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彭雪梅)盐边县将农村人才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以人才资源建设和激发人才活力为核心,通过实施一系列“人才进村行动”计划,大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人才,引导组织各类人才服务农村,促进农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组织外出参观等方式,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进行培训。对示范试点村的党员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已经致富的干部和党员围绕各自的致富项目做示范,在致富能手、科技能人中培养先进、树立示范户。举办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人员培训,进一步增强农村远程教育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全县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改进和规范村级干部选任方式,推行村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管理,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结构。
——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计划。去年9月以来,市级机关和盐边县县级、乡(镇)机关共选派了167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村帮助开展工作。除明确规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外,盐边县还建立了下派干部年终评议考核制度,对在基层工作表现差、群众评议不满意的新农村指导员实行“召回”制度,由派员单位重新选派。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盐边县认真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派出大学生村干部到示范试点村帮助工作。此外,该县向各示范试点村派驻科技特派员,实行目标管理,一派三年。
——大力实施专家示范基地培养带动计划。盐边县进一步扩大专家示范基地的示范面,在做好安宁村精品番茄等农业专家示范基地、渔门中小学等教育专家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今年新启动了惠民乡兴隆村市级蔬菜专家示范基地建设和渔门中心卫生院市级卫生专家示范基地建设。为使产业形成规模化、特色化,该县积极引进锐华、金谷等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发展“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公司带动农户进行发展,为农户寻求销售途径,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创品牌,找市场,拓销路。
——大力实施农民田间学校(FFS)培训计划。盐边县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小组,由具有中高级农业系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专家服务团,针对农村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特点,深入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探索符合农村实用人才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设专家课堂,专家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实用技术传授,广大农户掌握了大量农村种植实用技术。截止8月份,共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班8期,培训农户400人次。依托锐华公司,引进华南热农大、福建农科院、西昌农学院、四川农大和攀枝花农林院的专家教授组成“枇杷专家大院”,以枇杷产业为主体,以农民为直接服务对象,广泛开展枇杷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提高了枇杷种植效益,增加了果农收入,推动了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大力实施农村技能型劳动力培训计划。依托工业、旅游等职教优势资源,整合职业教育力量,通过县农牧局、县科技局、县教育局、县劳动局等县级部门与相关乡镇配合,在示范试点村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针对示范村的实际,加大旅游、餐饮、观光农业等服务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和帮助具备条件的农户在本村建设具有特色农业的旅游业。
——大力实施农村信息网络支撑计划。围绕提升广大农民素质、解决城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盐边县有效整合部门以及示范试点村所在乡镇的科技网络、农经网、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构建专家咨询服务平台、农民素质培训平台和农产品对外销售信息服务平台。
新闻推荐
企业名称许可证编号经营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市佳业商贸有限公司510400100150A西区清香坪蒋兵13980343298盐边县李老坛酒厂...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