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安和琴 特约通讯员 杨梅)盐边县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全县农村实际,通过强化硬件保障、技术支撑、引导服务、学习教育、学习转化等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空中学习园地”的优势,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富有成效。
强化硬件保障工作。对全县164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基础设施和运行情况进行逐一检查,配备完善活动室设施;对电视电脑出现故障的站点,及时进行维修,确保站点管理规范、设备齐全、运行状况良好,保证学习活动正常开展。
强化技术支撑工作。采取与攀枝花学院合作办班的形式,对全县180名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及站点操作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确保每个站点操作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持“双证”上岗。同时,对不能正常下载和接收卫星数据节目的站点,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试,修复故障,确保站点正常运行。
强化引导服务工作。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结合农村实际,制作了以科学发展观、党建宣传为内容的3部电教片,并发放到各站点,每周在电视台“星火科技”栏目播放一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讲座,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技术。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开办专栏,及时跟踪报道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6期,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引导农村基层组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强化学习教育工作。各基层组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积极推广视频节目展播,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讨论,着力在吃透精神、领悟要义上下功夫,实现了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实践活动“齐步走”。
强化学习转化工作。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思发展、谋发展的具体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当地发展献一计”专题讨论活动,理清本地发展思路。结合“打造特色农业基地”,进一步推进电教科技工程,抓好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典型示范户,提高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自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盐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利用164个远程教育站点累计组织农村党员集中学习400余次,410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受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习实践活动在全县广大农村扎实有效推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生张中)“一株开出不同颜色、十几朵花的蝴蝶兰,在成都、昆明的市场价每株达50多元,一盆普通的三角梅售价要50多元,品质好的在1000至6000元不等。”这是笔者在盐边县东方鸿森园林有限...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