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杨)今年入夏以来,攀枝花市持续出现高温天气。记者近日从市水利局获悉,攀枝花市通过强化旱情监测、积极调配水源、实施节水增效等措施,千万百计确保人饮安全,科学有效应对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目前,攀枝花市建立了由水利、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参与的应对高温干旱天气联合会商会制度,科学分析研判干旱发展形势,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雨、水、工、墒、农情综合监测,开展蓄水用水调查、干旱农情调查、旱情预测评估等。截至目前,攀枝花市已累计发布每日气象专报72期、农业气象旬(月)报10期,发送气象短信2.5万余条。同时,抓住有利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1次。
科学调配水源。全市范围内均衡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等各方用水需求,对辖区内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协调安宁河、巴关河等流域19座水电站“电调服从水调”。优化胜利水库、晃桥水库等42座中小型水库“一库一策”调度方案,采取白天大流量、晚上小流量的方式实施就近调水,分时段、分流量优先保障抗旱用水需求。截至目前,联合调度抗旱用水9000万立方米。
保障人饮安全,攀枝花市组建了5支农村饮水安全服务队,对全市23个乡(镇)的115个村611户农村人口水源、水量、水质等饮水安全问题进行系统排查。投入抗旱资金1700万元,实施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修复抗旱备用井102处,新建、修复引水管道90余千米。同时,调剂送水车辆1061台次,向4个旱情较重区域定点送水。
创新节水模式。严格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实施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提高抗旱用水利用效率。在中高山地区推广滴灌、小管出流等用水模式,在河谷浅丘地区推广“引提水+微灌”用水模式,抓好输水、灌水、用水及管理过程节水。同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低水高附加值作物,全力减轻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新闻推荐
5月17日晚11时45分,攀枝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清香坪派出所接到一年轻女子报警称,自己一人徒步回家途中,一陌生男子突然从...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