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加强社会治理作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把握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是人民。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重视全民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意味着在社会治理的发展目标上要由过去偏重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更加重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治理的方式也由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转向政府和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因而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也逐渐从政府主导转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的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原则,其中坚持共建是基础、共治是关键、共享是根本。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在体制机制、法律政策上系统谋划,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要始终坚持社会治理的成效由人民的实践来检验,以人民同意不同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的着力点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社会治理中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应该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兜底原则,就是要补齐民生短板,兜住贫困底线。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特别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要保障这些地区的扶贫不倒退、不回笼;另一方面要将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使全体人民生活有保障,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二是创新原则,就是要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增进民生福利。只有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民生,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大力解决好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公平原则,就是要在社会治理中促进公平正义。要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审视现有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的重要尺度,作为深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重点。只有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持续改善民生,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困扰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大多数人,才能够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氛围,形成治理合力,推动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是完善治理格局。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社会治理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我们党把社会心理服务和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确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任务,彰显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人文关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文明进步。要通过党和政府负责组织、社会团体大力协同、公民个体广泛参与,实施社会心理服务、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培训心理知识,指导心理健康,调节社会情绪,整合社会心态,构筑社会心理防线,有效维护社会稳定。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巩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基础。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来源,通过社会协同,实现公众参与共治。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层级和最基础方式。我国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力量也在基层。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夯实国家治理的基石。
(作者单位:中共攀枝花市委党校、三线建设干部学院)
新闻推荐
肖女士刚办理好的营业执照。工商银行攀枝花分行副行长辛晓辉在向客户讲解“营商通”APP功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