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家在攀枝花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7-12-07 07:35   https://www.yybnet.net/

□寻寻蝶蝶

又到了攀枝花人在朋友圈使劲晒蓝天白云灿烂阳光的季节。外地好友调侃说:你们这里的人最得瑟。哈哈,每当外地朋友晒雾霾时,攀枝花人总是默默发出几张随手拍,再风轻云淡地配句文字:又是一个艳阳天。

为啥攀枝花人最爱晒自己的城市呢?我想了想,答案应该是这样的:攀枝花因三线建设而生,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汇聚到这里,把不毛之地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宜居,靠的是无数攀枝花人的智慧和汗水,与这座城市一同成长,对于攀枝花,也就有了一份更深厚的感情。

我的父母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来到攀枝花的,父亲南京大学毕业,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妈妈则追随着爱情也来到这里。因为条件不允许,我和双胞胎弟弟生下来后就天各一方,妈妈带着弟弟到了攀枝花,而我被留在南京的外婆家。1984年我被接到攀枝花上学,记得那个时候全城都没有几家商店。每次回南京,妈妈都要采购很多生活用品,大包小包地背回攀枝花,布料、衣服、什锦菜,包括给我梳辫子用的头花,都要千里迢迢由南京带回。记得妈妈有个朋友的女儿,也和我一样是在南京的外婆家长大,后来被接到攀枝花,我和这个小姐姐在一起就是各种想念南京的繁华,吐槽攀枝花的落后。一年级的时候我在南京上过一段时间小学,大半个学期后转回攀枝花,两个学校间那巨大的差距给小小的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初中毕业去了川北一所学校读书,那里整个冬天都是细雨绵绵,洗个衣服半个月不干,衣柜里一股霉味。我和同寝室的攀枝花同学,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嘉陵江大桥,说起攀枝花的渡口大桥,想念攀枝花的冬阳。我想是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原来不知不觉间,我已爱上攀枝花。

工作以后参加了驴友组织,跟随团队走遍了攀枝花的山山水水,原来攀枝花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美景:原始森林洼落、草原风光马鹿寨……攀枝花还有很多美食,由于城市人口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在这里可以吃到各地风味的小吃,同时也发展出本地特色的美味。

对攀枝花的感情,在我父母身上表现得更多。爸妈在南京买了房,想着退休后可以回南京了。可到他们都退休了,他们去南京住了段时间,却又回来了。爸妈都说攀枝花夏不热冬不冷,还是呆在攀枝花舒服。妈妈说在南京的冬天,她手指关节痛得很,在攀枝花就没这毛病。以前我爷爷在老家时总是哮喘,接到攀枝花后很快就不喘了,八十多岁还每天拄着拐杖往返公园散步下棋晒太阳。爸妈说,离不开攀枝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有相交一生的好友,有他们的青春记忆,他们爱攀枝花,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

而攀枝花,早已不是我童年时那个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山区城市。如今的攀枝花,靠着著名的“六度”禀赋已成为中国康养胜地。每天我们迎着朝阳上班,工作间隙看眼窗外洁净的蓝天和白云,下班回家常常能看到火烧云。当我们随手拍下天空发朋友圈时,当我们吃着当季新鲜水果时,我们都觉得更爱攀枝花了。这座越来越好的城市,凝聚着我们父辈的付出,是无数三线建设者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换来了今天这座阳光花城。我们都相信,攀枝花的明天将更美更宜居,爱上这座城市的人也将越来越多。

新闻推荐

市民政局下拨御寒物资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本报讯(记者彭春梅)近日,市民政局向各县(区)下拨了御寒物资棉被3000床、棉大衣1000件,严格按照“专人负责、专账管理、账物相符、手续完备”的原则,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心、...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老旦”梁尚君2017-12-05 07:33
猜你喜欢:
招聘启事2017-12-05 00:00
评论:(家在攀枝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