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看米易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蓝本 □本报记者 刘浩文/图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4-10 09:10   https://www.yybnet.net/

米易有“天然大地温室”的美称。丰富的光热资源孕育了米易特色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这里的农产品具有早、特、稀、优的特点,其中尤其以早春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烤烟、特色养殖等享誉省内外。

说起赫赫有名的米易早春蔬菜,国内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不会陌生。“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国家南菜北调基地县”、“四川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一块块响当当的“硬”牌子,是米易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集“上市早、单产高、品质优、效益好”等优点于一身的早春蔬菜,早已成为了米易现代特色农业的代名词。

事实上,早春蔬菜只是米易现代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早春蔬菜的蓬勃发展,造就了河谷地区菜农的幸福生活,而地处广大山区的农民朋友们,同样拥有增收致富的本领。他们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是米易近年来不断探索的结果。

芭蕉箐村的“黄金果”:

小枇杷带来近亿元大产值

每年春节前后,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的枇杷都是最抢手的水果,高峰时期每斤收购价可达40到50元。如今,小小的枇杷成了当地村民的“黄金果”。

如今,近3个月过去了,继最初的“一枝独秀”之后,枇杷依旧占据着水果交易市场的半壁江山,与刚刚上市的“新贵”樱桃分庭抗礼,其平均每斤6到10元的价格,依然让很多水果望尘莫及。

在芭蕉箐村的山梁山谷,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枇杷树。看着眼前的景象,丙谷镇党委副书记马团勋感慨万千:“刚开始种枇杷那几年,我们天天爬坡上坎,既要做农户的思想工作,还要帮他们种植,现在终于见成效了,这些年没有白干。丙谷今年的枇杷产量约3000吨,产值预计在4000万元左右,为果农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米易县农牧局统计,今年,米易县种植枇杷2.406万亩,产量预计达8000吨,比去年增加2500余吨,增幅为46%左右;枇杷总产值约9600万元,比去年增加1900余万元,增幅约为25%。

“畜—沼—菜”循环:

摩挲村“种豆得牛、养牛得豆”

撒莲镇摩挲村,一个以种植四季豆和养殖肉牛为主的村庄。这里看不到焚烧秸秆的浓烟,闻不到牲畜粪便的异味,映入眼帘的只有绿色的庄稼、肥壮的牛群,以及整洁的村庄。

4月6日,记者在摩挲村8组一个干净整洁、通风良好的小型养牛场内,见到了正在喂牛的村民张普银。身着白色大褂的张普银端着一大筐四季豆藤蔓,双脚在入口处消毒池里的棉布上使劲擦了擦,然后才进入场内将藤蔓倒入饲料机。伴随着阵阵电流声和“滋滋”的切割声,藤蔓被切成了一段段均匀的牛饲料。

“哞……”吃到东西的牛群,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张普银则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慢慢长大的牛儿,眼里满是欢喜,脸上充满期待。

“以前我们村里种四季豆,藤蔓到处乱堆,实在没办法就烧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张普银说。“后来,村里引进了肉牛养殖,用秸秆和藤蔓当饲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张普银说得没错,经过多年的发展,摩挲村探索出了“畜—沼—菜”循环模式,牛粪入沼气池,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入田,田里种植四季豆,藤蔓喂牛。这样一来,减少了面源污染、提升了土壤肥力、美化了乡村环境、提升了四季豆的品质,用“一举多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如今,摩挲村肉牛存栏头数已经超过2600头,四季豆种植面积逾3000亩。“种豆得牛”“养牛得豆”,让村民的收入成为了附近村组中的佼佼者。

“高隆模式”:

产业化发展开辟山区农民增收新途径

海拔在1400米至2600米的新山乡高隆村,种菜行不通,种粮食不赚钱,曾一度让村民感到没有出路,甚至出现过村民外迁的例子。

4月初,记者来到高隆村。漫山遍野的土地里,看不到玉米、水稻、小麦和甘蔗等传统作物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核桃树苗,大的已有好几米高。

“我们村有5000多亩土地,种的全部是核桃。”高隆村支部书记李福安告诉记者。“我们不种粮食,我们要的是发展产业,要的是增收致富。”

“核桃生长周期长,见效慢,在核桃产生效益之前,村民们靠什么增收?”

面对疑问,李福安把记者带到了一个烤烟育苗点。整齐规范的育苗大棚里面,绿油油的烟苗充满生机。

“目前大部分核桃树还比较小,套种烤烟很合适。加上各方面扶持力度大,烤烟的效益很不错,现在村民仅凭烤烟,一年的人均纯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李福安说。“未来几年,核桃会陆续进入丰产期,等大伙儿的收入稳定后,我们会发展其它林下产业,能赚钱的我们都会努力尝试,能见效益的我们都会大力推广。”

去年,高隆村有人试着套种折耳根,1亩地卖了1万多元。李福安知道这件事后,觉得高隆村1亩地产值能达到1万多元很不错,于是他立马在全村推广折耳根套种,并主动帮忙联系销售,让村民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离开村子的时候,记者遇到了在坡地上劳作的陈世莲。陈世莲当初曾离开家乡,到新河村包地种菜,时隔8年之后才回到家乡。

“陈婶,家里的核桃长得怎么样了,今年打算种多少亩烤烟啊?”李福安问道。

“核桃长得好,有些树零零星星在开始挂果了。烤烟去年收益不错,今年又多计划了1亩。”陈世莲答道。

“不错嘛,再等2年,核桃见效益了,日子就更好过了。”李福安说。

“哎呀,我都60岁了,老咯,当初浪费了8年的光阴啊,太亏了……”陈世莲的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感叹,才能让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说出如此简单而又震撼人心的话语。

新闻推荐

米易县兑付家电下乡补贴894.8万元

本报讯(李秋夏记者刘浩特约通讯员易德文)日前,米易县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清算工作全面完成。记者获悉,在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4年里,该县共补贴家电产品3.3155万台,补贴资金达894.8万余元,补贴兑付率达到100%...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看米易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蓝本 □本报记者 刘浩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