和来学校念书的孩子们。”安金权有些激动。
安金权在家排行老二,兄弟三人里他是最像父亲的读书人。他原本在市里的一所中等专科学校读书,毕业后父亲安顺和似乎为了让他子承父业,又送他去四川江油的一所师范校继续念书。不过,安金权不知道自己的三年师校学习最终是否能学以致用。
他表示,在干塘小学的代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准备把这学期的课代完,等父亲的腿伤好了可以上课后,他就在家复习功课,在合适的时候去参加县里的公办教师招考或是市里的公务员考试。
山里娃的惊奇
干塘小学是一所复式小学。来这里就读的孩子全是和爱乡团结村干塘社的彝族孩子,孩子们在这里读完二年级后就到乡里的中心校去读书。
如今的干塘小学一共有19名学生,一年级9人,二年级10人。学校每天是从上午8点半开始上课,下午2点50分放学。
安金权介绍,自从有了新校园,干塘小学的孩子们上学读书的热情高了很多,而学校的操场更是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天堂。
27日,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学生们一涌而出,操场之上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女同学们跳绳、踢毽子,男同学们踢足球、拍篮球,忙成一团……
“学校的所有新添置的东西都是社会各界的好心人捐赠的。孩子们最爱玩的这个足球已有些破损了。”
9岁的邱玉鸿是小安老师说的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踢完球后,他对记者说:“小安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我们在山里听不到的外面的新鲜事。”
10岁的沈燕是上学期从会理转到干塘小学的。她说:“我的许多汉话,就是在这个学校学的。”
上课的时候,听小安老师讲山外的新鲜事,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的生活里更多的时候只有大山。
今年11岁读二年级的兰山林家住在山脚下,每天他要比别的同学提前半个小时来学校。兰山林的父亲同村里的许多人一样过完年就外出打工了。兰山林每天放学回家要帮助操持家务的母亲做很多事情,他经常四处去放羊、放牛和遍山采摘解放草、嫩蒿子等野菜。这也几乎是所有山里孩子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兰山林告诉记者,就在昨天,他刚刚学会了帮妈妈洗碗。每天来学校上课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小安老师给他和同学们讲述了很多外面的精彩世界:四川的大熊猫、峨眉山;北京的故宫、鸟巢;上海的世博会、城隍庙……
“外面的世界真美啊!”兰山林脸有些红红地向记者感叹。
干塘小学27日上午的第三节课是音乐课。
安金权在黑板上写下了当天教唱的新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教唱国歌之前,安金权开始讲授国歌、国旗、国徽的知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次的青海玉树地震,我们国家的国旗为在地震中死难的同胞降了半旗……”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睁大了双眼倾听着老师有关爱国主义的知识讲授。
紧接着,小安老师开始领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孩子们的歌声在山岭半空中回荡。
愿大山里能飞出几只金凤凰
放学后,记者跟着安金权去了他家。他的父亲、53岁的安顺和老师拄着拐杖在家门口迎接了记者。
这是一所新建的农家小院。“地震把老房子震裂了,没办法就重新选址修了现在的住房。”安顺和老师说。
说起自己的腿伤,安顺和流露出无奈和焦急:“谁知道这一摔有这么严重,把右脚摔断了。哎呦,其他都没啥,就是不知学校里的19个学生娃咋办?”
因为没法给孩子们上课,安顺和急坏了,还好刚从江油师范学校毕业回来的二儿子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给乡里的中心校领导写了申请,结果没有老师愿意来山里,这让安顺和很失落。
在干塘小学教了快30年的书了,无论是最开始的代课老师还是民办教师,乃至最后转成了公办教师,安顺和从未缺过一节课。可如今腿摔坏了却无人可以接他的教鞭,这让他有些无法接受。“唉,也难怪,公办教师谁愿意来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山里呀。”
在安金权代课之初,为了让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二儿子迅速进入角色,安顺和把自己数十年积累下来的重要经验传授了出来:“山里的孩子,没有幼儿园、学前班的底子,必须从第一个学期下功夫,一句彝话一句汉话地授课,比如最简单的一、二、三吧,彝语读‘尺、尼、梭\’,你必须让孩子们从思维习惯上读‘一、二、三\’。这样下来,只需要一个学期就可以把基础的东西打牢靠,下学期就好教了。彝族孩子学拼音很有天赋,你要学会因势利导。”
对于儿子安金权准备去参加公办教师招考或公务员考试的想法,安顺和是非常赞同的。
“等他把这个学期的课代满后,我的腿基本上也就好了。孩子有他自己要奔的前程,这干塘小学还得我亲手教下去,真要别的老师来,我还不放心呢。”
话虽如此说,安顺和还是有些忧心。再过7年,他就满60岁了,该退休了,干塘小学以后的走向如何,他有点拿不准。“如果以后我退休了,希望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教师能来这里教孩子,让山里的彝家娃子也能飞出几只金凤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汪金友报道)盐边县人民检察院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加强全院干警廉洁教育,增强恪守检察职业道德的自觉性。近日,该院班子成员在全院干警大会上,按照...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