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波
春节刚过,全国范围内的“用工荒”引起等高度关注。
攀枝花的情况怎样?近日,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市劳动大厦的劳动力市场发现,熙熙攘攘的市场上,与用工单位的招聘人员、民企业主焦灼的神情相对应的是,许多的务工人员表情轻松,他们大胆地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
农民工:有选择地找工作
马科发,来自会东县江州区火石乡。3月2日一大早,记者在二街坊遇见他。
马科发跟着舅舅一起到攀枝花打工,想在一家广告公司当学徒学喷绘。舅舅建议他先到“建筑工地去找活路”,他没采纳。他的理由是:“我们村里有一个人比我大不了几岁,学的就是广告喷绘,现在在我们县城的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每月两千多元的工资,还不用晒太阳。”
与马科发相比,40岁的农民工刘登友更看重工资高低。
刘登友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与一位建筑工地的招聘人员谈完。“工资那么低谁愿意去?”刘登友嘟囔了一句。
刘登友来攀枝花打工已经好几年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一直在建筑工地做工。几年下来,他学会了抹灰、拌浆、砌砖,已是一名熟炼的建筑普工。
刚过完大年十五,刘登友就和5个同村到攀枝花来了,因为有长年在外打工的经验,6个人作了分工,3个人跑建筑工地,3个人来劳动力市场分别找工作,谁有了好的工作信息,就6个人一起去。
“相互有个照应,”刘登友说。“今年的工作比往年好找多了,现在招工单位多,我们最看重的还是薪酬问题,靠劳力挣钱的,肯定要找一个钱挣多的活路干。按我的想法,每天低于80元钱就没啥干头。”
刘登友有两个儿子,一个已读大学,一个正读高中,平均每月需要生活及学费1500元。
刘登友预估:“照现在这个市场情形,今年一年我就能将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挣够。”
政府部门:为农民工送“春风”
攀枝花是劳动力输入城市。工业园区为来攀打工的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技工、普工工作岗位。
2月25日,攀枝花与全国同步的“春风行动”在红格启动。
攀枝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周芳主任介绍,从2月25日到4月底,攀枝花市的“春风行动”将重点帮助农村劳动者通过异地流动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等渠道实现转移就业,帮助广大用工企业尽早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3月10日,东区就业局负责人介绍,从过完大年十五到现在,相继有高梁坪工业园区的中汇特钢、盐边县龙莽矿业有限公司、金江玉典厂、倮果盛瑞工贸公司等10多家民企来该局职介中心登记发布用工信息。
“作为国企的攀钢也来我们中心发布用工信息,他们招的是铁路维修工这样的技术工种。”东区职介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春节后,市属企业的用工量很大,而到东区就业局职介中心求职的农民工与往年相比却反而有所下降,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现在国家针对农民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择业或创业的选择越来越多。尽管如此,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仍然有900余名农民工来职介中心求职,其中有近500人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记者走访了东区10余家职介所,除了市属国企、民企招收的大量技工、普工外,市内的众多酒店、餐厅、饭馆、宾馆以及家政行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岗位。
一家职介所的负责人白小勤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求职的农民工不如往年多。最近这段时间,职介所每天都有10人左右来进行求职登记。在工资待遇方面,求职人员的要求都比往年高。比如当服务员或保姆,求职者都要求工资要比去年涨50-100元。”
新闻推荐
3月16日,记者路过红格镇昔格达村大龙塘路段时看到一辆货车掉落路沿下,撞坏路边村民的农房。据当地村民讲,这辆货车是13日因刹车失灵撞上路边围墙,致使村民房屋受损,目前双方还未达成赔偿协议。(本...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