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德阳潮扇、绵竹年画……看农博会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09-24 02:18   https://www.yybnet.net/

德阳潮扇、绵竹年画…… 农博会上精美的德阳潮扇。

绵竹年画惊艳亮相。

看农博会视频扫二维码

9月23日,中秋小长假第二天,成都的阴雨并未阻挡市民参观农博会的脚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蔬果、肉类展区依然最有人气,引得大批市民试吃、购买。除此之外,一批“高颜值”展品也颇为吸睛。它们大多工艺复杂、制作精美,有的参观者拉低眼镜凑到近处细细观察,有的三三两两站在一旁讨论,更有人面对展品驻足沉思……这些吸人眼球的展品,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9道工序 呈现德阳潮扇之美

“德阳潮扇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制作一把扇子需要19道工序。”23日,第六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天府四川、文化新路”展馆内,一处展台聚集了不少市民。展台上摆放着手工扇子,精美花鸟扇、可爱熊猫扇、夏布双面画扇……每一把扇子各具特色。

展台旁,德阳潮扇工艺制作第四代传承人杨占勇正在向参观者介绍德阳潮扇的制作工艺。“德阳潮扇工艺十分复杂,包括车扇柄、选材、去竹青等19道制作工序。”他说,“扇子选材也很考究,我们每年四五月份会去宜宾蜀南竹海,专门挑选韧性比较好的新竹。”一把普通的扇子,大号的由168根竹丝编成,中号需要156根,小号也要144根,而每一根竹丝仅0.3到0.5毫米。2007年,德阳潮扇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杨占勇告诉记者,他是德阳潮扇创始人李宝成的第四代弟子,从1991年开始学习潮扇制作,现在已经27年了。“我现在带了20几个学生,想把这种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上德阳潮扇。”他说。

绵竹年画 勾起市民儿时记忆

曾几何时,年画是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如今,年画似乎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窗橱,被人遗忘。在今年四川农博会现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惊艳亮相,引得市民围观欣赏,也勾起人们的儿时记忆。

“在绵竹有一个年画村。”现场工作人员叶女士介绍,因一位年画南派创始人出生在绵竹,使得年画在当地受到推崇,久而久之形成年画村。那里的村民大都会做年画,看重工艺传承。但村民都是在家自己画,对外销售的途径比较少,“所以我们就把年画进行统一销售,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绵竹年画,把绵竹年画推广出去。”

农博会现场,展示了传统的绵竹木板年画、悬挂式年画、年画扇子以及用年画做装饰的酒等,每一幅作品都栩栩如生,制作精美且富有创意。

市民踊跃 开启狂欢购物模式

农博会上,来自四川各地的美食是不能忽略的重头戏:中江的香肠和腊肉、米易的芒果、大凉山猪肉……品类众多,各具特色。购买之前,还可以先一饱口福:现熬的银耳汤、新鲜的肉松、泡好的高山茶……芳香四溢,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试吃。走进农博会的市民大都不会失望,个个满载而归。

正在广元馆里挑选猕猴桃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是广元人,所以每年农博会都会到广元展馆支持家乡的产品。“这次我打算买十几盒猕猴桃回去,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送朋友一些。”自己购买的同时,他还不忘给家乡特色农产品“打call”:“我为苍溪猕猴桃代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曹菲

实习生高丽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安宁河流域上演“压轴戏”

现场□本报记者王成栋“最后这个为啥能入围?”台上话音刚落,重庆融极生态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张舒就和身边同...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德阳潮扇、绵竹年画……看农博会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