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党员马帮 ——记盐边县和爱乡团结村党员抗旱服务队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0-03-18 23:53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通讯员 杨焕春 文/图

“晓不得哪个起的干塘这个名字哦,一开年,好多家就没得水吃了,不是他们送水的话,我家硬是恼火得很哦……”盐边县和爱彝族自治乡团结村干塘社的吉克尔唯说的“他们”就是该村的党员马帮。

盐边县持续100多天无雨的严重干旱,已造成2.17万亩农作物绝收,6.53万人及10.9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经济损失达5500余万元。在旱情最为严重的和爱乡,去年中秋节后就没见过一滴雨,水库库底露出了比蜘蛛网还密集的裂缝,占全乡60%的耕地不仅冬春一季种不下去,现在还亮着红红的干泥巴等雨下种,1600多人出现生活用水困难……。

和爱乡团结村有近1700人,村里有1200人生活用水成问题,100多名困难群众无力自我解决生活用水。村里都是彝族同胞,生活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区,山一家、水一家居住十分分散,很多家还不通公路。面对严重旱情,团结村支书杨华军年初就召开村支部紧急会,这样,由全村21名党员组成,重点为困难群众送水的党员抗旱服务队——党员马帮形成了。马帮里年龄最大的是64岁的青山社老社长张正华,大家说他年龄大,自己家条件也不好,劝他不要参加马帮了。老张说:“我虽然年龄大点,但是身体比小伙子差不到好多,而且我家还有马儿,正好用哦。”马帮里年龄最小的是24岁的佘文友。他听说组建马队的事,就找到书记说:“我是入党积极分子了,也要参加组织的活动哦。”马帮的头儿当然是杨华军,他家早已小康了,但群众吃水的事他不敢怠慢。

马帮分成几各小组,每3、4匹马一组,轮流开展送水活动。说起送水,干塘社的肖龙飞社长话有点多:“我们社是村里居住最集中的了,但是最远的也在我们这点,要走4公里多,一天下来要走几十里路。”自年初以来,团结村的党员马帮几个月来坚持为村里的困难群众义务送水,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抗旱自救,保证了全村的基本生活用水。面对依然严峻的抗旱形势,村支书杨华军告诉记者:“抗旱也像打仗,我们党员马帮虽然靠的是人背马驮的最原始方式对付旱灾,但我们更要在这场战斗中当好先锋,和群众一起战胜旱灾。”

记者发稿时,从团结村得来好消息,在上级帮助下,一个投资9万多的二级提水设施已在该村投入试运行,团结村的群众生活用水正得到有效解决。团结村的党员马帮也许会成为历史,但村里的乡亲们一定会记住他们。

新闻推荐

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开发区打造亮点促发展

本报讯(记者李颉妍)昨(29)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和“两会”精神中,市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开发区管委会强化认识、抢抓机遇、长远谋划,以“五抓”促“五新”,力求把红格温...

盐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党员马帮 ——记盐边县和爱乡团结村党员抗旱服务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