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盐边新闻 > 正文

“笮山若水”更璀璨 碧水蓝天新盐边 ——盐边县奋力争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工作纪略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09-10-23 09:37   https://www.yybnet.net/

李 静

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素有“宝山秀水”之称的盐边县,始终把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年来,盐边县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以“创模”为载体,以工业污染防治为主线,突出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关键,突出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全县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保投入,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全面推进创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创模,全县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协调同步提高。2008年,全县实现GDP36.33亿元,比2007年增长16%,人均GDP达到18095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5亿元,增长52.5%。环保投资2.25亿元,环保投资指数达到6.16%,比2006年大幅度提高5.39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0.56吨、COD0.035吨、烟尘0.003吨,排放强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SO20.02吨,和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科学决策 攻坚克难百倍努力

我们离创模标准差距到底还有多大?这是许多盐边人关心的问题。

创模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空中楼阁,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县共有25项考核指标,每一项指标都有严格的标准,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2007年,通过逐项调查分析,25项考核指标中,盐边县有19项指标基本达标,6项指标不达标,要在2009年通过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县考核验收,每一项工作还需要实实在在付出努力。

作为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工业县,产品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主导产业整体质量不高、环境容量有限等问题困扰着盐边的发展,制约了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实施。由于历史原因,环保欠账太多,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亟待提高等问题已成为损害群众环境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虽然三年内盐边县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但创模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需要举全县之力、上下一心,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

2007年,创建四川省环保模范县的工作在盐边县全面展开,县委、县政府把老百姓认不认可、赞不赞同、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创模成败的标准。“通过创模,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努力把盐边建设成为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优美整洁、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新盐边”。这段话屡屡在各种会议上提及,主要领导逢会必讲创模,逢事必讲环保。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创模攻坚动员大会,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创模领导小组工作会,企业座谈会等形式,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牢固树立起“保护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资本、是资源,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保”的理念。把人民群众提高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转化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强大动力,为群众营造一个适宜人居住的环境,让广大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为实现盐边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建设特色生态文明新盐边,让盐边天更蓝,水更清,盐边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创模领导小组,迅速出台了《盐边县创模总体规划》和《创模专项规划》,制定并印发了《盐边县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县攻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创模工作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盐边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考核办法》和《考核实施细则》,严格考核,逗硬奖惩。把考核结果作为部门、个人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模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创模(环保)有奖知识问答,出动宣传车到农村、学校、企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张贴环保(创模)标语268幅,制作展板90块,发放宣传册2.8万余册,接受群众咨询5000多人次。在机关、学校、乡镇、社区组织开展了创模知识竞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小学生书法(绘画)大赛、创模征文等活动。   

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多形式多角度宣传创模工作,充分展示盐边县的创模决心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提高外界对盐边县环保工作的认可度。多次邀请省、市新闻媒体对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和创模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强化监管 确保环境安全

“对支持创模,加大环保投入的企业给予支持和帮助,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不论产值有多高,贡献有多大,坚决关停。”这是盐边县开展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又一刚性举措。

——严把项目准入关,从源头控制污染源。近年来,盐边县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按照“把住源头,不欠新账”的要求,坚持环保优先,严把项目审核关和项目选址关,做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不审批,项目选址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不审批,多还旧账,不欠新账,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2007年以来,共分级审批47个建设项目,均严格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执行率100%。对编制报告表以上的项目均聘请市级以上专家进行了环评技术审查,出具了专家意见。对完成建设的项目,严格执行试生产和环评“三同时”制度,未完全执行三同时的,坚决不允许进行试生产。

——严查严处,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盐边县尾矿库点多面广,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引发环境污染事故,是保证环境安全的关键。县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定期对全县29座尾矿库开展安全大排查,重点检查尾矿库是否按设计标准建设和使用,是否建立了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应急物资是否到位等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停产整改。同时,加大巡查力度,确保下达了停产整改通知的企业停产到位,整改到位。整改后,经验收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不得恢复生产。通过积极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及时有效处理环境突发事件,有效预防了因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实行蹲守制和24小时值守制。2009年,盐边县成立了矿山应急中心新九中队,招聘了9名工作人员对新九片区21座尾矿库实行蹲守,保证了尾矿库安全运行。从2009年8月开始,县环保局职工每天4人轮流分白班、晚班对全县唯一的化工企业——天伦化工进行24小时值守,确保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

对故意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将采取顶格处罚、停产整改、公开曝光和通报银行。对发生尾矿泄漏的钰凌选厂等5户企业实施了顶格处罚。通过对个别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顶格处罚和公开曝光,保持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扭转了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突出和环境违法成本低的被动局面。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多部门联合执法,保持环保高压态势,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顶格处罚,严查企业偷排、漏排,有效预防和杜绝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了环境安全。三年来,全县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2008年,我县克服球团烟气脱硫工程技术不成熟,投入大,风险高等不利因素,投入资金5291万元,完成了攀枝花恒弘球团有限公司、攀枝花一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广川冶金有限公司、攀枝花红发有限公司新欣球团厂、盐边县天时利有限公司五个球团脱硫工程建设,关闭了二滩矿产品有限公司球团厂,五大脱硫工程验收4户,1户投入试运行。预计年可减少SO2排放量2500吨,顺利实现了“十一五”总量控制计划。

蓝天碧水 打造优雅宁静宜居地

让盐边天蓝水清,这一直是县委、县政府的夙愿。2002年7月2日黄磷厂发生的污染事故,使盐边人民至今难以忘怀,也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县委、县政府坚持从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着手,重点整治燃煤污染和扬尘污染。一是积极开展道路扬尘和工业企业面源污染治理。公安、交通、环保、经济商务等部门联合执法,重点对新九工矿区、安宁工业园区和新县城建筑工地开展了以治理超限,减少道路抛洒和建筑工地扬尘、控制面源污染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对4000多名驾驶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处理超限运输车辆4300余车次,有效控制了道路抛洒。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实行打围和湿法作业,进出工地车辆必须加盖篷布,城区主要干道和施工扬尘较大地区实行全洒水,防止扬尘。积极推行商品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搅拌对城区的噪声、扬尘污染。二是积极开展噪声污染整治。严格控制夜间施工,除因施工工艺要求必须连续施工和抢险外,其它一律不允许夜间作业。完善交通设施,规范车辆停放,划定禁鸣区,落实禁鸣措施,控制交通干线噪声。对文化娱乐场所和夜间餐饮、露天烧烤场进行集中整治,减少社会生活噪声扰民。三是积极开展烟尘控制区建设。通过采取业主自筹,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推广清洁能源,取缔城区内以散煤为燃料的锅炉(灶)。共改造散煤灶32口、锅炉3口、除油烟系统9套,有效解决了油烟扰民问题。

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县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建成区绿化面积89.69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5.17%,人均公共绿地达10.8平方米。城市气化率达84.7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1%。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先进工作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46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9.26%。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2个、森林公园1个,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1个。2008年,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6.6%,比2007年大幅度提高13.2百分点;交通干线噪声63.5分贝,区域噪声53.5分贝,均低于国家标准。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8.4%,县域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通过创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自然生态环境,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已初步形成。全县共创建省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优美乡镇1个,生态村5个,生态家园50户。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创模带来的实惠。调查结果表明,市民对创模的知晓率为87.35%,县委县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率为91.81%,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率为87.2%,比2006年大幅提高17.2个百分点。   (图片由盐边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一年至月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截止月底全市累计完成财

一、2009年1至9月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截止9月底,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365,204万元(含扩权试点县盐边县数据,下同),占预算的74.71%,同比增长12.82%;全市财政支出实现534,453万元,占预算的68.36%,...

盐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笮山若水”更璀璨 碧水蓝天新盐边 ——盐边县奋力争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工作纪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