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春 张中 陈旭耀文/图
“大坝建好后,城里人喝的自来水,我们农村人也能喝到了。”
“大坝就在家后面,就算我再多种两亩芒果,浇水也不用发愁。有了芒果,我也不用出门打工了。”
“大河的水将来会流到仁和城区,看来在仁和买房子是选对了。”
在这些质朴的话语中,不难感受到老百姓迫切期望着在建的大竹河水库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实惠和喜悦。
大竹河水库工程作为四川省2010年新开工的第一个中型水利枢纽项目,率先奏响了“发展水利,改善民生”的主旋律。
滋润良田:牛拉肩挑将成历史
3月23日,仁和区板桥村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灌景象。在忙碌的背后,却是村民们的一丝隐忧。“2010年,村里粮食减产了三成,芒果减产了近一半,我们村离跃进水库、胜利水库最近都这样,下游的村子情况就更惨了。”提起2010年的西南大旱,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彭金成记忆犹新。
仁和区是攀枝花商品粮、优质水果和蔬菜生产“大户”。全区农业人口13.29万人,耕地面积8383公顷,而千顷良田却因种种因素“喝”不上水,严重制约了仁和区农业产业的发展。
“因为胜利水库现有灌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水库提供水量明显不足,作为胜利水库的补充水源,建成后的大竹河水库将与胜利水库联合运行,彻底解决制约仁和区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大竹河水库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王滨告诉记者,“以后肯定看不到板桥村村民牛拉肩挑去浇地的场面了。”
大竹河水库工程建成后,可新增灌面80971亩,改善灌面44273亩。其中,可新增粮食作物灌面16493亩,水果灌面64478亩。根据对灌区现有耕地各种作物产量的调查,对比分析邻近地区与本灌区水土条件基本相同的已成灌区作物产量,按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计算出工程多年平均灌溉效益为2669.80万元,其中新增灌面灌溉效益2279.78万元,改善灌面灌溉效益390.02万元。
总发乡副乡长杨志宇说:“新建的大竹河水库灌区东大沟放水渠、西大沟放水渠和胜利水库灌区控卡支渠、阿署达支渠、竹木山支渠一配套发挥作用后,灌溉水直接就能进入我们总发乡的芒果基地。”
守住沃土:防洪提高到50年一遇
“只要一吹大风,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参与大竹河水库工程建设的王斌一边抖着身上的尘土,一边指着不远处的芒果林说,“要是赶上下雨,有的果树挂了果都会被冲进河沟。”
大竹河水库工程所在的总发乡地区属金沙江中下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其生态环境状况不仅涉及到全市、全省,也会对长江中下游产生影响。
大竹河水库、沙坝田水库和胜利水库灌区建成后,土地平整、田间配套,在可靠的水源保证下,不但确保粮食经济作物的稳产高产,还会形成大片人工植被,将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兴建大竹河水库也是仁和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的重要工作。
“堵住了水土流失的缺口,仁和区防洪能力将大大增强。”王滨还向记者介绍到,从防洪减灾的角度考虑,大竹河水库将使大河两岸及仁和镇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生态宜人:宜居亲水城市即将诞生
漫步大河河畔,几许薄雾轻轻掠过河面,清澈的河水倒映出沿岸山石、垂柳、亭台的倩影,恰似一幅清秀隽永的山水画。家住仁和镇老桥附近的老人连连称道:“大河能有现在的样子,离不开去年区里的集中整治。”随着大竹河水库工程建设推进,仁和区大河流域初步形成了融防洪安全、乡土文化体验、生态游憩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格局。
有了大竹河水库供水,仁和区大河流域一直以来河道污水横流、堤岸景观杂乱、市政设施缺失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利用大竹河水库的稳定水源,补充大河城区段水量,形成连片干净水域,22万平方米的清洁水面景观,将会使仁和变成“出门见青山,抬头看蓝天”的宜居环境亲水型城市。
财富生活:村民盘算着水上生意
不难想见,不久的将来,在板桥村的群山环抱中,一座中型水坝将大河拦腰截断,让上游数里狭窄河道变成一个大湖,整个上游区域将呈现出水绕山转、波拍山尖、碧波万顷的靓丽景观。
“水库建好了,我打算把农家乐搞起来。过去没条件,现在守着这么好的一片水,我也要泛舟湖上,过过不一样的生活。”板桥村三组组长杨宗兵如是憧憬着。有着同样想法的村民可不只他一个,村民彭金成说:“现在我们村新的移民安置点已经在建了,就在水库上方。我打算和大家去抚仙湖好好学学,把农家乐与水上旅游配套开发。”
新闻推荐
□特约通讯员肖红琴“现在渣场空气好了,每天看着那绿树红花,我的工作劲头十足,一点也不输给毛头小伙们。”3月30日,48岁的钢城集团废旧物资分公司脱硫车间皮带工尧光弟开心地对笔者如是说。他还...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