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 (2013年7月10日中共攀枝花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3-07-11 06:28   https://www.yybnet.net/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中共攀枝花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要求,对推进攀枝花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大市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研究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科学把握形势和任务,确立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充分认识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确立了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攀枝花作为四川的工业大市、资源大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攀枝花实现跨越提升的必经阶段,是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期盼,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在更高层次谋划,以更大力度推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奋力谱写伟大中国梦的攀枝花篇章。

(二)科学研判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形势。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全市积累起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特别是经过市委九届三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三个加快建设”、“三个走在全省前列”、“六大硬仗”等发展战略已经全面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今后发展蓄积了强劲动能、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综观形势,当前,攀枝花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两化”互动、“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期”,老工业基地持续发展的“振兴期”,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的“突破期”,扶贫解困的“攻坚期”,由资源之都向产业之都、经济之都跨越的“质变期”,面临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建设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以及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发展攀西经济区、建设攀西城市群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总量小、不协调、欠发达”仍然是攀枝花市最大的问题,“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仍然是攀枝花市最大的实际,实现“五年翻番”、进入全省“第二方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准确把握发展方位,科学判断发展优势,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谋创新之策,兴超常之举,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动调整升级、提质增效,在科学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跨越提升,打一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攻坚战。

(三)准确把握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始终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的发展速度,确保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前五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地区生产总值2014年达到1000亿元,确保2017年达到1500亿元,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确保在2020年以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地方生产总值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当年水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事业在更高层次协调发展,实现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大市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建成宜居宜业、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特色经济强市。

(四)准确把握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总体要求,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做大经济总量为基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为重点,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为支撑,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为总体布局,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三个加快建设”、“三个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打好“六大硬仗”,努力实现“四个翻番”,奋力夺取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二、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攀枝花在攀西城市群和川滇结合部的战略地位

(五)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依托丰富的钒钛资源,抓住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企业为主体、项目为关键、科研为动力、机制为核心、政策为保障,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加快建设钒钛产品生产中心、质检中心、研发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攀枝花由资源中心、产业中心向经济中心加快转变。大力实施资源就地转化战略,推动钒钛钢铁、矿业、机械制造、太阳能应用等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企业集群,创造有利条件,支持本地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六)加快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建设。依托得天独厚的阳光资源,大力推进红格、阿署达、普达、二滩等旅游产业项目群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内涵,增强接待服务能力,加快把攀枝花打造成全国著名的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七)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围绕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和次级交通枢纽,加快推进丽攀、攀宜、攀大(绕城)、攀盐高速公路,成昆铁路新线、丽攀遵铁路,金沙江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攻坚活动,统筹实施“畅通城市”工程,切实加强农村道路标美化建设,尽快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内畅外通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八)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重点推进密地、金江、攀青物流基地和炳三区高端城市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引进一批精品店、专卖店、名餐饮店,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贸城、商业街、专业市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仓储超市和物流配送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繁荣商贸流通,集聚商气人气,打造川滇结合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九)打造区域教育文化卫生高地。坚持教育优先投入、优质发展,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力办好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优质多样的高中教育、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善的终身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培育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名师名校。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完善基层文化组织,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优秀民间艺术、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推进以农村、城市社区为重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打造一批创意文化街区,推出一批艺术精品,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科学配置医疗资源,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支持民营医院发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名院工程”,加快建设新区医院,把市中心医院建设成为川西南、滇西北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医院,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攀钢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医院,为全市和周边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十)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鼓励支持东区以建设中央商务区为目标,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西区以建设综合能源基地为目标,提升煤化工产业;仁和区以建设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优先发展机械制造业;米易县、盐边县以建设特色经济强县为目标,突出发展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现代特色农业、阳光康养旅游等产业,米易县重点发展涉钒产业,盐边县重点发展矿业、钛产业;钒钛产业园区突出发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千亿工业园区,创建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国家级园区。力争到2017年,全市各县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东区达到600亿元以上,仁和区达到300亿元以上,西区、米易县、盐边县分别达到200亿元以上,2~3个县区走在全省类区县的前列,切实推动和支撑全市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努力走出“四化”同步发展新路子

(十一)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紧紧抓住国家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被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城市等重大机遇,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和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钒钛钢铁、机械制造、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千亿产业、建设千亿园区、打造千亿和百亿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扶持上市公司、争创中国名牌,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全力打造特色工业强市,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力争到2017年,全市钒钛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钒钛产业园区建成国家级千亿园区,攀钢集团发展为千亿企业,形成一批百亿企业集群,新增1~2家上市公司,创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品牌和地理标志性品牌,为攀枝花跨越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十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显山露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推进花城新区建设,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城市发展新组团。大力实施沿江景观打造,加快把金沙江中心城区段两岸打造成为独具特色、风景靓丽的景观带、生态带、休闲带、娱乐带。突出宜居宜业的要求,合理规划市政设施、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创新旧城改造模式,盘活城镇建设用地存量,实施城市“筒子楼”、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支持扩大改善型住房消费。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优化城镇整体布局,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两县县城为支撑、重点镇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力争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

(十三)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高水平建设特色水果、早春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和林业生物等现代农业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增收效益。抓好农田、水利、道路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和成果转化推广。按照“道路标美化、产业特色化、房屋标准化、庭院优美化、公共服务城镇化”要求,加快新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第二轮省级成片推进示范县、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新农村综合体、市级新村聚集点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西攀高速公路沿线、二滩环线、城镇周边地区新村建设。

(十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餐饮娱乐、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会展、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发展现代旅游业,建设精品景点景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塑造“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品牌,加快建成全国著名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十五)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因地制宜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走集中、集约、集群发展道路。深化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最大程度吸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促进农村资源和要素资本化,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个统筹”,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加快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共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

(十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型水库、微型水利设施和地下水资源利用等多种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护耕地。加快金沙、银江水电站和“缅气入攀”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光纤宽带、无线网络进村入户,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全域信息化体系,保持在全国全省的领先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十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力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五创联动”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环境亮化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强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实产业环境准入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强化执法监督,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积极扶持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及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

(十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精简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土地、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和股权多元化改革,加快攀钢等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管理和营运水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创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政府投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九)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科教兴攀战略,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部省会商机制和“院士行”、“钒钛论坛”等活动,积极创建国家级研究院所、研发中心,做好攀枝花钒钛研究院、钛及钛合金研究院建设,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研发水平。推动钒钛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做强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和攻关,未来5年,新增6~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翻一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强化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钒钛钢铁、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到2015年,铁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5%,钒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50%,钛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20%以上,钒钛磁铁矿尾矿回收利用率达到70%以上,铬、钴、镍等主要伴生金属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回收利用。

(二十)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围绕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依托川滇黔12市地州峰会合作平台,深化与周边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战略合作,积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昆明经济带,充分发挥地处川滇黔毗邻区域的地缘优势,借助云南桥头堡建设,广泛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分享发展机遇。加强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西博会、昆交会、“欢乐阳光节”等平台,扩大攀枝花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运用攀枝花市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高端项目,促进攀枝花市产业优化升级。

(二十一)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保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放手放胆发展民营企业。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领域。加强产业引导,重点支持科技型、创新型和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发展,发展壮大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强化政策保障,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用地、用能等难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

五、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二十二)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把边远民族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深入实施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全力推动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促进贫困村向小康村、贫困户向小康户转变。尽快启动实施城市宜居工程,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就医、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促进城市困难群众与全市同步小康。

(二十三)解决民生基本问题。认真落实省委“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市委提出的“八有”目标,全力打好民生改善的硬仗。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根据群众需要不断丰富工作内容。进一步完善民生事业发展的制度、政策、机制和工作保障,每年干成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建设幸福攀枝花上实现新突破,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二十四)深化平安创建和法治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推动“保稳定”向“促和谐”转变。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支持人大、政协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能、发挥更大作用,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时刻警钟长鸣,毫不松懈地抓好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二十五)提高公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养。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格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重视和支持文化精品创作生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攀枝花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十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巩固深化“三大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坚决破除“怕、满、慢、浮、僵”的消极思想,保持“闯、进、快、实、活”的进取激情,努力把活动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共识、推动发展的动力、促进发展的举措。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主线,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十七)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突出选好“一把手”,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建强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干部工作出人才”,紧扣科学发展需要,鲜明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突出在“急难险重”任务、招商引资、边远民族地区和群众信访工作“四个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大胆起用一批眼界宽、思路活、脑子灵、懂经济、晓市场、善经营的干部。通过教育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公开选拔多种形式培养选拔干部,在实践中考验、锻炼干部,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坚持“人才工作出成果”,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服务等环节,加快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二十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组织工作出经验”,深入开展“争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争创为民务实清廉型党员干部”活动,构建灵活高效、贴近群众的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按照“政治素质好、带动力强、服务能力强”的要求,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深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和“百千万·干群心连心”活动,建立健全党建惠民的长效机制。改进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队伍整体活力和战斗力。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加快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突出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以创建“五彩花城党建”品牌为引领,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二十九)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践行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坚持勤俭办事,坚决反对和制止公款浪费现象,树立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强化工作执行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比工作、赛作风、争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总体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整合监督资源,确保权力正确运行。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社会评价工作,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编辑/毛哲先 版面设计/杨冬娅

新闻推荐

拉网式再查水库安全

本报讯(记者曾仲文特约通讯员易德文)为确保辖区内水库在主汛期内安全度汛,近日,米易县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分责任、划片区对全县范围内的水库再次进行拉网式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全县的21座中、...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独树村“梨”变2013-07-15 06:27
猜你喜欢:
评论:(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 (2013年7月10日中共攀枝花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