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攀枝花 今日米易 今日盐边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今日攀枝花 > 正文

为民族文化繁荣谱写最美音符为民族文化繁荣谱写最美音符 —记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小学教师张茂丽—记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小学教师张茂丽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9-08-28 06:49   https://www.yybnet.net/

张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民歌学习活动。□本报记者 王南桢 文/图

8月22日,在教育部拟公示的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小学教师张茂丽名列其中。

现年39岁的张茂丽是一名彝族乡村女教师,自1999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致力于里泼彝族民俗文化开发与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被师生和全镇的彝族同胞称为“传承里泼民俗文化的激情鼓手”。20年来,她无怨无悔坚守乡村教育岗位,精心培养出了一届届乡村学子。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学校的艺术教育颇见成效:学校现已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四川省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并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教育部、省政府表彰奖励。2018年底,张茂丽被评为四川省首届最美乡村女教师。

挖掘传承里泼民俗文化

张茂丽生长于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彝村第一寨”——迤沙拉村。1999年9月,张茂丽从攀枝花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平地校区迤布苦教学点工作。在这所偏远的一师一校里,初为人师的张茂丽虚心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利用彝汉双语综合教学,有效提高了“复试班”教学质量,每次考试,她所教班级都名列全镇第一名。

2003年9月,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张茂丽被调入平地镇中心校任教。学校根据她的音乐特长,安排张茂丽全面开展学校艺体教育和科研工作。面对里泼彝族文化急剧消失和农村民族学校艺术教育滞后的现状,作为一名里泼彝人,她萌发了“抢救宝贵的里泼民俗文化,开发里泼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强烈愿望。

从2005年开始,在张茂丽的倡导下,学校将挖掘传承里泼文化作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最艰巨的任务来抓。在学校和上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通过无数次走村串寨的采风学习、通宵达旦的筛选整理,张茂丽编写完成了里泼彝族民俗文化音乐校本教材《里泼之韵》,让里泼音乐走进课堂。

改革大课间操,舞动校园民族风。张茂丽还充分利用民族歌舞元素,将“操”与“舞”结合起来,创编了彝族少儿韵律操《笛脚畅想》、校园民族集体舞《金沙彝笛》和彝族少儿烟盒操《彝翻弦韵》、羊皮鼓舞《火红的彝家寨》,鼓励全校师生每天参与活动,实现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让学生感受和品味美

在挖掘传承里泼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张茂丽一直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品味美。在采访中,记者欣赏到了校园民族集体舞《金沙彝笛》、彝族少儿韵律操《笛脚畅想》、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的《谈经古乐》。学生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舞步、每一个转身、每一句歌词,都展示着里泼文化的美——或轻盈欢快,或潇洒豪放、活泼奔放,极具民俗风情,洋溢着美的元素。

依托学校少年宫建设,搭建起特色活动平台。学校通过开展民歌、民舞、月琴、三弦、扬琴等25个社团活动,让孩子们100%免费参与艺术教育培训学习,让孩子们唱响家乡的民歌、跳起家乡的舞蹈、奏起家乡的“谈经古乐”。近年来,张茂丽先后组织2000多学生走出大山参加省、市、区各级艺术人才比赛、艺术节展演;带领学校老师开展了23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深化民族学校教育改革。

“我是汉族学生,学了里泼民俗文化后,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美的东西。我回家还跳彝族舞给家里人看,家人很欣赏、支持我。”谈及学习里泼文化的感受,该校六年级学生刘小华说道。

如今,在张茂丽的带动下,学校要求全校老师必须学会一样民族器乐。在平地小学,已经形成了全校师生参与里泼民俗文化活动,人人提高艺术修养的良好氛围。

“学生成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平地镇有小学生近千人,近九成是彝族学生。该校在将里泼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时,除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外,还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理想教育,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该校六年级的彝族学生冯禹宏曾经10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的中小学生美术比赛,其中2次还获得了全国的一等奖。自从学习了里泼民俗文化,冯禹宏整个人自信多了,跟别人交流时胆子也大了很多。她说:“上次到攀枝花学院表演节目,看见台下很多人热情地给我们鼓掌,那是我最幸福、最自豪的时刻。”

“让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同享艺术教育的蓝天,让更多的彝族学生成才,是我挖掘传承里泼民俗文化最大的愿望。”张茂丽说,每次带学生到市、区表演后,她都注重和学生谈感受。外出表演是让彝族学生走出大山,认识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大好机会,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让宝贵的非遗文化绽放原有的艺术光华,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扉。”张茂丽老师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在教育的点滴中成长,努力为彝家孩子开拓一片艺术教育的蓝天。

近年来,张茂丽先后荣获了“仁和区劳动模范”“仁和区十大道德模范”“仁和区优秀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仁和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国家级课题组“优秀工作者”等荣誉,还被评选为区学科带头人、市级音乐骨干教师、市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第三批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辅导员”。

张茂丽表示,过去的鲜花和掌声是对自己最有力的鼓舞和鞭策。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将一如既往履行一名乡村音乐教师的神圣使命,继续努力,为家乡的民族文化繁荣谱写最美妙的音符。

新闻推荐

拉高标杆 补齐短板 拓展空间 市农业农村局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讯(程元帅记者晏洁)近日,随着《攀枝花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出台,攀枝花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子...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为民族文化繁荣谱写最美音符为民族文化繁荣谱写最美音符 —记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小学教师张茂丽—记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小学教师张茂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