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仁和区民企破除人才引进瓶颈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4-25 19:4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滕德银 记者 陈帆)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电影台词已成为仁和区部分非公企业的真实写照。记者近日从仁和区委组织部获悉,通过引进人才、技术入股等模式,仁和区非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07年至2011年3月,仁和区已有16家企业(含钒钛产业园区)拥有了48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获得实用新型25项、发明22项、外观设计1项。

在攀枝花火凤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德华对记者说,2009年10月,为攻克技术难题,该企业从云南理工大学、云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攀枝花钢铁研究院请来8名专家,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激励他们开展研究。2010年底,技术瓶颈被成功攻克,形成了“烧结烟尘灰资源化利用新工艺”“从烧结烟尘灰中回收有色金属资源工业实践”两项自主知识产权。“炼钢厂遗弃灰分中提炼氯化钠含量达到34%,提炼出来后每吨卖到2800元,利润丰厚,供不应求。”易德华告诉记者,该公司已成为全国目前唯一一家能从炼钢厂遗弃灰分中提炼氯化钠等产品的企业。

为了留住人才,仁和区部分非公企业从总资产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退休高新技术人才的股份,年年分成,以“细水长流”的模式,激发人才在企业自主创新中发挥作用。市三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高新技术人才签订合同,承诺用公司总资产的5%,作为其退休后的集体股份无偿赠送。“我们鼓足干劲攻克难关,既为企业发展着想,也为自己和儿孙着想。”一位和公司签订了合同的技术人才说道。目前,该公司“用于皮带运输机的托辊”“矿井绞车用地辊装置”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已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今年该公司预计生产10万根用于皮带运输机的托辊,仅此一项销售额就将达到500万元。

新闻推荐

五年纠纷的背后

□郑天君本报记者贺欣4月25日上午,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待室来了两位花甲老人,他们将一面锦旗送到法官手中,连声说:“感谢法院帮我们拿回了投资款,要不然这笔款子不知何时才有着落。”两位老人叫黄义...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仁和区民企破除人才引进瓶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