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启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攻坚行动
□本报记者 刘旭 张通
8月2日,在远离都市的盐边县北部莽莽群山中,一个名叫大山的小山村10户彝族村民第一次看上了电视节目。当中国健儿在伦敦奥运赛场摘金夺银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围观的村民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从前看不了电视,是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山高路远不通电。如今圆了电视梦,是因为城里有始终牵挂他们的人。
当天,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带着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牵挂走进大山,把10套便携式太阳能电视机送给村民。
建市47年,攀枝花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然而,在远离城市的边远山区,一些村民由于条件限制,仍过着近乎刀耕火种的生活。正因如此,刘成鸣在上任短短半年多时间里4次走进盐边县北部山区,为当地扶贫开发和跨越发展觅良方。
日前,攀枝花出台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锁定“边远山区与平坝河谷地区同步奔小康”的新目标。为了让边远民族地区的群众早日和城里人一样过上幸福生活,一场攻坚行动正在攀枝花全域展开。
【攻坚】
反差催生全域行动
“能看52个台,听21套广播,还可以一机多用。”8月5日,盐边县温泉彝族乡四呷左村大山组组长谢永康告诉记者,市领导送来的便携式太阳能电视机让10户无电村民几天来一直很兴奋。“晒”一天太阳后,这种电视机不仅能连续放6个小时的电视节目,还能为手机充电、点亮一盏LED节能灯。
在这以前,村里一些没出过远门的村民连电视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现在坐在家里就可以看世界,怎能不兴奋?然而,这种兴奋的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一座城市必须正视的巨大反差。
47年的持续开发,让攀枝花成为一座“两化”比例很高的城市。2011年,该市工业化率达71.7%,城市化率达61.7%,居全省第二位。同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让攀枝花成为一个有42个民族散杂居住的城市。据统计,全市目前有少数民族人口17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有17个民族乡镇,占全市44个乡镇的39%。
建市以来,攀枝花高度重视扶持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民生工程。2011年,17个民族乡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5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11元。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攀枝花边远民族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支撑力弱、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等问题,至今仍有少数散居村民因不通电而无法收看电视。
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幸福攀枝花,“短板”不容忽视,反差催生行动。
8月2日-3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再次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盐边县西北部边远山区调研和现场办公,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近期奋斗目标、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免费为无电户安装太阳能电视机,是攀枝花推进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攻坚行动中的一项。该市多方筹资近百万元购置了302套便携式太阳能电视机。“目前,首批50套便携式太阳能电视机已送达部分无电农户。”攀枝花市文广新局总工程师罗毅告诉记者,8月底之前,302套便携式太阳能电视机将免费送给边远民族地区302户无电村民并安装到位。
此外,该市将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实施长效帮扶,增强内生动力,优化外部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边远民族地区乡镇财政收入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特色优势产业收入翻番,与平坝河谷地区同步奔小康,共建共享幸福攀枝花。
【输血】
新村建设加快步伐
仁和区务本乡大火山村山高路陡,交通困难。近年来,在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攀枝花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大火山村借机建好了通村公路,实施了“横板房改造”工程,架设了高压电线,还铺设水管引来山泉水。“现在设施各方面都跟得上,卫生站修起来了,学校也建好了,孩子读书更加方便。”村民吴文才对未来充满希望。
按照《意见》,“十二五”期间,攀枝花民族地区所有村道公路将实现硬化;基本解决生活用水困难问题,逐步解决生产用水困难问题;解决民族地区无电户用电问题,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线路、电杆等输电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基本建成乡村、家庭化光纤网络,实现广播电视综合人口全覆盖。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有力依托。攀枝花市正按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适度集中”的原则加快新村建设步伐。
8月7日,记者驱车从攀枝花市区出发,沿着山路蜿蜒而上,不到20分钟,一栋栋3层楼高的白色“别墅”跃入眼帘。这里是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的村民集中居住点,也是离市中心最近的彝族村寨。
“房子太漂亮了,做梦都没想到会搬进这样的楼房。”村民毛春翠说,她家6口人,原来的房屋不仅是土墙,而且已经住了30多年,而现在的房子连城里人都羡慕。
2010年6月,阿署达新村集中建房启动。今年1月,房屋全部竣工。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居住点道路、绿化、管网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房屋有前院、后院,除了客厅、餐厅,还有6间房。房间内不仅水、电设施按照城市规划建设标准配置,而且还有有线电视网络和宽带网络。
地处市区近郊的阿署达村以发展水果和农家旅游为主,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多元。而在地处偏远,农民收入较低的其他民族地区,能否复制阿署达模式?攀枝花学院有关专家指出,虽然阿署达的地理位置和产业难以复制,但一些适合建集中居住点的地方,可以通过鼓励村民自筹、利用村级集体组织资金、增加政府资金投入等方式,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大力实施新村建设。
《意见》要求,从2012年起,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每年在民族地区各建设4个以上新村,到“十二五”末,民族地区新村建设将达到20%以上。届时,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将大幅提高。
【造血】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8月6日,米易县麻陇彝族乡中心村村民卢德发在核桃地里忙着给果树浇水,“家里种了100多亩核桃,去年产了4万斤果实,收入9万多元。”卢德发说。
麻陇乡村民曾经世代靠种植玉米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穷苦。1987年,卢德发和几名村民外出学习核桃种植技术,回来后不断摸索,收入在1996年后逐年翻番,周围村民也开始学习种核桃。目前,麻陇乡已发展核桃3万余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为了找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攀枝花市相关部门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和农民外出学习,决定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核桃种植管理比较粗放,适应区域范围广,非常适合在二半山区发展。”攀枝花市林业局产业处处长李继富说,如今核桃变成“摇钱树”,成为民族地区的核心产业之一。
而享誉全国的攀枝花芒果,更是民族地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在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村民靠种芒果致了富,家家户户盖起小洋楼,农户年收入最高超过40万元。
其他特色产业也遍地开花。在盐边县,2700余亩烤烟把红果彝族乡蒿枝坪村装扮得如诗如画;渔门镇团结村的早春枇杷,每年远销上海、天津、湖南等地……
“‘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将成为攀枝花农村经济新增长点。”攀枝花市政协副主席、民宗委主任吴文发分析,攀枝花民族地区大多位于二半山区,人均土地面积远高于河谷地区,通过发展符合当地条件的特色产业,让土地资源发挥效益,形成“造血”功能,经济效益不断释放。
按照《意见》,“十二五”期间,攀枝花民族地区每年将新发展核桃1.5万亩以上,新种植芒果5000亩以上。“十二五”末,该市民族地区核桃、芒果种植面积将分别达到25万亩和10万亩,同时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大牲畜、水产业。
此外,旅游产业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格萨拉、阿署达、大黑山等景区已成为攀枝花旅游景区龙头。该市计划建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民族地区旅游规划、投入和开发力度,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结合彝家新寨建设,开发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商品,形成民族地区旅游品牌。
发展产业离不开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吴文发介绍,攀枝花今后将在民族地区全面开展科学技术、实用技术、旅游服务、劳动力转移、优生优育等培训活动,从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增收能力。
新闻推荐
核桃丰收了,价格却下跌了——□本报记者张通文/图9月11日上午,米易县攀莲镇南厂村村民谭贵华忙着采摘核桃。由于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二半山区,谭贵华一家曾经只能靠种少量玉米为生。“2001年开始尝试...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