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锅碗瓢盆奏响文明和谐曲 ——记攀枝花首届文明家庭冉劲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8-10-11 06: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梁芝羽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夫妻相敬如宾,孩子活泼可爱,老人健康,相处和睦,这可能是普通人对幸福家庭的憧憬。攀钢集团工程公司修建分公司的冉劲一家,就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中,以情晓“安”,以静至“和”,奏响了一曲文明的和谐曲。

见到冉劲时,她正在办公室里为班组成员算奖金,“她是我们公司的全才,除了要做好电工的本职工作,还要协助作业区完成材料、考勤、党建等基础工作。”工程公司修建分公司冶炼检修一车间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

爱岗敬业 志同道合

1994年,冉劲中专毕业后,分入炼铁厂做了一名电工,干一行爱一行,这是冉劲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中,她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虚心向师傅请教。工作3年后,她报读了四川机电技术学校。“就觉得要做就要做好、做精。”冉劲说。在车间里,冉劲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协助作业区完成材料、考勤、党建等基础工作。“工作虽小,但做每项工作都很细致,也很勤奋,是我们这里的全才。”这是领导对她的评价。

在工作和生活上,冉劲都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她与丈夫走到一起,也是看中了丈夫爱学习、有责任、有担当的品质。冉劲的爱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攀钢炼铁厂高炉生产一线,从一名副工长成长为一名白班副作业长兼工会主席,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常以厂为家,对工作认真负责,为高炉的生产建设作出了贡献。冉劲告诉记者,最近丈夫刚刚读完研究生,看着丈夫那么努力,自己也决定继续读书,提高自己。

互敬互爱 家庭和睦

由于丈夫工作的特殊性,在厂的时间远比在家的时间多,为此,冉劲承担了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重任。丈夫的父母从老家来到攀枝花,在这里生活了8年,8年时间里,冉劲如同亲身女儿一样尽心尽力照顾老人。

2010年,婆婆患肠胃炎,久病不愈,每天要到医院打针、输液、吃药。整整3个月,冉劲每天家里、医院、单位跑,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到医院照顾婆婆,工作上也没给同事添麻烦。平日里,她还陪婆婆逛街、买东西,成为邻居称赞的好媳妇。公婆回老家后,两人也不忘履行赡养义务。爱屋及乌,冉劲对丈夫的家人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供养丈夫的妹妹完成大学学业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言传身教 教子有方

冉劲的儿子今年考上了市三中的励志班,不仅学习好,而且还很孝顺。当记者问冉劲是如何教育孩子时,冉劲谦虚地说:“可能就是言传身教吧。”

走进冉劲家,茶几、沙发、柜子上都能看到书和杂志,“平时我们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充实,在家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可能这方面对儿子的影响比较大。”冉劲说,耳濡目染下,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从书本里获得知识,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孝顺爷爷奶奶,每年假期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看望两位老人,一家人就像朋友一样相处,遇到事情协商解决,“儿子到了青春期,也没出现过叛逆的情况,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们说”。

邻里互助 热心公益

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冉劲一家都用心参与。冉劲的丈夫3年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2016年,夫妻两人为仁和区贫困儿童捐助1200元助学金,他们还多次在单位、小区向需要帮助的人捐钱捐物,孩子在假期也积极参加小区、学校的各种公益活动。

“冉劲一家在小区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一般的家庭很难做到像他们家那样和睦。”邻居笑着说,我们都要向冉劲一家学习。

新闻推荐

东区检察院获第三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银奖

本报讯(记者梁隽)近日,由《检察日报》主办的“第三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活动结果揭晓,攀枝花市东区检察院报送的H5作品...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锅碗瓢盆奏响文明和谐曲 ——记攀枝花首届文明家庭冉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