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安合琴 特约通讯员 杨梅)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盐边县各乡镇把改善民生、切实为民办实事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认真查找问题,坚持边学边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各乡镇针对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主动整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和爱彝族乡针对垭口、街子、青山等五个社饮水无保障的问题,认真研究,积极主动抓落实,在这5个社实施人畜饮水工程,1000余人即将喝上有保障、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温泉彝族乡全面启动“8·17”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精心组织安排农房、道路、通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科学合理地为受灾群众选址建房,合理有序推进基础设施的恢复,目前,农房重建及农田恢复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国胜乡抓紧时机,投入资金19.5万元,修建新村一社河堤以防范来年周围农田被水淹没,工程将于2010年2月完工。
各乡镇多方协调,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联系接洽,争取得到支持,帮助解决民生问题。永兴镇通过主动协调,得到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市水务集团3个单位的大力支持,帮扶解决60吨水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看望慰问计生三结合户50户、生活贫困党员13人,带去慰问金9000元。红宝苗族彝族乡以解决好民生问题促发展,主动协调,在县扶贫办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核桃箐村实施人饮安全工程,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71口,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惠民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大力实施道路通畅工程,投资近1100万元的桑云路硬化工程已基本完工,对偏外、建新、跃进等6个村18.1公里村道实施了硬化。
各乡镇在边学边改的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把民生工程办成人民满意工程,让群众得实惠。永兴镇在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每周例会制,专门听取项目进度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项目推进缓慢的村“两委”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明确责任,项目公开,与实施项目村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实施过程中做到每个项目公示公开,让干部清楚、群众明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质量,项目实施中加强质量监督检查,聘请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发放整改通知书,要求项目责任人限期整改,并严格与工程结算挂钩,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潘芝文/图在百度搜索里,输入“裂腹鱼养殖”字条,中国首家裂腹鱼养殖基地——王学祥水产就会首先跳出。该网页点击率居首位,且被其他网站纷纷转载。王学祥,西区格里坪...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