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路修好了,全村老百姓感到很方便。我们出售农副产品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大车倒小车,费时费力;挣钱也容易多了。”
近日,笔者走访盐边县永兴镇果园村时,党支部书记刘登发很感慨。
他说,办好一家一户办不了的难事,办好群众需要的实事,让村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是该村两委班子一直自觉践行的目标准则。
以前的果园村通村道路凹凸不平,运输农产品十分困难,运输成本高。2008年,果园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到县上的通村公路硬化政策。县上拨给村上材料费,村民投工投劳硬化村道,半年时间里,5.6公里村道硬化完毕。
今年,上级在该村实施的高产玉米项目中,投资15万元用于3.6公里渠堰“三面光”改造,目前渠堰改造正在施工;投资40万元对129户农户圈舍改造,预计今年11月底完工,接受验收;投资5万多元用于515亩高产玉米种子地膜肥料补助。
因地制宜 科学致富
该村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最迫切的任务,借助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了“沟边竹,田地桑,山边果”的发展思路。
“今年我们村的成林竹子有400余亩,估计竹产业可为全村增收50余万元。”34岁的新厂组村民黄世强说,他靠竹编加工就实现增收2万元。
黄桷树组村民张荣礼说,他家也从事竹编加工,今年已收入1.1万元。
蚕桑养殖在该村已见成效。该村桑树1200亩,全村养蚕2000张,产茧7万公斤,产值154万元,户均蚕桑收入5000元。
“养蚕这个项目好,是我们农民致富的好门路。”村民刘选兵家今年卖茧2万余元。他说,田榜组的冉从辉家今年蚕茧也卖了2万余元。村里像他们这样的蚕桑收入万元户还有很多家。
核桃是果园村新兴种植项目,前景可观。该村现有核桃树1500亩,嫁接的有200亩;300亩核桃已初见成效,产值50余万元。
该村黄永超种植核桃30余亩,嫁接的核桃今年开始挂果,卖了8千多元钱。“我们村地理条件适合核桃生长,很多农户种植核桃信心很足。”
党员模范 带头致富
果园村现有党员25人,年收入上万元的家庭中,80%的都是年轻党员的家庭。党员带头,为全村树立了致富榜样。
黄桷树组党员张光彬从事竹子造纸,今年造纸收入4万余元,蚕桑收入5000多元。张光彬的行动带动周边竹子种植。
现在放眼果园村,满眼翠绿,既有很好的生态效益,也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新厂组36户村民,家家户户种竹子搞竹编,最少的一家都有10多亩。
该村五组党员蒋平峰种植的水蜜桃今年卖了4万元。村民们纷纷效仿蒋坪峰的致富之路,全组56户都在田间地头种植起了水果、核桃。
“今年蒋平峰从外头引进的优良桃子枝条,被村民索要一空。”党员周正松家养蚕收入2万元,种植水果收入1万余元。
“现在全村村民看到张光彬、蒋平峰、周正松他们致富了,都争先恐后,奔向致富之路。”刘登发说。“我们村培养的党员致富能手,起到了明显的带头作用,村上准备培养他们为后备干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旭耀实习生张中盐边县永兴镇的果园、鹿游箐、富阳、纸房、双河、三虎、尖山、复兴八个村地处偏远山区,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这些山隔开了一个又一个村落,也隔开了外面的...
盐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