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新生活 新观念 新面貌 新发展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3-06-23 06:34   https://www.yybnet.net/

创建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攀枝花市把旅游业放在了更加优先的位置加快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去年,攀枝花市将5个区县共计38个新村作为年度建设任务,并重点打造其中16个旅游新村。目前,这16个旅游新村已完成农房建设目标,基本配套建成了“1+6”村级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增1万张乡村旅游接待床位的目标全面实现,全市旅游接待床位达到13945张。

日前,本报记者深入东区阿署达村、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村、盐边县益民乡新民村、仁和区总发乡板桥村感受旅游新村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新生活、新观念、新面貌、新发展……阵阵新风扑面而来。

1 阿署达

都市人的“心灵家园”

6月21日,漫步在东区阿署达旅游新村,路边不时有汽车、摩托车驶过。整洁的道路,凉亭、广场、绿地、小别墅组成一幅动人的乡村新景。

“新村建得太好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别墅。”老人佘银珍今年77岁。据她回忆,过去阿署达只有一条土路,贫瘠、缺水,住的是土墙房,靠养牛羊和种菜过日子。

而在年轻人的眼里,现在的阿署达正成为都市人的“心灵家园”。

“政府投入了1000多万元修建新村的道路、管网和绿化。”银江镇副镇长起运威说,在市、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银江镇成功引进华西集团在阿署达村投资建国家级4A旅游景区“阿署达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目前,2万多平方米的特色商品街区和阿署达村民集中居住区也正在建设之中。

新农村建设让阿署达焕发出迷人的色彩。华西集团投资130亿元建“阿署达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在村民心中掀起了阵阵涟漪,致富的出路在何方?发展乡村旅游。

“欢迎参观,更欢迎介绍朋友来度假。我们这里消费便宜。”48岁的夜和粉是佘银珍的大女儿。在旅游新村建设中,她家修了一栋两楼一底的小别墅,共有5间住房,现在家里人只住了两间,剩余房间,准备拿出来搞乡村客栈,接待游客。而能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农家生活的环境以及正在建设“阿署达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是夜和粉“经济梦”的基础。

“最近,到外地去考察了一下,准备把农家乐升级。”当地,最早开农家乐的村民鲍和兴有了新打算。他说,过去农家乐投资少、技术含量低,城里人的口味与旅游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他家生意很平淡。现在,他准备在阿署达特色商品街区建一家上档次的乡村酒店,希望借助“花舞人间”聚集的人气赚钱。

(本报记者 苏勇)

阿署达旅游新村:距市中心8公里,是一个景色美丽、四季果香、四季花海的彝族村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未来,这里将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阿署达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

2 板桥

碧水湖畔展新颜

6月21日,站在仁和区总发乡板桥村“忆迁阁”观景亭放眼望去,大竹河水库碧波荡漾,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沿省道214线两边依山就势排列,山上是一片片芒果树,路边花台里鲜花盛开,水泥路通到了各家各户门口。

走进板桥村三组杨清芝家,两楼一底的小别墅宽敞明亮,地板砖、墙纸,时尚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楼前还有一个大花园。

“在旅游新村建设中,政府鼓励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我就把楼上两层改成了客房,有15个床位。去年8月,我们又筹资建设四星级乡村酒店湖影山庄。”杨清芝快人快语,“这个乡村酒店紧临水库,建好后能容纳500人同时就餐,50多人住宿。等酒店有了效益,我们还想对周围环境进行打造,再建两栋供游客住宿的房屋。”

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彭金成说,大竹河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涉及4个村民小组,52户173人。移民安置点距仁和、市区都不远,交通便捷,加之大竹河水库形成的人工湖泊,发展乡村旅游极具潜力。

“建游客接待中心、安路灯、绿化环境、修观景亭台、硬化村道……”去年,板桥村被列为仁和区重点打造的旅游新村后,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对水库周边农房进行风貌打造、环境整治,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实施饮水工程及污水管网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村民的居住环境更是大变样,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

刘宗林家就在省道214旁,移民搬迁时,他利用补偿款及积蓄建起了400多平方米楼房。在新村建设中,政府出资建观景台、休闲场所、绿化美化周围环境。环境改善后,在政府的鼓励下,他在家办起了农家乐,生意还不错。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板桥旅游新村:位于仁和区总发乡,总人口约1100人。板桥旅游新村将大竹河水库移民新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按照“搬得出去、住得下来、富得起来”的原则,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村风貌和50户老百姓的居住以及生产生活条件。

3 芭蕉箐

枇杷林里扬欢声

6月21日,走进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旅游新村,宽阔平整的水泥道两旁,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别墅掩映在绿树花丛中。放眼望去,葱茏的枇杷园,黛青色的山,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去年,芭蕉箐村被列入重点旅游新村建设。一年多来,按照“阳光、休闲、旅游、康养的定位,以产业带动旅游,以旅游助推产业的工作思路,结合枇杷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马鞍山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着力打造因山就势、因地制宜、聚散有章、错落有致的新型村落民居,新建农房66户,实施农房风貌塑造35户,目前新村已全面建成。

“村里有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又建了活动室、娱乐室、运动场,还有超市、卫生医疗站,我们村里人的生活大变样!”芭蕉箐村党支部书记苏登平说。借鉴省内先进经验,芭蕉箐村以配套、完善相关构成要素为切入点,按照“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标准配建公共服务设施。

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生态资源,芭蕉箐村将发展的新路径瞄准了旅游服务业。特别是芭蕉箐村16社青年农民赵世芳、李顺林建起三角塘农家乐,经营独具特色的地方菜品,年收入20万元以上。这激发了全村村民建设旅游新村的积极性。目前,与新村建设配套的视野区绿化、美化工程基本结束,定植成活各种观赏树1.2万余株。“以前住的是土房,现在建旅游新村,修起了砖房,房子漂亮、环境又好,心中高兴!”走进16社村民张安芳的家,她正忙着铺客床。当天,她家的客房可以迎客了。

“种好枇杷和芒果,做好游客接待,生活肯定会更好。”像张安芳家一样,芭蕉箐旅游新村在新民居设计中融入旅游元素,每户民居都设有客房。据统计,芭蕉箐新村预计接待游客床位达540余张。

(罗光鲜 本报记者 曾仲文 特约通讯员 易德文)

芭蕉箐旅游新村:位于米易县丙谷镇,是闻名遐迩的万亩枇杷农业生态观光园所在地,境内拥有芭蕉箐、三岔河以及正在建设的马鞍山等众多水库,风景优美,环境宜人。

4 新民

“小洋楼”里合家欢

6月21日,盐边县益民乡新民村。村民饶益名正在悬挂“益品乐”农家乐的招牌。

饶益名夫妇热情地带记者参观他的“小洋楼”,一楼是客厅、餐厅,二楼是自家的住房,三楼的斜面屋被打造成了客房。在欧式装修的客厅里,看着50英寸大屏幕的液晶电视,品着国胜茶,饶益名一家很是幸福。

“原来的房子是红砖加预制板搭建的,比我年龄都大,田里种的稻谷自己家都不够吃……”回想以前的生活条件,今年26岁的饶益名告诉记者,为了生计,他18岁便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厨艺,和父亲外出从事汽车运输。如今,村里的条件好了,父亲回家种种田,带带孙子,他本人的厨艺也派上了用场。

2010年,新民村被确定为新村建设示范点,动员全村村民改建住房。建设中,当地注重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以此增强新村聚居的吸引力,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新村建设的受益者。

“今年,已有成都来的游客预订了客房,10月份就到我家感受攀枝花的阳光。”施月告诉记者,新民村距红格温泉度假区不到10公里,除来攀过冬的“候鸟”老人外,还吸引了不少前来泡温泉的过路客。

如今,益民乡新民村农家乐发展到了24家,新增床位233个。

“社区大院配套设施齐全,农闲时大家就到广场跳跳舞,搞搞文艺活动。”新村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主任严先朝告诉记者,如今家家户户住上了别墅,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

“新民村坐拥田园,四周坡地中有4000亩芒果、李子、葡萄等经济果树,此外还有1300亩的良田。”严先朝告诉记者,如今的新民村果蔬、旅游、餐饮等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相辅相成,群众不仅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得到了保障。  (本报记者 李刚)

新民旅游新村:辖六组733户,共2531人,距红格温泉度假区仅10公里,西攀高速公路横穿全境。

新闻推荐

米易县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

本报讯(肖林记者曾仲文)近日,米易县决定增加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办公经费补助标准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据悉,440余名村(社区)干部的待遇将提高。据了解,此次待遇调整后,村(社区)干部将采取“基本报...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共筑幸福攀枝花梦2013-06-27 06:33
猜你喜欢:
评论:(新生活 新观念 新面貌 新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