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早春茶叶腊猪头 ——盐边县国胜乡徐昌银家的年味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0-02-11 00:02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梁波文/图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腊月,来到盐边县白灵山下的茶乡国胜,让人很容易就能找到800多年前陆放翁在《游山西村》里的意境:家家农户的房梁上、屋檐下挂满了黑黄发亮的香肠、腊肉,街上的商铺里琳琅满目地摆满了糕点、糖果、烟花爆竹等年货;孩子们玩耍燃放的零散炮仗声,清脆喜庆地断断续续从村里不同的地方传出;大人、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悦……

那么,在这个大笮文化的文献资料里存在了数百年的古老乡村的年是怎么过的呢?2月3日,记者走进了国胜乡普通农户徐昌银的家,探了个究竟。

最是茶农重早春

如果说绵延数千平方公里,山势险峻,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的白灵山是一方秘境的话,那么,国胜乡则是这一秘境里的一处桃花源——从白灵山深处蜿蜒而下的盐水河,环绕着青瓦白墙的乡居。

微风过处,黄灿灿的油菜花是早春的使者,一朵朵、一簇簇在青绿细长的枝杆上摇曳,铺满了田野、山岗、河畔,田间地头时有农人劳作的身影。小巷深处,鸡鸣犬吠的声音里夹杂着孩童的欢笑声……好一派原汁原味的田园乡村风情,似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卷。

按说一进腊月,应该是农家农闲的时候,但国胜乡的茶农这时候却有些忙碌,徐昌银家便是如此。眼看着春茶采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一家人正忙着给茶树施肥、松土、引水,这些活计一点不敢懈怠,不然影响收成。

在乡干部的带领下,沿着布满岁月沧桑的青石板路,穿过国胜乡老街,记者走进了徐昌银的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小院,院内外果树婆娑,竹影篱笆,刚从茶园回来的主人徐昌银热情地招呼客人在自家小院里落座。不多时,女主人李正群、大儿子徐中泽和女朋友、小儿子徐中跃都陆续回了家,宁静的小院一下子热闹起来。女主人将一杯清香扑鼻的自制国胜毛峰递到了记者手里。

“快过年了,孩子们都放假回家,正好帮我们干点活。”徐昌银淡淡地笑了笑。这位45岁的黑瘦汉子有着庄户人特有的干练。

徐昌银家属国胜乡大碧村下田坝组,整个大碧村有2000多亩茶树;下田坝组是茶树种植最多最好的一个组,全组70余户人家有60余户种植茶树。

说到种茶的收成,徐昌银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我家茶树种的不多,只有5.5亩,但去年(2009年)仅鲜叶采摘一项,就收入2万多元。”

除了种茶,精明的徐昌银还投资3万余元,在自家院门口的偏房里办了一个茶叶加工作坊,制茶流程中杀青、揉练、解块、理条、提香需要的五套机器一应俱全。徐昌银悄悄向记者透露:“我家每年最大的一项收入就是制茶。”

茶,几乎是徐昌银家生活的全部。

古老习俗里的年味

依傍白灵山,国胜乡有说不尽的悠远故事。这里自古便是汉族、彝族、傈僳族、纳西族的摩梭人等多民族和谐共生的一个大家庭。

徐昌银家是土生土长的国胜人,他家是何时从何地来此已不可考。“反正传到我这一辈已是第五代人。”徐昌银说。

据《盐边县志》记载,200多年前,建昌(今西昌)人郭嘉从建昌经盐源,穿白灵山古盐道来到这里,见此地土地肥沃,气候温热多雨,于是遍种鸦片,并在此建起了一个地方政权,取名碧之绿。因为鸦片能挣钱,所以当年四川、贵州、云南很多人家也举家涌入此地,估计徐家便是那时候来此的川籍人家。新中国成立后,旧势力被推翻,碧之绿成了国胜乡,鸦片被禁后,取而代之的便是如今闻名遐迩的国胜茶。

在盐边县国胜、新坪两乡未合并之前,徐昌银家原本是新坪乡梭罗村人。“梭罗村徐家在当地也是一个大家族,解放后,我父亲在老盐边县城读书回来,分到老国胜乡的东巴湾村教书,所以我家才迁到了现在这里。”徐昌银回忆说。

据陪同记者的国胜乡纪委副书记罗顺康介绍,徐昌银家的房子当年就是碧之绿大土司郭绍武的儿子郭三蛮子的住宅。只是,徐昌银家如今占地300余平方米的宅基地里,老房子仅剩下一个堂屋,堂屋的左侧是一幢新修的二层小楼,右侧则是厨房、杂物间、牲畜圈棚。

“我家今年过年杀了两头猪,全部做成了腌腊品,还帮两个弟弟家备了一些。”徐昌银带着记者参观自家老堂屋时,指着堂屋房檐下和阁楼上挂满了的香肠、腊肉、熏肉说。

徐昌银家兄妹5人,他是老大,继承了祖屋;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在盐边县红宝乡当干部,一个在渔门镇教书;两个妹妹也早已婚嫁。

“每年过年,按我们这里的习俗只能让男丁带着家小回家,嫁出去的女儿则到夫家过年。”徐昌银开始对记者说起了本土本乡的过年习俗。

徐昌银说,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乡里过年的序幕正式拉开。大年三十这天,男人们开始烧猪脑壳,准备祭品。“猪脑壳是主祭品,猪身上其它部位的肉也要准备一些,给祖宗们端去。”

徐昌银讲,在未破四旧以前,乡村过年的礼数是比较多的,大年三十的祭拜甚至要到祖坟前去。“放鞭炮,摆祭品,烧纸钱,老老少少都要给祖宗磕头。现在过年的方式简化了,每年的年三十下午,我爹作为家中最年长的男人,到摆上祭品的堂屋里去给祖宗们烧些纸钱,进行祭拜,我们都不需要进去磕头。”

国胜乡汉族人家过年的方式大多都比较传统,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不出门,正月初二、初三要翻黄历选日子才能出门探亲访友。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到了过年往往什么活都不用干,只管打牌、喝酒、聊天。

“每年春节,全是我们三妯娌张罗饭菜,每顿两桌,十六七人的饭菜一顿都马虎不得。”女主人李正群笑着说。

祈福新年,家邻和睦茶满园

农家年前的日子总是悠闲里透着忙碌。徐昌银、李正群夫妇一边跟记者聊着,一边在自家门外一根用铁丝和木棍搭起的晒架上晾晒着自制的酸菜,这是过年炖腊肉要用的必备食材。

这期间,他们的大儿子徐中泽和女朋友在山坡上的茶园里亲密地漫步,小儿子徐中跃则在门前的柴堆上逗邻家的小孩玩,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祥和。

在轻松的闲聊中,徐昌银说,每年过年,村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吃完晚饭后,男人们都集中到村子路口上一个长了棵大杉树的土坝子里聊天,头一年里的误会、矛盾或是在新一年里的合作、协助,总会在这时候化解和达成共识。“我们村家家户户相处得都很融洽,全靠这时的交流。”

说到新一年里的打算,又自然说到了茶,徐昌银很是有些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年天气暖和得早,茶叶采摘的量肯定要突破往年。头一批春茶的采摘可能在正月十几就要开始了,我家今年可能要多请些人来帮着收茶。”

原来,每年采茶的繁忙季节,徐家都要请三四个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来帮着收茶,而女主人李正群在自家的茶收完后,也会去别家帮着收茶。男主人徐昌银则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村里茶叶丰收了,我的茶叶加工作坊生意也会好起来,既帮助了左邻右舍,我自己也能多落下几个。”

采访中,徐昌银还向记者讲了两个关于家事的心愿:希望喜爱打篮球的16岁的小儿子能在新的一年里用功读书,更希望今年进入实习阶段的读师范院校的大儿子能找份好工作。

2010年1月,国胜茶正式作为地理图标被收进了中国国家地理。看来,以徐昌银为代表的国胜茶家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盐边县2009年经济实现企稳向好

本报讯(记者陈旭耀)昨(11)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川红率领市委、市政府目标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核组,对盐边县2009年度综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当天,考核组一行通过听取工作汇报...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早春茶叶腊猪头 ——盐边县国胜乡徐昌银家的年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