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构筑人力资源大体系 畅通社会保障大脉络 ——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十一五”回顾暨“十二五”展望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7-12 18:4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尹迪 刘蔼岚

引言: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落实“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根本要求,以就业、社会保障、工资收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和劳动关系协调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为构建“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攀枝花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回顾

就业创业篇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打造创业攀枝花城市名片

——打造“创业攀枝花”的城市名片

2010年3月的一天,让盐边县渔门镇居民刘庭友很难忘,因为创业能力培训第一次走进偏远山区,为期三天的培训让近200名渔门镇及周边的居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创业意味着什么。“创业培训走进了我们偏远山区,让我们对创业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也增强了创业的信心。”在结束了第一天的创业培训后,刘庭友道出了心里的想法。

“感谢政府为我们搭建这样好的平台,让我们在创业中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2008年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李成每日都在自己开办的广告工作室内忙得不亦乐乎。他说,因为这份事业得到充实,得到快乐。和李成一样,很多大学生创业者都得益于走到身边的创业培训,或是成功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

“十一五”时期,攀枝花市将创业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对于尚处发展中的攀枝花来说,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是一个挑战——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之下,需要勇敢地另辟就业蹊径。2009年,攀枝花成为全国首批82个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之一。

截至2010年,攀枝花市创业工作形成了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动,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纵向联动和大企业大集团“三联动”的工作机制。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已扩大到所有城乡劳动者,目前个人贷款额度最高达10万元。市、县(区)成立了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将创业服务工作体系延伸到基层。截至2010年底,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15%,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40%,创业带动就业增长率达40%,创业企业1~2年存活率达70%,2010年创业培训人数达1000人,创业环境满意度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创业孵化园“孵”出新气象

“很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是‘零就业经验\’,如果从现代服务业、文化创业产业等朝阳行业入手,那么就必须先为其打造一个好的平台。”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攀枝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采取积极措施,营造创业氛围,提供创业指导,搭建创业载体,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政策,搞好创业服务,鼓励广大大学生积极创业。特别是在攀枝花学院附近筹建了攀枝花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有20余家注册企业入园,大部分企业开始开展业务,业务涉及艺术装潢、工程设计咨询、心理健康咨询、软件设计等10余类。通过两年的努力,创业孵化园“孵”出新气象。

在这之前,攀枝花市锐华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成立的攀枝花市金河优质晚熟芒果基地孵化园、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申请成立的创新创业孵化园、市恒力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申请的位于攀枝花市西海岸生活广场和东风农贸综合市场的个体工商户孵化基地成为攀枝花市首批正式挂牌成立的4家创业孵化园(基地)。目前,全市已挂牌成立创业孵化园(基地)13家。孵化园的成立在政策、资金、场地、准入等方面为创业群体提供方便。

据统计,2010年,攀枝花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6859户、私营企业3018户,成功带动72137人实现就业。

——多载体多渠道推进各群体就业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通过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2010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70611人,其中持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150人,帮助困难对象再就业7275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稳定。这期间,全市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7007本,发放社会保险补贴7409.71万元,发放培训补贴3300.22万元,发放职业介绍补贴172.68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724.19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68752余人就业,有力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生产困难、农民工回流、就业压力加大等形势,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困难企业实施援企稳岗的特殊政策,为稳定攀枝花市就业局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将攀枝花市“8·30”地震中因地震房屋受损的群众列为援助对象,给予发放《就业援助优惠证》;就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同时,完善援助政策,将“4050”人员突破到“4045”(女年满40周岁,男年满45周岁)人员,扩大了援助范围。

社会保障篇

突出社保工作重点抓难点

让群众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狠抓养老保险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十一五”期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把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工作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加大扩面征缴力度,确保了全市13.6万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06年~2010年累计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865321万元,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市级统筹,2009年11月起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市级社保机构集中统一发放管理;解决“超龄”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艰苦努力,全市22181名超龄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范围,在制度上实现了城镇所有劳动者养老保险全覆盖,目前“超龄”人员月领养老保险金平均达到748元。2008年11月11日,率先在东区和西区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使养老保险开始向农村覆盖。2009年12月28日,米易县又成为首批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全县2.4万名符合条件的老年农民从2010年1月起按时足额领取到基础养老金。到2010年底,全县参保缴费人数达6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74%。2010年10月,盐边县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试点县,12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农保试点。该县2.2万名符合条件的老年农民在春节前领到了养老金。至此,全市除仁和区外,已实现新农保政策的全覆盖。攀枝花市连续六年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调整,到2010年底,攀枝花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平均达了1530元,位于全省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实现医保全域无障碍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启动了农民工医疗保险,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并通过对医疗保险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步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减轻了个人负担。

2008年,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定点、限额、包干和网络前台结算管理,并实行分段按比例报销的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制度。2009年,结合实际调整了普通门诊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参保居民的门诊待遇。完善了城镇职工慢性病门诊医疗补助办法,实现了前台结算,缓解了参保人员垫付费用压力;提高了统筹层次,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市级统筹,统一了缴费标准和待遇标准,规范了资金管理。解决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问题。10600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彻底解决了攀枝花市原国有、集体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这一时期,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实现市级统筹,建立了统一缴费基数和费率,统一待遇支付标准,统一基金收支管理,统一调剂使用保险金的市级统筹运行机制。累计42966名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失业保险金1373万元。制定了《攀枝花市企业老工伤保险待遇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意见》,无偿将8847名老工伤人员纳入市级统筹管理。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9.54万人。

——“金保”工程打通保障体系“高速化”路径

2010年4月,攀枝花市被授予“全国金保工程建设示范单位”称号,成为2010年省内首个获得此项称号的金保工程建设示范城市,这标志着攀枝花市金保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5年8月,攀枝花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纳入全国金保工程建设示范城市;2008年4月,全市金保工程主体系统正式运行;2009年12月,工程通过国家验收。目前,攀枝花市已建成安全、可靠、高效的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形成上联省、国家业务专网,下联全市各区县劳动保障系统、145个街道社区、255个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横向联系金融机构共计800余个终端用户接入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社会保险五大险种已全部实现市级统筹,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五险合一,集中征收,集中财务,集中支付”的新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同时,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社会保障卡、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热线、劳动保障门户网站)的建成,也基本实现了“同人同城同库”和“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目标,为全市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保”工程的顺利推进,开创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险合一”集中统一征管模式,实现了建立社会保险费统一征缴机制的重大突破。“五险合一、集中征收、集中财务、集中支付”的社会保险经办模式。服务对象在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保险业务大厅服务窗口就可以把事情办完办妥,做到了高效、便民,受到全社会好评。同时,五险基金统一征收、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利于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核算及加强基金管理,改变了经办机构的信息“孤岛”状态,形成了对征缴工作的统一行动和监督合力,有利于杜绝不法现象的发生。而且,五项社会保险全部实行市级统筹,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同时,提高了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调剂力度,解决统筹范围内五项社会保险资金因费用负担不平衡、发展不平衡而出现的支付矛盾。

人才建设篇

人才队伍建设有新成果

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开展了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招录工作;面向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开展了乡镇公务员招录工作;加大优秀公务员能力素质建设培训力度,继续选派优秀公务员和管理人员赴四川大学参加公务能力提升培训等,全年共办理公务员(参公人员)非领导职务晋升(确定)658人。

在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攀枝花市大力吸纳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26个市属事业单位与112人签订了意向性协议,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98名,占88%;全面完成全市2400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培训及考试工作,工作得到了国家、省里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据统计,这一时期,攀枝花市在农业、林业、教育、卫生等领域共建立了11个专家示范基地,参与服务的专家共98人;批准100名专家承担导师辅导任务,结对的辅导对象达158人;执行2010年度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6项,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成果示范推广项目2项,争取资助经费52万元。同时,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做好了“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和“特岗教师”的招募工作,充实农村人才队伍,有效提高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成绩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规范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推进职称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考试管理制度等,攀枝花市人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核准设置岗位24664个,占应设岗位数的98.8%,完成人员聘用岗位22738个,占应聘岗位数的95%。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迈出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重要一步。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稳步开展,全年公招事业单位人员450人,通过公开招聘的新进人员比例达92%。全年共审批中级职称740余人,推荐晋升高级职称384人,办理各类职称及执业资格证书14100余本,组织公务员招录、计算机等级、职称外语等24个专业的考试23次,参考人数达13560人。制定和完善了考试管理责任、安全保密的5项工作制度,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

和谐劳动关系篇

着力开展维权强基行动

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

“十一五”期间,为有效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着力开展了维权强基行动。攀枝花市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及时妥善地处理了各种举报投诉案件和群体突发事件;快速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国家级试点工作,在市县(区)主城区和工业园区实行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着力发展稳定和谐劳动关系

“十一五”期间,为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攀枝花市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提高;完善企业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工资分配工作扎实推进;积极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资分配宏观指导继续加强;集体合同得到有效推行。通过在钒钛产业园区的试点,全市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果;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了劳动保障维稳、综治、信访工作。

“十二五”目标展望

就业促进篇:

——积极做好就业工作。全市实现新增就业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实施职业培训。实现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达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2.5万人次,在岗农民工培训达5万人次,劳动预备制培训达1千人次,创业培训达1.5万人次。

社会保障篇:

“十二五”期末,城镇企业职工参保缴费人数达到26万人、基金年征缴收入280000万元;医疗保险力争全市参保人数达59万,基金征缴率达98%,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5万人,基金年征缴收入1亿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万人,基金年征缴收入8000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万人,基金年征缴收入3000万元;参保缴费率和征缴率保持在90%以上。

人才发展篇:

——力争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7.4万,其中党政人才0.71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2万,专业技术人才8.33万,技能人才11.5万,农村实用人才2.6万。

——培养造就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专家队伍,各类别专家队伍从460人增加到600人,其中国家级专家增加10人,省级专家增加30人,市级专家增加120人。

——加大柔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力度,围绕重点行业和领域引进政府顾问和政府特聘专家名80名,引进国外智力项目70项。

——加快推进攀枝花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尽快形成区域人才小高地和产业人才大集群的人才队伍新格局,高技能人才培养达5千人。

新闻推荐

摩挲村用电量:由1万上升到3万千瓦时

19日,施工人员在摩挲村架设线路。目前,米易县撒莲镇摩挲村新架设的27千米高低压线路、安装的9台变压器等工程基本完工。据了解,米易县发生“7·27”山洪泥石流后,导致该村电力设施严重受损。如...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构筑人力资源大体系 畅通社会保障大脉络 ——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十一五”回顾暨“十二五”展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