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创新定叫春满园 ——攀枝花钒钛园区的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科技创新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3-11 20:06   https://www.yybnet.net/

“哎哟,好呛人哟!”

个衣着光鲜的女宾刚下汽车就捂着鼻子大声说,并露出十分痛苦的神情。

“大家不要紧张,这里还没有投产,矿石是没有气味的。”笔者赶紧解释。

大家爆发出

阵爽朗的笑声。那位女宾也尴尬地笑了。

这是2004年5月的

天,笔者负责接待市里

个参观团参观川投化工公司时发生的

幕笑剧。这是

个由相当级别人士组成的参观团,当时诺大的

个马店河地区,仅有川投化工公司

户企业刚建成,尚未点火生产。  

这也难怪。2002年7月2日川投电冶公司泥磷池事故,让人们记忆犹新。

这天凌晨3点,1999年建成、距园区23千米的川投电冶公司黄磷厂因泥磷池垮塌,造成密封水流出,同时泥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烟尘排入大气。虽然3个小时后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但烟尘污染了雅砻江、金沙江河谷两岸近30千米的环境空气。市区的人们普遍感觉空气呛人,部分市民感觉眼睛干涩、咽喉刺痛,有的不断咳嗽。当天下午4点,市区空气已全部恢复正常。当天夜里12点,除1人在医院留院观察外,其他在门诊就医的市民已全部返回家中。

这就是被国内某著名杂志称为“攀枝花七二磷难”的川投电冶公司泥磷池事故。

不到两年,川投集团又在园区建成以黄磷生产为龙头的川投化工公司。尽管上面这位女宾的知识和身份万不至于成为那幕笑剧的主角,但“谈磷色变”不能不说是当时攀枝花人普遍的心理。  

环保意识的增强,是人类社会的进步。《雾都孤儿》虽然与“日不落国”紧密联系着,但谁都希望没有前者就有后者。

“三个土豆

盆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是笑指攀枝花当地少数生活在较高山区人们安于自然环境和迫于贫困生活的心态。这些地方空气质量不用说是

流中的

流,但真要让人去过那种生活,会有几个愿意呢?

查《百度百科》,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只要有人类活动,就会有污染。前不久国际社会严肃地讨论过如何控制牛羊打嗝放屁问题,因为甲烷破坏臭氧层能力极强,是二氧化碳的20倍,而每头牛每天打嗝放屁排出的甲烷超过了

辆汽车

天排出的二氧化碳。少吃牛羊肉不可能,那么就控制牛羊打嗝放屁吧。

国家规定“达标排放”,就是说污染可以排放,但不能超过

定标准。这并不是

般意义上的“排污”、“污染”。同时,达标排放的标准是会不断提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标准必将不断提高,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对发展和环保问题,要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

位来考量,而不能仅仅照顾

小部分当事人的眼前利益,置发展大局于不顾,捡芝麻丢西瓜。

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属于“事故”,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并非必然发生。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

。攀枝花钒钛园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高耗能、有

定技术含量、污染能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这是2001年2月园区即将正式开发时制定的招商引资三条标准。

2001年6月,园区第

户企业投产时,市长助理、园区首任管委会主任单荣特别强调:“要以对攀枝花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园区的环境保护。”

“不是园区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园区!”2001年8月,单荣斩钉截铁地再次强调,确定环保指导思想要“三并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并重、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并重,以确保环保“三同时”的实现。

2000年园区尚在筹建时,筹备组就委托省环境保护科学院完成了起步区(团山片区)的环评报告并通过了省级专家的评审和省环保局的审批。2002年6月准备开发马店河片区时,又委托省环境保护科学院完成了该片区的环评报告,并通过了省级专家的评审和省环保局的审批,以便以两片区核定的环保总量来控制招商引资项目。

开发区尚未开发就完成总体环评,以及园区随后开展的高压输电线路环评,开了全省先河。

园区在进行各片区规划时,均已规划了环保内容。2004年在进行三大片区总体规划时,进

步完善了环境保护的布局规划,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园区还完成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地动小区规划、地质灾害评价、绿化及景观系统规划等等。

园区是国家“直购电”试点,是省级重点开发区,优惠政策很多,但管委会坚持“在环保上决不搞优惠”。与此同时,切切实实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大到帮助其申请环保贷款,小到帮助其制定治理监测计划等等,不断促使企业环保工作上新的台阶。入园项目

建成,管委会即对其环保达标依法进行监测,自身力量不够就请市环保监测站协助。2006年成立了市环保监察园区大队,进

步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 

园区把好环保“入口关”。要求入园企业业主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以便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到2006年,园区割舍达不到此标准或治污技术落后的项目达27个之多。

为使项目建成时能实现环保达标,园区对企业的每

项环保设施建设都督促其采取招标方式,使技术水平高、有经验有实力的治理公司能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大多采用了先进的环保工艺,增添了环保设施,以实现达标排放。

2003年,园区诞生了第

户省级环保典范企业——台商独资的长矶金属公司。该公司年产金属硅2万吨,采用了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施,环保投资达到项目总投资的24%,售卖回收的烟尘(二氧化硅微粉),收回环保投资和运行成本。2003年10月27日省环保局建管处领导和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是全省合金冶炼企业中“迄今为止烟尘治理最为成功的典范”,该评价

直保留至今。在全省这

环保典范的影响下,攀煤电冶公司入园时,完全照搬了该公司的环保工艺和设备。  

由于发展心切,园区与各地开发区

样,“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的潜意识始终挥之不去。随着园区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特别是2005年以来大量化工企业相继投产,企业环保投入不到位、管理粗放,管委会监管不严等问题逐渐暴露,2007年5月甚至出现了企业伺机偷排、国家挂牌督办、污染事故发生等严重问题。

事实证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

时的发展速度最终是难以发展的。

知耻近乎勇!

园区吸取教训,立即对4户挂牌督办企业采取停产整顿措施,加快步伐成立了园区环保分局,逗硬执行了停机报告、污染处罚等制度,对2户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给予了罚款38万元的行政处罚。企业在短时间内完善了监测设施,环保分局采取加密日常现场检查、夜间突查、重点问题详查、突出问题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大了现场检查力度,三个多月共出动人员321人次,检查企业405家次。园区对环境污染整治无望的个别企业实行了坚决的关停。

2007年9月18日,园区的环保工作通过了中办、国办的复查,标志着环保阶段性整治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以此为戒,再接再厉,园区借攀枝花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东风,打响了环保攻坚战。

“我们

定要高度重视环保对园区发展的制约作用,抓环保就是抓发展,让环保真正摆到园区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认准目标,埋头苦干,攻坚克难,让攀枝花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市政府副秘书长、园区管委会主任苏蜀林在动员大会上说。  

新任园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的熊启高临危受命,挑起了这副重担。

园区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工作督查督办,“倒排工期”,明确了各个“工程节点”,发现影响不能按时完成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跟踪整改,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按时完成。

园区制定了《创模专项行动方案》、《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工业厂界噪声污染治理专项整治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扎扎实实开展了工作,调动了各方积极因素。

园区制定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意见》,以环保、安全为首,以涉危企业和岗位为重点,在关键部位率先实行标准化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了环保、安全隐患。

园区制定了《环保信用等级管理办法》,将涉氯、涉酸、涉磷企业列为重点督查的“

类企业”,对其设备、制度、人员、管理逐

评估,根据企业环境行为的优劣程度,把企业分为很好、好、

般、差、很差五个等级,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检查,依次以绿、蓝、黄、红、黑五色标示,旨在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使企业及时整改事故隐患。

园区制定“直购电”优惠电量使用办法,按照各企业执行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节能政策、贡献实绩等因素分配电量,实行上年度环保、安全重大事故“

票否决”办法,用“直购电”政策调动企业抓好环保、安全的积极性。

园区修订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并公布实施,开展园区应急演练。督促各企业建立覆盖全面、制度规范、信息畅通、反映灵敏的成套应急管理制度,实施各企业应急管理演练。完善了园区信息反馈体系。

与此同时,园区认真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抓好了资金保障工作。仅2008年,管委会和园区各企业投入环保创模资金就达3.02亿元。

至2008年底,园区五大创模工作全面完成。经市创模指挥部量化考核,得分率96.2%,为全市第

名。  

园区环保攻坚战的重头戏是10万吨工业废水处理厂项目和4000万立方米工业废渣综合处理场项目的建设。

园区10万吨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项目,位于园区马店河,总投资2.8亿元,是攀枝花第

座集中、统

、综合性处理工业废水的工厂。园区采用BOO方式建设,成功引进外资,2007年9月24日与投资者新加坡菲德勒环境公司签定了合作框架协议。项目2008年4月动工,2009年12月建成投入运行。攀枝花因工业兴市,以工业强市,但由于历史的、特定的思维方式,没有建设过工业废水集中统

处理设施。虽然各个企业自建了废水处理设施,但由于设施、技术、人员、监管等原因,难以确保实现达标排放,同时带来了土地、资金、人力的浪费和处理费用高等问题。近年来,攀枝花引进外资的项目很多,但是没有

个是采用国际通用的BOO模式(建设—运营—拥有)来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该项目既是攀枝花工业发展史上的

个里程碑,也是攀枝花对外开放的

次新飞跃。

园区4000万立方米综合渣场项目,位于园区庙子沟,总投资4.4亿元,其中直接工程投入1.07亿元,占地面积1466亩,总库容4000万立方米。园区成立了仁江废渣公司作为业主,后又引进重庆竟发物业公司继续建设。两个公司全力以赴,克服了雨季的不利影响,提前40天于2008年11月20日正式开始投入运行,保证了园区企业废渣的无害化集中堆放和综合利用。  

二 

园区的环境保护是与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紧密结合在

起的。

2002年园区刚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管委会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时,就初步确立了“园区要发展,必须走好资源综合利用之路”的发展原则。

2003年2月20日,位于园区团山片区的攀枝花市金沙水泥公司2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建成投产,这是园区第

户典型的循环经济企业。企业外购水泥熟料,利用园区工业废渣综合研磨,年产20万吨水泥。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普通水泥标准。项目投资1185万元,由于就近销售给园区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购买方减少了到最近水泥厂近50千米的运费,公司也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双方皆大欢喜。仅仅两年时间,该公司就将附近原渡口钢铁厂历年堆放的废渣吞食干净,现已扩建到年产80万吨规模。

2003年5月,被戏称为“厕所工程”的攀枝花正冶炉料厂在园区投入运行,因为该厂专门处理园区玉典电冶公司“排泄”的废渣。这些看似无用、无处堆放的废渣,经过该厂破碎、筛分、拣选、处理,居然

点不留全部变成为各种冶炼炉的添加剂。该厂负责人周海洋,是个二十多岁有研究生学历的大美女,高高的个子亭亭玉立,清澈的大眼睛魅力无限,美丽的长睫毛扑闪扑闪,整齐的

口白牙笑口常开,公关能力极强,但2006年后该厂却被迫转产,原因是她擅长处理的硅类电冶废渣潜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各厂都已经视其为宝贝,自己开始回收了。  

2004年3月,园区在制定第

个五年发展规划时,明确了“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六大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目标,将“以初级产品为基础,大力发展下游产品,力争将主要靠资源禀赋支撑的初级产品,转化为深加工产品”作为实现目标的7大措施之

。随后委托四川大学完成了园区《生态工业规划》,对六大产业集群逐

进行了分析和全面规划,为建成“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工业园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天地如何变化,不管星斗向哪里迁移,世界的变化更能激发你的生命活力……在创造中你才能真正拥有自己。” 这是汤铁在其散文《天地间的思考》中的沉吟。这个昆明大学的“理科男”,浑身洋溢的却是文科生的浪漫气。

思考,创造;创造,思考……汤铁在

次次的成功中成为了攀枝花本土著名职业经理人。

职业的敏感和深厚的人脉资源,使他在第

时间开始思考园区建设硫酸项目的问题。

“循环经济是企业经营之道,天人合

是企业发展之本”。菩提树下的顿悟,让他明确了项目定位——利用攀枝花市外铜矿厂选矿尾矿、铅锌矿厂选矿尾矿和本地选钛厂的尾矿,添加少量硫铁矿块矿,生产硫酸;主产品硫酸和副产的蒸汽供给园区钛白粉厂生产钛白粉;回收钛白粉厂的废酸增加浓度生成正品硫酸增加企业产量;回收钛白粉厂的废物七水硫酸亚铁生产成

水硫酸亚铁,作为原料掺烧生产硫酸,折算成标硫每年可节约原料约1万标吨;通过全湿法冶金工艺,浸出、萃取分离、电积,从本企业硫酸烧渣中提取氯化钴、碳酸镍、阴极铜;钴镍铜废渣生产铁粉;提取铁粉后的极少量残渣制作建筑砖。

这样形成了“8”字形两道循环——吸纳园区外社会废弃物3种尾矿和园区内钛白企业2种废弃物废酸、硫酸亚铁,通过本企业循环利用,生产反馈社会的氯化钴、碳酸镍、阴极铜、铁粉、建筑砖等5种产品,供给园区内钛白企业2种原辅材料硫酸、蒸汽。

在这里,“废物,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张宏伟的蓝图,十分精巧的设计,百分之百的循环利用,千金难买的机遇,万无

失的经济效益!

幅美妙的场景很快变成现实。2004年6月,攀枝花本土企业家陈剑峰聘请汤铁,成立了攀枝花德铭化工有限公司,年产硫酸30万吨。10月开工建设。2005年3月,化工公司

期工程15万吨建成投产。2005年10月,德铭有色金属公司建成投产,年产700吨氯化钴、160吨碳酸镍、480吨阴极铜、16万吨铁精粉。

德铭化工公司和德铭有色金属公司的循环经济产品,占有主产品硫酸价值的73.2%;低品位金属回收技术开创了攀西低品位矿利用的新纪元。

这是

户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德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市政府授予其钒钛资源技术创新项目工业性实验成果奖,同年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等奖。2007年6月,公司被四川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经委、省委宣传部等十家单位共同授予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企业。

2005年8月,省经贸委将攀枝花钒钛园区列为全省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园区再次深刻领会了“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等精神,园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不断向纵深推进。

园区电冶产业企业全部实现了废水循环再利用。

利用黄磷企业的废弃物泥磷生产黄磷和磷酸盐,利用磷渣生产建材的企业,园区达到12户。

园区硅产业企业,不仅全部“吃完”本地糖厂的废渣,还“吞食”周边地区糖厂废渣。

2007年,硫酸生产企业东立化工公司和钛白粉生产企业卓越钒钛公司共同出资,建设了全长600余米的蒸汽管道,保证了后者生产供热,而同时,后者每天生成的60余吨废弃物则供给前者生产硫酸和磷酸氢钙。这是园区第

次由两个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互利互惠的循环经济项目。之后,卓越钒钛公司又投资铺设了到荣昌化工公司、川投化工公司的管道,同两个公司分别签订了蒸汽、黄磷尾气的使用合同,代替了自身的蒸汽锅炉和煤气发生炉,

年减少5万吨燃煤的消耗。

黄磷生产,远看无

不是放空燃烧的尾气。这是由于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电炉尾气,电炉尾气的主要成分为

氧化碳,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和热源。但电炉尾气中有害杂质净化技术难度较大,属世界性难题,阻碍了其综合利用,而不放空燃烧掉又有

定危险性。川投化工公司每年烧掉上亿立方米的尾气,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

定影响。该公司自建成投产以来,

直致力于黄磷电炉尾气净化和综合利用的研究和努力。2008年9月25日,公司第

套5000Nm3/h黄磷尾气净化装置及外输卖气管道在园区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行,标志着这

世界性难题宣告破解。

2009年,钢城钛业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废盐处理技术,将氯化、精制工序产生的废液进行处理,生产工业氯化钙。

2009年,金光化工公司建成投产,

次性建成尾气净化装置,形成年产3万吨黄磷、5万吨磷酸、5万吨三聚酸酸钠、1万吨工业级磷铵规模,在本企业初步形成了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框架。

2009年,卓越钒钛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年产3万吨废酸浓缩装置,吃进20%的稀硫酸,排出的是60%的浓硫酸,全部供本企业生产钛白,硫酸实现闭路循环使用,每天节约的硫酸价值

万多元,还减少了废酸外排处理费,走上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  

在减量化方面,园区高度重视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工作。

园区管委会要求各企业在减量化上要“过四关”:

是要采用当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节约,二是要采用当前最先进的设备实现节约,三是要不断改进生产设施,及时利用最新的节约技术,四是要加强管理,尽可能将消耗降到最低。

2006年,川投化工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白煤替换焦炭生产试验取得成功,又不断加大白煤比重甚至使用全白煤。由于焦煤成本在黄磷制造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15%),随着焦炭价格的不断攀升,公司产品在市场中占有了极大的成本优势。该公司还对电动大耗能设备进行变频调速节能技改,节能效果达到25%左右。

东立化工公司将硫精砂制酸由水洗流程改为酸洗流程,将污水净化循环利用,用水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60%。

大型设备往往能够较好地节能降耗。对此园区很多企业是有先见之明的。2005年9月,攀煤电冶公司新建矿热炉,就采用了8000千伏安级别,当时的主流炉型是6300千伏安。该企业二期工程采用的更是12500千伏安级别的了。

小改小革,也能大显身手。川投化工公司黄磷电炉原设计为三相三根直径600毫米的高功率石墨电极,使用过程中电极消耗偏高,达到

次成品磷每吨耗30千克以上,发生事故时还难以处理。改用三相六根直径500毫米高功率石墨电极后,

次成品磷每吨仅耗18千克电极,电炉的运行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塌料等非正常现象很少出现,电炉的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电炉耗电量也明显下降。

“创新是

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法拉第发现电磁原理时,有个胖胖的资本家来参观,看到磁体穿过线圈只让仪表指针微微动了

下,于是两句传之千古的精彩对话诞生了。

“法拉第先生,请问这样小小的

点电流能有什么用呢?”

“请问这位先生,刚生下来的婴儿能做什么呢?”

科技是第

生产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大。  

硫酸法是钛白粉生产的主流工艺,目前国内98%以上的产量用硫酸法生产,尽管各自原料不尽相同,但每生产1吨钛白粉必将产生少则2.5吨多则4吨被列为“危险废物”的七水硫酸亚铁(俗称绿矾),2005年以前,除极少量用作净水剂外,大多只能采用堆放的办法。随着园区钛白粉产量的不断增加,硫酸亚铁日渐成为钛白粉产业能否继续发展的“拦路虎”。

2007年11月,高新技术企业四川金沙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在园区成立。该公司投资5000万元,以其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有机前驱体热分解专利技术,以及自主研制的生产设备和较先进的分析检验设备,建成硫酸亚铁综合利用项目

期生产线,年产100吨纳米铁粉,2000吨超细铁粉,5000吨分析纯级硫酸亚铁,5000吨电池级草酸亚铁,副产2700吨硫酸铵。生产的高品质产品微纳米铁粉广泛应用于军用吸波隐形涂料、燃料电池材料、交通运输装备的耐摩擦材料、磁性液体、精密器件的制造,以及注射成型、高分子填充功能材料、硬质合金粘结剂、金属陶瓷等领域。

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这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推广价值的技术。你想想,全国现在

年有160万吨钛白粉产量,

年就会有400万吨到600万吨七水硫酸亚铁等待“转危为安”,“变废为宝”。何况钛白粉产量还将不断增加。  

进入新世纪以来,钒钛产业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

个技术创新的突破期。

现在钒钛初级产品主流的生产工艺可以说是处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生产钛白粉有硫酸法、氯化法,生产海绵钛有钠还原法、镁还原法,四氯化钛除钒工艺有铜丝除钒、铝粉除钒、矿物油除钒、硫化氢除钒等等,海绵钛还蒸有并联炉、串联炉,并有1吨、2吨、3吨、5吨、8吨等成熟炉型和12吨试验成功炉型……

谁都在正常生产,谁都有效益。韩国最小,燕国最弱,并不影响其“七雄”地位。

即便是冶炼钛渣、金属硅、铁合金的矿热炉,十年之中主流炉型已经从1800千伏安到3600千伏安,再到6300千伏安、8800千伏安,现在低于12500千伏安就落后了,更有25000千伏安炉型已经问世。

著名经济学家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当

定的产业规模形成以后,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规模扩张,企业规模扩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是

个循环往复螺旋式发展的规律。同

产品通过多种不同工艺技术水平、多种不同规模装备生产出来的现象必将逐渐为科技水平领先的工艺、装备所取代,稳定相当长

段时期等待新的工艺、装备产生。

在这期间,谁领先产业科技水平,谁就拥有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谁领先实现突破并使之产业化,谁就会抢占产业发展的先机。

因此,攀枝花拥有钒钛资源优势但并不意味着

定拥有钒钛产业优势,并非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钒钛之都”。

我们决不能对短视,决不能安于现状。  

“有

定技术含量”,这是园区刚开发时对引进项目的三条规定之

门槛不高,并不等于园区不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管委会始终注意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将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作为科技工作目标。投资参股设立了“攀枝花经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促进园区科技的发展。与攀枝花学院签订了园校合作协议,并开展了活动。

管委会

直坚持注重引进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注意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大力扶持企业搞好技术创新、专利申报、创设品牌、制定产品标准等工作,尽力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始终注意落实好企业主体地位。德铭公司(有色公司、化工公司)、玉典电冶公司、恒为制钛公司、金沙纳米公司、源通钛业公司、秉扬科技公司等

大批企业已经获得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大互通钛业公司拥有了自己的“钛白科技研发中心”。很多企业也通过科技攻关、技术转让、人才引进等,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现园区内企业已经拥有了国内最大的3万千伏安密闭矩形钛渣电炉技术,国内最先进的氯化钛渣冶炼技术,国内高档水溶性化纤钛白生产技术,国内大型钛渣电炉的自焙电极专利技术,国内利用钛白废渣生产高纯超细软磁铁粉专利技术,国内生产硅铝钡钙铁合金专利技术,等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增多。管委会始终注意引导企业做好技术进步工作。园区对技术水平高的项目在土地、税收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产品上规模、上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园区的高钛渣项目从1800千伏安电炉起,现在拥有了目前亚洲最大的25000千伏安电炉,正在建设30000千伏安的矩型炉,填补了国内空白。园区的钛白粉项目,从开始年产1.2万吨规模到4万吨、6万吨规模,产品从锐钛型发展到金红石型。园区的海绵钛项目,其还蒸炉也从5万吨改造成8万吨。 

管委会始终注意抓好自身“科技基地”的建设。

管委会与瑞威科技公司签订了设立“攀枝花钒钛产业研发中心”的协议,2007年5月“攀枝花钒钛产业研发中心”开工。管委会要求“攀枝花钒钛产业研发中心”按照“以市场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财政补贴为支撑,以组织钒钛产业科技攻关、孵化钒钛产业科研成果、提供钒钛产业项目技术保障、储备培育钒钛科技人才为己任”的模式运行。

以市场为纽带,就是要以钒钛产业的原矿开采企业、分选冶炼企业、初级产品深加工企业、成材再加工企业、最终用户、本产业信息企业、本产业流通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需求为纽带,确定产业研究课题项目。

以企业为主体就是项目的选择、立项、科研组织、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均由研发中心自定,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完全享有该项目知识产权,同时承担该项目的全部风险。

以财政补贴为支撑,就是园区管委会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通过年度固定补贴、科研成果奖励、项目产业化补贴、特殊奖励和补贴等四种形式,为研发中心提供

笔补贴,保证“精干、高效”的研发中心为数有限的组织管理费用,支撑研发中心通过数年努力,逐步形成上规模、上档次、具有

定市场占有能力的研发能力。

研发中心自身的主要任务定位则为组织钒钛产业科技攻关、孵化钒钛产业科研成果、提供钒钛产业项目技术保障、储备培育钒钛科技人才。

2006年底,管委会创办了“立足攀枝花,面向全中国,传递钒钛信息,关注钒钛动态,提供钒钛咨询,研讨钒钛发展,宣传钒钛园区,加强企业交流,以促进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为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双月刊《攀枝花钒钛》,至今已出版了24期。

2008年3月,管委会制发了《关于提高钒钛园区的创新能力,开展知识产权促进行动的意见》。5月,省政府将钒钛园区列为全省首批6个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之

到2010年,园区企业申报国家专利达到36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这对以原材料生产为主、企业大多愿意保有商业秘密而不愿申报专利的攀枝花钒钛园区来说,已经是

个不小的数字。

尊重知识,搭建平台,优势互补,努力创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发展速度,成为实现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

部分。

创新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最宝贵、最重要的第

资源,在钒钛产业处于技术突破期的今天,我们更是深感人才匮乏压力的沉重”。2007年5月,苏蜀林在园区人才市场开市仪式上这样说,并用“久旱以望云霓”形象地表达了园区企业对人才的渴望。

园区企业对人才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重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到企业就“五子登科”——坐位子、拿票子、给车子、配房子、定“腿子”(跑腿、照顾生活的)。但是,园区的产业发展太快了,光靠“挖人才”是远远不行的。

2010年2月2日,园区企业攀枝花市万腾耐火材料公司、攀枝花学院材料分院“耐火、耐磨材料研发、实习中心”揭牌。万腾公司的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顺应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时反倒获得飞速发展。攀枝花学院材料学院慧眼识金,双方各有优势,设立实习中心各有所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家伟在揭牌仪式上说:“如果没有科技创新,没有新产品开发,没有人才的支撑,我公司要获得这样的发展根本不可能,

的结果

定大于二!”这次揭牌仪式标志着园区第

个产学研联盟的产生,标志着园区企业结束了仅仅靠企业自身积累资本发展、仅仅靠企业自身常规生产赚钱、仅仅靠企业自身孤军奋斗打天下的历史。 

(压题照片:长矶金属公司水处理)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亮点频现 正积极申报全国首批示范区

本报讯(记者李云飞)近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获悉:攀枝花市正积极申报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前申报材料汇编工作完成,已进入送审阶段。据悉,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定叫春满园 ——攀枝花钒钛园区的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科技创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