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8月,盐边县顺利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阶段工作,累计发现文物715处。在三普工作中,盐边县文物普查人员跋山涉水,足迹遍布全县16个乡镇。在新发现的文物当中,有许多都是第一次发现,对研究当地文化发展有很高的价值。
在盐边县新九乡猛粮村,普查人员发现了诸如李家墓葬群、张家墓葬群、李洪都旧居等诸多文物,虽因年代久远,许多文物已出现损坏。但是从那遗留的痕迹仍能看得出当地历史的发展。伴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猛粮坝古墓葬、遗址群慢慢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规模宏大的古墓葬群
在村子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座墓葬,这些墓葬无论从建筑形式,还是年代背景,都给普查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以碗厂社墓葬群和核桃箐社李家墓群、张家墓群为最。碗厂社墓葬群中,李占啟墓最为久远,其墓葬坐北向南,为石条和块石砌成,呈四柱三列歇山式重檐浅浮雕仿木结构。全墓长4米,宽3米,高2米。土塚由石块砌成的,封土堆呈圆形。墓主碑高1.5米,宽1米,厚0.07米;附碑高1米,宽0.8米,厚0.07米。前方有石条拜台,左右有石条护墙。墓碑两侧石柱上刻有“三吉六秀开甲第,□□□□□人文”、“龙吟虎啸,□□□□”的字样。碑文显示墓主葬于清嘉庆戊寅年三月,道光二十五年重建。因年久的自然腐蚀和雨水的常年侵蚀,墓体有自然损坏的程度。其右侧两米处的李德宏墓则坐东向西,呈两柱单列歇山式独檐素面仿木结构。墓长2.5米,墓宽2米,墓高1.5米。土塚由石块砌成的圆弧堆。墓碑高1.1米,宽0.8米,厚0.06米。墓葬群里,田明陈墓墓碑上还刻有“江西移黔省,后又移西蜀之地创业垂统论造而步,大酋长。会理、边西、猛粮坝、河尾子住宅”等字样。
核桃箐社李家墓群,有数十座墓葬,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墓葬从清代咸丰年到光绪年间,均为土塚墓,坐东向西,是由外省运进的石条砌成的四柱两列悬山式重檐或圆顶有碑的仿木结构。文革期间破四旧被毁坏,现仅存块石砌的土塚,长3米,宽2米,高1.5米,有残留圆顶浮雕花纹可见,为当时的历史考证留下了线索。核桃箐社偏东1公里处的李全蒙墓为两柱单列的土塚墓,是用外省运进的白色石条所砌,柱上刻有“天生富贵园,地洁山川秀”,圆拱浮雕墓顶,坐东向西。土塚长2.5米,宽2米,高1.5米;碑长1.2米,碑宽0.9米,碑厚0.06米。
张家墓群则均葬于清末至民国年间,共有墓葬11座,是当时张氏家族葬建的墓群。1号土塚墓呈两柱单列悬山式单檐素面屋殿顶,用白色石条砌成。墓长2.8米,宽1.7米;碑高1.2米,宽0.8米,厚0.06米。石柱及碑的铭文模糊,风化严重。2号土塚墓呈两柱单列,用白色石条砌成。文革破四旧时,将墓顶损毁,墓主后人用红砖砌成圆弧顶。墓长2.5米,宽1.5米;碑高1米,宽0.7米,厚0.06米。碑文墓主生于道光庚子年,葬于光绪戌申年八月二十日,于1986年维修。因年久的自然腐蚀和雨水的常年侵蚀,加之年久的失修,有些古墓无人看管,墓体四周都长了杂草,墓碑有断裂的损毁现象。
在猛粮村黄家箐组偏北方位还有一座夫妻合葬墓,墓主人叫彭文台,祖籍吴西(江苏省),墓碑铭文记录着彭文台在乾隆年代从贵州到猛粮做领袖(裁缝),取杨家成侍女为妻,后终老合葬于此。说明当时猛粮村乾隆时期的繁荣,有当时最早的上门女婿,记录了最早的夫妻合葬墓,也为考察线索提供了考证。
李洪都旧居、墓遗址
在新九乡猛粮村核桃箐组有一座明清建筑,被称为李洪都旧居。相传李洪都系明末清初人,祖籍江西临江府清江县,生前被清王朝赐五品蓝领顶戴,封以统兵千总之职,当地人称“李总督”或“李总爷”。光绪十二年三月十二日立有“州正堂示特授四川宁远府会理州正堂加五级”铭文。李洪都旧居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80平方米。为歇山顶穿孔梁架式木结构,盖青板瓦,叠瓦式屋脊,灰塑鹤吻,呈四合院,分部位前厅、后厅、左厢房、右厢房。左厢房上额印有“龙腾”扇形行楷二字,每字长0.3米,宽0.2米,寓男孩居住;右厢房上额印有“凤启”扇形行楷二字,每字长0.3米,宽0.2米,寓女孩居住。前庭印有“高朋”、“满座”扇形行楷四字,每字长0.3米,宽0.2米。上厅大门上檐有木质云纹雕刻,长3米,宽0.2米,厚0.07米。前厅、后厅均为一楼一底通高13米,进深8米;左右厢房为一楼一底通高10米,进深4米。文革期间破四旧,红卫兵将屋顶的叠瓦式屋脊、灰塑鹤吻撤毁。该建筑为研究攀枝花地区的清代古民居提供了实物依据。
李洪都死后,葬于新九乡猛粮村粮合社上厂坝,仿称王之人建起坟墓,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亩,墓石雕刻以双龙柱、石狮、石栏、花鸟、典故等图案。文革期间破四旧将其拆毁,石料用于修建水库及碾房,全队人搬运三天未完。现仅存石板11块,其中一块为州正堂示碑文,其余石板为人物、典故、歌舞、花绘等深浮雕图案,雕刻艺术精湛,手法细腻,形象生动,每幅雕刻一个故事,每块高1.1米,宽0.7米,厚0.1米;素面方石柱4根,上有镂空深浮雕金蟾两只、寿桃一对,每根高1.3米,宽0.3米,厚0.2米;圆石柱双龙盘柱2根,龙头悬空,云缠龙身,龙掌按云,立体感较强;石狮一对,高0.35米,宽0.25米,形象逼真。此墓雕刻艺术为盐边县少见,是研究雕刻艺术较好的艺术资料。距李洪都墓不远有一块300余平方米的空地,当地村民称为“练兵场”,是李洪都统辖部队及护院家丁操练军事的场所。据当地村民讲此练兵场规模宏大,面积较宽,四周设有围栏,东边正中设有点将台。民国时期,围栏和点将台被拆除,三方建有民居,使用至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晏洁)17至18日,四川省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会在攀枝花市召开。会议指出,要科学研判当前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维、理清思路,找准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帮助移民加快发展...
盐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