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蕾娅
“父母给了我生命,照顾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2月15日,记者采访董筱莹时,她如是说。
今年45岁的董筱莹,在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父亲是聋哑人,母亲患有先天性精神障碍,家庭特别困难。董筱莹在政府的帮扶和亲戚的资助下才勉强完成学业。工作以后,她用柔弱而又坚强的双肩撑起父母的一片天,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孝老爱亲乐章。2022年1月,董筱莹被评为2021年四季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攀枝花好人”孝老爱亲好人。
为父母遮风挡雨
2月15日,记者走进董筱莹的家,家里朴素而整洁,没有什么像样的家用电器和家具。在与董筱莹的交流中得知,她的父亲今年78岁、母亲85岁,两位老人都是残疾人,父亲不能言语,母亲因智力原因也无法和人正常沟通。
回忆童年,董筱莹说,她很小就学会了买菜做饭、做家务,帮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工作后,董筱莹更是全身心撑起了家庭的责任。“生于这样的特困家庭,我从来没有怨言,相反我很感恩父母,心痛父母生存之不易,欣慰自己能够撑起这个家,为父母遮风挡雨。”董筱莹眼里泛着泪光。
尽心照顾生病父母
2011年,董筱莹的父亲因为脑梗住院。父亲住院期间,董筱莹陪护病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一切。有亲戚朋友劝她放弃对父亲的治疗。她一听就急了,坚决地说:“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给父亲治病。”
父亲入住在市中心医院新大楼13楼,而此时母亲也患病住进了市中心医院旧大楼8楼。两位老人住院期间,董筱莹来回穿梭于新旧大楼之间。为了让两位老人都能吃上热乎饭菜,她总是先喂父亲吃好饭后,再一路小跑奔向旧大楼照顾母亲,常常给母亲喂完饭已是下午两点,而此时她又要匆匆赶公交车去市四医院上班。两位老人住院近一个月,董筱莹瘦了十几斤。最近几年,董筱莹的父母共住院7次,她不顾劳累,全程精心护理。她孝敬父母的行为在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中受到广泛好评。
用行动影响着孩子
日常工作中,董筱莹乐于助人,与同事和睦相处。检验科工作特殊,要求每天必须在早上八点前把标本收回便于及时做检验,对此,董筱莹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就要出门坐车赶往单位,从业20多年,她一直是检验科最早到岗的员工。
董筱莹认真对待工作、努力孝顺父母的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她的孩子生活中十分懂事,在学校表现良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董筱莹的家庭多次被相关部门评为“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新风户”“和谐家庭”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江潇实习生杨鸿榆)组织专家提供政策和技术答疑服务;加装电梯财政补贴资金由事后补贴改为事前补贴;建立统一采...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