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攀枝花 今日米易 今日盐边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今日攀枝花 > 正文

东区 奏响素质教育最强音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9-09-03 06:35   https://www.yybnet.net/

东区,攀枝花市主城区!

东区教育,理应成为攀枝花教育的排头兵!

曙光带来明媚的清晨,江河流向浩瀚的大海。在攀枝花倾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新时代,东区认真落实市委“一枢纽 五高地”要求,勇担主城区责任,瞄准“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目标,以锐意创新的思想,竞争开拓的胆略,严谨科学的态度,在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路上,率先闯出了新天地。

东区辖区内各类教育竞相发展,巩固了全市领跑,区域领先的发展势头——义务教育质量连续7年全市考核获优胜一等奖;高考上线人数连年攀升;民办教育规模不断壮大。

理念——教育是东区最大的民生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育。东区区委、区政府凝聚共识、克难奋进,深刻把握教育根本方向,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积极履行政府职责,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区委教育工作定期议事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审议、部署、协调教育工作重大问题。2017年以来,领导小组成员深入中小学调研指导工作80余次,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29次,研究部署教育体育领域各项工作34次,举全区之力为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集中资金办大事,实事求是办急事,雪中送炭办好事,按照因地制宜、网点布局、统筹规划的原则,科学构建了东区教育网点体系。持续投入资金10多亿元,在城市新区建设了市二小学教育集团龙珠学校、市二十五中小学教育集团阳光外国语学校、市二十五中小学教育集团花城外国语学校、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奥林匹克幼儿园、炳二区幼儿园,改扩建了市十九中小学教育集团小攀枝花外国语学校,新增1万余个学位。如今,走进东区校园,一幢幢漂亮的教学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项项改扩建工程先后竣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熠熠生辉......2019年,东区还将投入资金近亿元,重点实施炳二区幼儿园、恒大城幼儿园、市十五中学食堂和男生公寓楼新建等20个项目建设。同时,投入466万元(含学校自筹资金)用于学校设备设施购置和资源室建设。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教育资金的大力度投入和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为东区教育筑巢引凤和实现高位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锻造——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石

百花园中花似锦,花红要靠育花人。2016年,东区建立起了扎实的教育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出台《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试行)》,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表扬各类优秀教育人才。东区坚持多渠道引进教育人才,近3年引进新教师322名,为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东区以“四有教师”为标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研学培训为重点,不断加快“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梯队建设。通过说教材、比教学、赛技能和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采取名师带徒、跟岗学习、送教下乡、定期交流等形式,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长效机制。一个个专家学者型校长脱颖而出,一群群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一批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进来。目前,东区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494人,各级骨干教师的比例达24%,有攀枝花2019-2021年度小学名校长工作室1个、名师工作室3个。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正在为东区教育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践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立德树人,抓住了德育就是抓住了教育之“本”。让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都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异彩,是东区教育不懈的追求。

近年来,东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新时代好少年”为主线,全力推进“绿色德育”建设,东区德育工作“有形、有力、有效”,生机勃勃:挖掘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完美契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三爱”教育、“市情教育”课题研究及《钒钛知识进校园》校本教材编写等活动;以绿色评价机制为导向,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开发多元校本课程,开展爱国主义、心理健康、法治、国防、消防、禁毒、主题读书活动等体验式教育;深化中小学研学旅行,进一步落实了以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科普益智、环保知识、动手实践及励志拓展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致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孩子们在“绿色德育”的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健康快乐成长。

创新——改革是回应人民的期盼

怀揣教改的赤诚之心,肩负教改的希望之任,不向前走,我们脚下便没有了路。近年来,东区坚持不懈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激活事业发展内生动力,以创新为引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注重以强带弱、以强带新,探索组建了市二小学、市十九中小学、市二十五中小学3个教育集团。注重优质均衡,将辖区学校组建成六个学区联盟,推进边远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成功引进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填补了全市优质基础教育民办教育资源的空白。坚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理念引领、实践支撑、行动落实”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原则和“考核导向,个性生成,主动发展,文化养成”的课改推进思路。历时7年,东区以“区域→学校→学科→教师”为实践研究路径,以学科“核心知识,关键能力”为着力点,坚持“行政推动”和“专业引领”两条线,“双线并进”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鼓励自主创新,通过全面推进课型建设,打造“绿色高效课堂”,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育人新模式,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将东区学校457名教师纳入“区管校用”,229名教师纳入定期交流,基本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优化配置和动态调整。一系列推陈出新、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彰显了东区教育人敢打敢拼,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

跨越——信息是融合发展的主题

教育事业,久久为功。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2018年,东区投入5000余万元全面建成教育城域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智慧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阅卷系统4套,精品校园电视台6间、精品录播教室6间等,东区数字校园基础环境整体优化,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然而,要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发展,关键在教师。东区坚持“提升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和“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双轮驱动”的策略,一方面组织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库,汇聚优质资源、先进技术和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近万个,形成本土化资源,实现个人资源库之间的交互和共享;另一方面积极落实“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培训计划,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培训、线上信息化课程、线下信息化技能培训、教师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推动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鼓励教师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与“晒课”教师千余名,征集“优课”万余个,近百名教师在国家级、省市级信息化大赛中屡获佳绩,广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2018年,东区教育和体育局被评为“攀枝花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市凤凰小学被授予“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优秀单位”,市二十一中小学等4所学校被评为“攀枝花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滴滴汗水花上浇,喜看来日满园春。放眼回望,东区教育添异彩;凝神谛听,碧波金沙淘细浪。与时俱进的东区教育,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大步迈进。

□陈冬兵文彦孙雄施金寒本报记者彭春梅王南桢/文本版图片由东区教育和体育局提供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西区政协 强化学习提升能力

(李强)近日,攀枝花市西区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会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全国地方...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东区 奏响素质教育最强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