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改善人居环境 让乡村“美”起来 ——仁和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记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8-10-09 06:25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美丽的迤沙拉村一角。□本报记者 王南桢 文/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场硬仗,也是当前推进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

近年来,仁和区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先后整合中央、省、市及本级资金3亿余元,建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建沼气池、建公厕,支持乡镇购置垃圾清运车、垃圾箱等设施,积极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统筹推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农村,如厕难、环境脏、村容差等问题是影响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今年5月,仁和区入选四川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后,结合脱贫攻坚、幸福美丽新村、“四好村”创建等工作,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提出用3年时间,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整治中,区委、区政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年度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及项目实施程序、资金来源、报账流程,支持城乡环境整治及农村“两建四改”工作,先后出台了20余项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及工作制度。编制了仁和区城乡建设规划图,推进乡村规划管控全覆盖;建立“五有”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行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统一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实行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

在污水治理方面,对已修建污水处理站的集镇周边村组(聚居点),通过完善管网统一收集处理污水;对居住集中的聚居点,运用生物处理技术为主的“厌氧+好氧+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确保达标排放;其余聚居点则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的农村沼气池、化粪池集中处理污水、粪便,将沼气作为清洁新能源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用于灌溉,粪便、淤泥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施肥。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户集、村收、乡运输处理”的长效机制,制定了仁和区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对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有”要求,对各乡镇破损的垃圾房、垃圾池进行维修,对有焚烧痕迹的垃圾收集设施进行清理,对裸露的5个垃圾简易填埋场进行覆盖,对村民聚居点和乡镇主要干道沿线积存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目前,全区76个行政村垃圾收集设施齐备,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

在农村改厕方面,注重粪污同步处理,充分整合涉农、扶贫等项目推进农村厕所改造。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爱国卫生”运动、国土地灾避险搬迁和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新建改建农村厕所。截至目前,全区完成农村厕所新建改建6696座,农村厕圈混用、臭气熏天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

提升村容村貌,开展旧村改造。该区组织编制了《攀枝花市仁和区新村(聚居点)建设总体规划》《攀枝花市仁和区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及《行政村专项规划》,从产业发展、幸福美丽新村、道路设施、水利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新风正气塑造等8个方面对10个省级贫困村进行规划。近3年来,这10个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8个村按标准和程序退出贫困村,剩余2个村将于今年退出。同时,选择基础条件好、村民意识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共和村等10个村作为示范村开展旧村改造,结合民族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保护好山水格局、传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因地制宜 让乡村变得更美丽

9月29日,记者来到迤沙拉村,村里干净整洁,路边盛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优美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村民纳禄秀家的庭院内外种了四季花、三角梅、黄金菊、炮仗花等。她说:“我家本来种了一些花,半个月前,政府又给我们发了一些,种好了还要给我们奖补钱呢。种上了花,庭院变漂亮了,自己住着心里都舒服。”

“村里正在进行花景打造,政府出钱购置花苗发给农户,让他们自己栽,栽出效果后再给予补助,提高老百姓改善自己生活环境的积极性。”村支书毛崇高说,今年,迤沙拉花景打造项目包括公共绿化和农户花景打造两个部分,按照“花在村中、村在花间”的要求,利用村落核心区空闲土地和村民院落种植黄金菊、玛格丽特等植物10000平方米,种植炮仗花等墙面绿植1000株,三角梅、冬春樱花等乔灌木2000株。目前,全村共发展花园示范户120户,重点打造毛家花园、起家大院等最美庭院6户。苗木、喷灌、栅栏、水漏石、木质花盆等设施由政府集中采购,统一发放给农户自行栽种和管护,参加花景打造验收合格的农户实行“以奖代补”。

花景打造只是迤沙拉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之一。以前,村民的厕所都是建在外面的旱厕,在新村建设中,村里400户村民家的旱厕都改造成水冲式卫生厕所。镇政府为全村统一配置了18个垃圾箱,主干道未覆盖的地方安排了5位村民每周清扫两次,垃圾箱满了马上清运,村里的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不仅是对厕所进行改造,村民的生活污水也要进行全面治理。今年,仁和区被纳入全省首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试点县后,已选取15户、5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在平地镇,农村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通过厌氧处理,流进种满芦苇的人工湿地,变成能够直接排放的清水。迤沙拉村是项目建设点之一,在村核心区架起了总长度为973.3米的管道,将生活污水运送至100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净化处理。

在平地村,污水经过管网、厌氧池、沉淀池,流入种植了大片芦苇的人工湿地,经过系列生化反应,变为清水,直接灌溉农田。该村核心区374户1500余人的生活污水集中在这里净化。

“结合不同村的地形地貌、排水方式及去向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和处理技术,优化全区水环境。”仁和区住建局村镇建设管理站站长吴文鹏说,仁和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今年计划实施60个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为主的项目,包括新建人工湿地6个、新建污水管网25.9千米、实施农村厕所改造198户、新建污水收集池11个等。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下一步,仁和区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加快启动村庄规划编制,推动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生态宜居的村庄建设格局;积极争取“千村示范”、涉农、环保项目,有序推进“厕所革命”,进一步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到2020年新建农村公厕51座,改善60个农村生活聚居点污水治理,推进旧村改造,按照相关要求实施乡村花景项目,推进农村靓化美化工作,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具有乡土特色的庭院经济,整体提升村容村貌,让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丽。

新闻推荐

开展化工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

本报讯(记者王南桢)近日,仁和区经信局邀请两名市级专家组成员,并会同区安监局、南管委、企业所辖乡镇安全员,对该区14家涉...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改善人居环境 让乡村“美”起来 ——仁和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