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归根到底要体现到普通百姓的切实获得。过去5年,当攀枝花这座城市砥砺前行时,每一位攀枝花人的生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报今起开设栏目“喜迎党的十九大·谈变化 谈愿景”,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用笔墨讲述平凡事,与您共同感受阳光花城的美丽嬗变。
开栏语
这五年来,不管是贤家村还是整个米易县,都因为发展康养旅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2年,贤家村启动新村建设。2013年就开始有越冬老人过来居住。也就是在那一年,我们看准这个机会,开始修建团宝山康养中心。
得益于攀枝花市发展康养旅游的大战略,从成都来攀枝花过冬的老人越来越多,贤家村的康养产业也呈现井喷式发展,不只是我们团宝山康养中心,周边的村民也开始把自家的房屋拿出来租给过冬老人,村里的人均收入大幅增长。最开始的时候,“候鸟老人”一般只住3个月,而现在,他们会从前一年的11月左右开始,一直住到第二年的4、5月份,我们的收入也相比2年前翻了一番,康养中心100余个床位几乎每年都是全满。
在服务好入住的越冬老人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让越冬老人住得久些,怎样才能让这些越冬老人夏天也能到这里来避暑。这些天,我经常跟老人们在一起聊天,米易夏天的气候与成渝等地的不同,将米易夏天的物产和外地作对比,把米易的优势尽量推介出去。
感谢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打出的“阳光”牌,给我们农民提供了新的“舞台”。我们要搭乘这股“东风”,让“阳光花城·康养胜地”被更多人知晓和熟悉。
(本报记者 周翼 整理)
新闻推荐
——记米易县草场乡碗厂村驻村工作组原组长廖海燕□本报记者江潇“在米易县草场乡碗厂村的枇杷收购点,过枰、分捡、装箱、贴签、装车,农户和收购商忙得不亦乐乎,一片繁荣景象。看着这样...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