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杜润明 特约通讯员 安洪志)仁和区拉柞村黄梨树社的村民张建梅万万没想到,自己的15亩芒果树幼苗在民兵的精心呵护下死而复生。这是攀枝花军分区面对攀枝花市日益严峻的旱情,积极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全力抗旱保民生的初步成效。
针对攀枝花市遭遇的罕见旱情,攀枝花军分区党委高度重视,军分区抗旱救灾指挥部先后3次召开抗旱救灾部署会。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军分区把保民生工作为首要任务。在受灾严重的仁和区大龙潭乡,盐边县红格镇等乡镇每天都有军分区组织的民兵送水队,走村串户为群众送水。西区人武部从2月中旬以来开展便民送水近1000吨,解决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灌溉300余亩,惠及群众200余户。在灾情较重的盐边县红格镇,军分区主动承担了三个村的人畜饮水保障任务,开挖水渠2000余米,每天都要进村入户送15吨以上的人畜饮用水。在西区格里坪镇,以村级民兵营连党组织为单位,由民兵干部、党员骨干组建“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修复改造农村机电提灌设施5处,浇灌受灾农作物200余亩。仁和区大龙潭乡迤资村小火山社,位于仁和区西南角的方山脚下,四面环山,离仁和区有40多公里的山路,交通很不方便。由于干旱,小火山社唯一的一口水井已经枯竭,仁和区人武部从2月9日至今每天都要派出20名民兵和一辆送水车为小火山社31户村民送水。由于村民居住分散,有10余户村民家里不通公路,民兵们只能采用人背马驮方式,翻山越岭把水送达。
截至目前,军分区已投入抗旱救灾兵力6000余人(次),为受灾地区挖沟疏渠5000余米,抗旱保苗4万余株,引水浇灌受旱农作物1000余亩,开辟防火隔离带70余公里,保护森林面积15000余亩,运送人畜饮用水3000余吨。
新闻推荐
“人性本善,我们应揣着一颗悔过的心,去寻回人的本性,寻求属于我们自己的爱心、善心,寻求人的本质之所在……”高三学生冯小伟在最近的一次全市模拟测试考试作文中这样写道。这种高调言语我们早已...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