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在攀枝花市首届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文旅成果展上,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妇女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傈僳族传统刺绣。 (特约摄影师 王东 摄)禹王宫村一景。迤沙拉谈经古乐。金家村。“当都江已‘厌’,兵马‘拥挤’,金山太‘旧’、大堡‘焦人’,请到攀枝花来,这里新鲜亮丽,时尚周到……”12月18日,攀枝花市首届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市委书记贾瑞云妙语连珠,道出攀枝花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时势和优势,600多名与会者掌声如雷。
大自然的山水馈赠、老祖宗的文化遗产、建设者的奋斗足迹,为攀枝花讲好“文旅故事”、做好“文旅文章”提供了最好的“素材”,贾瑞云鼓劲全市上下,要利用好、发扬好、冶炼锻造好这些优势,不辜负诗和远方的“富矿”,让攀枝花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掌声再次经久不息。
枝繁叶茂花满园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为现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
按照省委定位要求,攀枝花切实把“阳光”这篇文章做大、做实、做出特色,使文化、旅游、康养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全面加快区域文化高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攀枝花“阳光”这篇大文章里枝繁叶茂,装进了文化、旅游,装进了康养、花海果山,也装进了农业和村庄——
当前,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全覆盖”目标,人均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全省居于前列,入选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文化创作百花齐放,获得国家级文艺奖项11个、省级奖项80个,其中广播连续剧《永远的攀枝花》荣获“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提名奖”和四川省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川剧《此心安处》夺得四川省艺术类政府最高奖项——2019年四川文华奖剧目奖;
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确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413处,58个文物保护单位,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3人;
文旅产业融合推进,全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星级酒店18家、旅行社42家、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017家,先后建设重点文化旅游项目39个,博物馆、民宿、小镇、村落、自驾车营地、旅游演艺等新业态方兴未艾,以“三线文化”和阳光康养为主题的文旅产业体系稳步发展……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米易县颛顼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米易县旅游和康养资源优势独特,当前,颛顼龙洞正在加快创建AAAA级景区,一个提升后的颛顼龙洞即将呈现在游客眼前。公司致力于颛顼文化的深入挖掘,做好文创产品研究和包装,完善景区设施,打造文旅精品线路,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米易、不一样的攀枝花。
文旅发展开新篇
资源与产业共振,诗与远方合鸣。未来,攀枝花将全力打好“三线文化”“康养旅游”两张牌,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翻开崭新的篇章。
首届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目标明确——到2025年,全市康养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接待游客达到5000万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人次实现“两个翻番”,基本建成闻着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攀枝花将大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养身、养心、养智,避寒、避暑、避霾”理念,围绕“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打造“冬日暖阳、夏季清凉”康养品牌,全力实施“5115”工程;大力开展品牌提升,争创天府名县1至2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2个、文旅特色小镇10个,国家和省级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达到5个,AA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20个,三星级以上星级宾馆和旅游民宿达到20家,总资产和总收入“双亿”文化旅游企业达到5户,推动全市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旅产业不断壮大、文旅市场不断拓展、文旅队伍不断优化。
“文旅融合发展,让诗与远方看得到、摸得着、能感触。”荣获攀枝花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先进个人表彰的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业务部主任邓连军说,重现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让每一位深刻感知的人为之热泪盈眶,三线建设博物馆身负挖掘、传承、发扬三线文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将全力倾注攀枝花文旅事业,助力博物馆建设发展,努力把攀枝花的文旅品牌做强、做大。
苴却砚雕刻技艺优秀传承人张学孟说,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信息明确、信心十足、决心坚定,势必会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产品形象的全面提升。苴却砚作为攀枝花知名的文化旅游产品,将进一步提升产业水平、产品形象、内涵品质,力争把攀枝花的文旅品牌传播得更好、更远。 (本报记者 徐杨)
新闻推荐
(王金华杨英)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改革部署,近日,米易县政协召开十四届第21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米易县...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