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攀枝花 今日米易 今日盐边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今日米易 > 正文

米易农户手机上耕耘收获多

来源:四川日报 2020-03-30 05:57   https://www.yybnet.net/

从凭经验种田到借大数据科学种菜——

米易现代农业大数据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电子监测大屏显示着土壤、空气湿度温度及光照强度等各项数据信息。 巴且木呷子摄

3月19日中午,攀枝花市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绿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冷天华掏出手机,登录米易现代农业大数据平台,查看13个蔬菜大棚里的环境数据。

“土壤湿度、肥力、酸碱度,空气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等数据一清二楚,种菜心里有底。”说话间,冷天华通过手机点击远程控制开关,蔬菜大棚内随即自动开启灌溉、施肥、降温功能。

去年11月,冷天华的专合社成为米易县首个现代农业大数据试验基地,从凭经验种田到借大数据科学种菜,巨大的变化让他收获更多。

□彭莉 本报记者 陈君

“大数据种菜”多项成本下降

变化最大的,就是种植方式的不同。“过去是和土地打交道,现在是和数据打交道。”站在自家蔬菜大棚内,冷天华自豪地介绍起来,安装在棚内的土壤传感器和棚外的小型气象仪,用来获取光照、温度、湿度、风速、雨量等实时信息,可随时登录查看,还可根据监测情况调整种植环境,自动控制灌溉、施肥等种植环节。

有了高科技“加持”,传统农业变精准农业,人工成本、农资成本都在下降。冷天华介绍,13个蔬菜大棚共种菜、育苗30多亩,每天需要6至8名工人浇水、施肥,而借助大数据平台只需 1人、1部手机就可搞定,每年能省近15万元人工费。加上自动灌溉、施肥更加精准,每年投入的化肥等农资成本还能省30%以上。

“大数据种菜”,产量高,卖相好,收入自然上去了。冷天华指着地里长势正好的番茄说,由于种植环境可控,植株根茎明显更茁壮,结出的果实大都是精品果,很少有花脸果、裂果现象,平均每亩产量能提升1至2吨。另外,还可延长约1个月采摘期,让农作物卖出好价钱。

“互联网+农业”多项功能激活

“大数据种菜”的服务器,就隐藏在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的米易现代农业大数据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这个服务中心于去年12月建成完工,共有4层楼,是米易县推动“互联网+农业”在数据集成上进一步优化的尝试。已建立采集、专家、发布、宣传、物联网、数据库等系统,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大数据决策、虫害预测、专家在线指导等功能。

在米易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的电子监测大屏上,不仅能清晰看到蔬菜大棚内每个时间节点的视频画面,还能准确显示土壤湿度温度、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方项目负责人李易奎介绍,安装在田间地头的传感器连接监测与控制终端,通过大数据服务器及时将数据传回服务中心进行分析,指导科学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

“平台已搭建好,还要不断完善功能,助力乡村振兴。”米易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将引入第三方进行运营,选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大数据种菜”规模,吸引农资公司入驻平台开展农资配送服务,整合专合社、家庭农场生产管理信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打通专家线上诊断病虫害渠道,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米易县正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聘请农技专家入驻服务中心。“等专家入驻后,我们就可以更方便请教技术,农业生产的科学含量将越来越高。”冷天华对此十分期待。

新闻推荐

森林防火 128名护林人员加强排查除隐患

本报讯(记者周翼)记者近日从米易县获悉,为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米易县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128名巡山护林人员全部...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米易农户手机上耕耘收获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