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风雨数载催千树 唱响大地一支歌 ——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6-14 19:1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尹迪

开篇语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

作为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土地关乎发展和民生大计,维系城乡人民群众的福祉。如何找到发展用地和耕地保护的最佳结合点;面对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且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如何以“保红线、保发展、保民生”统揽工作,坚持和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增强土地意识,加强土地管理,这对于地处攀西裂谷的攀枝花来说尤为重要。

“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各地新一轮的加快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更是日益尖锐。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保持地方用地和谐,国土资源部门的使命神圣而艰巨!

资源篇

7440平方公里的攀西裂谷,为守牢子孙发展根基,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向集约节约用地迈进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在人类生活的领域里,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保护耕地红线是发展的主题,也是人类的使命。

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为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从这一年起,每年的6月25日,国务院主管部门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

2010年6月25日,全国第20个土地日的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寄托着人类需要进一步唤醒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备加珍惜土地,备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无不与土地息息相关。对于攀枝花这座年轻的工业城市来说,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粗放外延型增长模式,将带给资源和环境更大的压力,人地矛盾必将更加尖锐。所以,一方面,坚持保障科学发展,以土地供应政策和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方面,坚持保护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安邦立国的根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攀枝花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核心内容。

建设攀枝花,用地是基础。围绕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的“四个倾力打造”战略目标,加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力度,实现城市和谐发展是“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的重要工作内容,而集约节约用地,又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近景】

工业土地利用——

攀枝花属于山地城市、工业城市,土地利用率低,在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都高于其它地区的情况下,节约、集约用地显得更为重要。从地理位置对于工业用地的影响来说,攀枝花地理位置偏僻,运输方式单一,远离消费地,工业品附加值低,单位重量运输成本高;产业发展所需的设备、技术、人才要从外地引进。因此,企业的建设成本、维护成本、运输成本均高于内地,如果在土地使用量上再实行粗放式经营,将极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攀枝花属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建设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两岸的缓坡地上,因此城市呈组团式结构。城市周边条件好的土地已经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工业发展用地大都是条件差的土地,宗地内开发成本高。据调查规模较小的企业平均开发成本约10万元/亩以上,规模大的企业平均开发成本在40万元/亩左右,因此,在攀枝花工业用地是寸土寸金,必须走节约集约之路。

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来看,攀枝花市的工业基本上都属于资源加工型企业,同一性质的企业由于规模不同,采取的工艺不同,用地面积和用地条件要求不同;不同性质的企业,用地标准和用地条件要求不同。因此,不能采取发达地区通用的由政府盖标准厂房或按统一标准进行三通一平的方式进行净地出让。只能采取场外三通后出让。从企业成本利润的角度考虑,也只有节约集约用地方是上策。不仅如此,周边的西昌,云南华坪、永仁等地的土地条件都要比攀枝花好得多,但土地等级均低于攀枝花市的东区、仁和区。这样便造成了攀枝花市综合竞争力下降,企业不愿意在攀枝花市投资,地方经济困难,东西部差距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为工业用地提供保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一直是国土资源部门殚精竭虑的大事。

为此,经过经验的积累与反复的摸索,“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国土人对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摸清家底,从政策上遏止企业扩张用地的冲动。利用土地调查的机会,把全市现有企业用地情况和存量土地数量摸清,根据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规划有步骤地将工业项目逐步搬出市区。例如,为了突出工业发展区、城市发展区各自的功能定位,对在市区的工业用地进行置换,将原攀钢在市区的工业用地搬迁入园区,把置换出的土地储备为城市发展用地,将储备土地处置后,再兑现储备成本,在实施城市规划的同时,也能减轻政府储备土地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为解决企业多占、圈占土地问题,也为集约节约用地提供法律依据,市级相关部门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攀枝花市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定额标准》,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约定,有效杜绝了滥占滥用土地的行为。研究政策,盘活存量,切实为工业用地提供保障。对此,针对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拍挂和执行出让最低限价的新形势,在分析工业企业兴衰周期及大多为毛地出让的实际,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于2007年制定了《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发布攀枝花市(城区)工业用地不同年期最低出让价的通知》,拟定了工业用地从1年、5年、10年等不同年期的最低价出让标准,为缓解企业一次性投资压力,及企业根据工业项目寿命周期灵活选择土地出让年期提供了保障;对于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逐宗分析,根据所处位置、交通状况等条件,采取租赁、联营或置换的方式进行使用。如米易县一枝山、长坡工业集中区,就是县委、县政府依托矿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原国有老企业的低效利用土地,规划建设的工业集中区。该区努力为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产业发展服务,延伸钒钛磁铁矿深加工产业链,积极发展钛白粉、高钛渣、还原铁、钛材项目。  

同时,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科学制定园区微观产业布局规划,向规划要地。根据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布局规划,合理安排企业用地面积和位置,提出规划建设要求,对企业间零星小块土地在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安排一些用地量小的配套企业和废物再利用企业,见缝插针,防止土地浪费;引进企业注重配套性,使相关产业能够就近延伸,减少产品生产成本。加强项目供地后的监督检查。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该局加大对项目的投资进度、附属设施用地面积的控制、规划强度的落实以及开竣工时间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违反出让合同约定的行为,坚决依法处理。

通过不断努力,攀枝花市节约集约用地效果明显:市钒钛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112.2万元,高于国家标准1.5倍左右;土地产出率方面,园区内企业平均每亩收入198万元;建筑系统均超过国家标准,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基本达到国家要求。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个倾力打造”战略,做好重大产业化项目用地服务,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用地。同时,还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开发新模式,不断完善地质找矿新机制,继续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启动了攀枝花攀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项目。

【数据闪回】2006年至今,全市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800余宗、面积约1300公顷,合同价款50余亿元,为城市建设积累了资金,对缓解财政困难做出了应有贡献。

2006年至今,全市共收取矿业权价款9.6亿元,矿产资源补偿费入库1.12亿元。

全面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市国土资源局政务服务大厅自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以来,共办理土地矿产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39725件,窗口现场办结率达100%、按时办结率100%,窗口群众评议满意率100%,窗口获得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示范窗口”称号。

实施篇

发展路上力破“瓶颈”,耕地红线坚决不碰,给民生以承诺,最大限度保群众利益

【近景】

落实项目 真抓实干

切实解决发展难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特别是一大批“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的项目需尽快落地,土地供需矛盾尖锐。

在保发展过程中,如何坚守耕地红线?在更多的重大项目需要落地生根的情况下,如何坚守法规红线?在供需矛盾尖锐的背景下,又如何去破解土地“瓶颈”?

“十一五”期间,为保障发展用地、用矿,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依法统筹各业用地,努力为供地提供坚强保障。该局严格履行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的责任,2010年全年共报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面积328.6627公顷,上报农用地征(转)用面积403.1584公顷,获批准面积368.7204公顷;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56宗,面积300.9995公顷,土地出让价款实际征收入市财政非税专户19.7703亿元。

在此基础上,攀枝花市国土局巩固扩大地质找矿成果,进一步做好用矿保障。全力推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工作,2010年全市共开工10个项目,完成投资26850万元。继续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全年出让探矿权3宗、采矿权3宗,征收矿权价款3582万元,征收入库矿产资源补偿费2100万元。

作为攀枝花市第一个“金土地”项目——省投资米易县丙谷镇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2255.09万元,整理面积806.89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47.85公顷。实施了自然人(公司)投资农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仁和区大龙潭乡拉鲊土地开发整理权拍卖工作,为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市场化建设创新了工作思路和方法。

组织开展了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清理出房地产业闲置土地1宗,面积2191平方米。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运行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建设用地供应后高效利用,防止产生新的闲置土地。同时,该局还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2010年全年上报1个探矿权整合方案已获省厅批准。通过不断推动矿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矿山开发布局更加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为有力支撑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市国土资源局夯实工作基础,顺利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稳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矿政管理工作明显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行政效能建设、科技与信息化水平都有了新提高。

目前,东区、西区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已启动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在矿政管理方面,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做好采矿权抵押备案和知悉证明,完成了矿山企业年检和“三率”指标考核工作。继续办理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共受理18项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初审,对39个矿山延续、变更等储量核实报告组织了审查,进行了占用储量登记,对全市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进行了验收。

为确保依法行政,该局大力加强普法宣传,规范行政管理,全面落实依法行政、执法监察责任制,依法履行行政审批许可,依法调处土地、矿业权纠纷,2010年全年,通过机体会审等形式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并形成会议纪要23件。同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所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通过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通道,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网络覆盖。

【近景】

着力抓好地质环境监测——

“十一五”期间,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始终坚持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着力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据统计,2006年以来,攀枝花市相继遭受2008年“8·30”地震、2009年“7·27”山洪并泥石流等的影响,诱发了大量新的地质灾害,使得地质灾害隐患更加突出。五年间,攀枝花市加强地质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和普及。在2007年和2008年的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中,共举办了培训班12期,受训人员达4900余人;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环保世纪行”、“全国安全宣传月”和“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开展广场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展宣传教育的受众范围,在攀枝花电视台连续播放了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的专题片。全市防灾意识明显增强。

2006年以来,该站始终把制度建设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地质灾害月报制度》、《地质灾害安全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同时,构建群测群防体系,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监测预水平。

攀枝花市还不断加强了地质灾害科技监测水平。“8·30”地震后,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向攀枝花市调拨了一批滑坡裂缝报警器和滑坡裂缝伸缩仪。攀枝花市根据三区两县的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将设备分别发至各县(区)、乡(镇)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全市已安装滑坡伸缩仪95台、裂缝报警器674台。通过几年的努力,攀枝花市群防群测体系已基本建立和完善,实现了责任到位、监测到位、预案到位、两卡发放到位。

同时,在维护、使用好现有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攀枝花市米易县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与风险应急管理关键技术应用》项目,并于2009年6月开始试运行,标志着攀枝花市已形成省、市、县三级预警预报格局。对于提高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建立了较为齐全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发布体系。在汛期期间每天按时下载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制作全市地质灾害预警图像和文字信息,并在攀枝花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后发布;以手机短信息方式群发给各县(区)、乡(镇)分管领导、地质灾害点工作人员和监测人员。已发布预警信息次132次,传送手机信息16778条。

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8起,7起为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起为新发生地质灾害,其中滑坡18起、地面沉降1起、崩塌9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万元,未有人员因地质灾害伤亡。

【数据闪回】耕地保护情况:1996年攀枝花市耕地面积为59300公顷,2010年省政府下达攀枝花市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为49100公顷。2009年,攀枝花市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根据调查结果,全市至2009年末实有耕地为75580.6公顷;到2010年末,实有耕地75425.94公顷。很好地完成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全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有量为45300公顷,占1996年末耕地面积的76.39%。由于攀枝花市采取了强有力的耕地保护措施,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并对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用的基本农田进行了补充划定,至2008年末,攀枝花市实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仍为45300公顷。2008年,攀枝花市开展了新一轮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省政府下达攀枝花市的基本农田目标任务为43100公顷,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攀枝花市实际划定基本农田43253.23公顷,比目标任务多153.23公顷,确保了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守望篇

监督和查处相结合,严惩破坏国有土地资源行为,强化服务群众意识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国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破坏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惩处。五年来,市国土资源部门坚持司法打击和行政打击相结合、大规模集中整治和小范围专项整治相结合方式,进一步加大预防和打击私挖盗采煤炭资源工作力度。通过下发《关于建立预防和打击私挖盗采煤炭资源违法行为联动机制的通知》,制定出台了《攀枝花市预防和打击私挖盗采煤炭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使预防和打击私挖盗采煤炭资源的违法行为工作逐步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近景】

用坚定丈量每一寸土地——

2009年,全国第19个土地日的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而从2006年至2009年,攀枝花市在严厉打击非法占地和破坏国有土地资源犯罪行为工作中,震慑了犯罪,保护了国有土地和资源。

2006年,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鉴定:市沿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田堡煤矿开采活动中,违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认可的《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田堡媒矿技改方案设计》的主要技术原则和技术规范,见煤就采,以掘代采,造成本应该采出而难以采出的矿产资源遭到破坏。其破坏量共计40731吨。

2007年1月,东区人民法院判决:市沿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犯破坏性采矿罪,判处罚金二千万元;判处朱某某犯破坏性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六千万元。

2006年12月,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四社村民兰某为建四川省飞碟训练基地,先后两次与该村赵某和陈某等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协议》,租占金家村三组旧生平子集体土地58.14亩,从事四川省飞碟训练基地建设,总投资386万元。至2007年11月,基地原地形地貌遭到破坏。

因基地建设占地无用地批准手续,2007年10月,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立案调查。

2007年11月,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执法部门,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对其违法行为实施“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恢复土地原状;并处罚款193800元”的行政处罚。

2009年3月,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东区大队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在巡回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正在施工平场,便立即进行了制止,并向当事人送达了《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停止非法占地建设施工。经实测,平整地块共占用土地面积6916.13平方米,合10.37亩。其中,二栋新建房屋建筑占地面积238.29平方米。

2009年5月,市国土资源局东区分局立案,并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对当事人土地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当事人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自行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房屋及建构筑物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这一桩桩铁的事实,充分显示了攀枝花市对破坏国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重视,又无不证明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任重道远。

在土地监管方面,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注重监督和查处相结合,动态把握用地情况,依法打击、查处违法用地行为。该局坚持规划先行,为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产增值、确保土地收益最大化目标,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依法出让土地。市规划部门在出让土地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和红线图,明确了出让范围、宗地面积、土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泊位、交通组织关系、绿地比例、公建设施、环境配套等要求,为土地出让提供了合法、公平、公正的前提条件。

同时,强化动态监管。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市国土资源局及时启动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加强宏观数据统计分析和土地交易市场综合分析,加强对土地来源、开发利用和市场交易等过程的动态跟踪监管,实现了宗地全程动态监管,有效防止土地闲置,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建立了土地动态巡查联动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制止土地违法行为。2010年全年,全市发现违法行为330件,立案查处45件(其余均有效制止),罚没款535.25万元,共拆除违法建筑25162平方米,没收构建筑物23659平方米,收回土地15.16公顷,有力打击了城乡土地违法行为。

【特写】

“挂包帮”里为民寻找致富新路——

2010年9月28日,盐边县永兴镇范村村民李兴福在翻新的土地上播种下早春豌豆。等豌豆成熟收割后,田里将种上西瓜……如今的范村,一年都是收获的季节。

“现在的大棚蔬菜种起了,规模养殖搞起了,包包头也要鼓些了哈!”李兴福笑着说。近几年,永兴镇范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种植、养殖模式,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幸福路——这些,都与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的帮扶密切相关。

盐边县永兴镇范村是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挂包帮”活动的对口帮扶村。如今的范村与两年前的范村却有天壤之别。“原来一到农闲季节,田里就空着,什么都不种。”回忆起两年前的范村,李兴福脸上透着遗憾。两年前的范村,村民大多种植小麦和蔬菜,产量低,效益差,成了范村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一亩小麦每年收入就700元到800元,现在光是一季早春豌豆每亩收入就有1000元。”李兴福说,从2008年起,村里开始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广泛搭建大棚,在大、小春间隔期间加种一季早熟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让如今的李家人光是卖早春蔬菜就可以赚到不少钱,再种上西瓜,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然而,新建大棚之初,却是困难重重。“开始时农民对大棚的好处了解少,每亩大棚要投入5000元左右,大棚的管理技术也成了问题。”范村党支部书记谷才高说。针对这一情况,村里动员党员干部走家串户为群众答疑释惑。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听说范村的难处后,专门聘请了相关专家教授,深入范村,向村民讲授大棚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及大棚管理技术等,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市国土资源局还带领我们村干部外出学习交流,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全村进行推广。”谷才高说,市国土资源局还及时拨付款项帮助范村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村民们也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下,成功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稻—菜—瓜”的种植业发展之路,创新出了“酒—猪—菜”的种养业循环发展模式,让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数据闪回】2010年全年全市共计开展动态巡查983次,一、二级巡查区域巡查覆盖率达100%,其它区域动态巡查覆盖率为85%以上;发现违法行为330件,制止330件,制止率100%。共立案62件,已办结76件(含上年未结案14件),罚没款667.87万元。

自2003年以来,共储备国有土地约7800亩。其中,炳三区4700亩,预计今年底完成土地加工整理,炳二区1000亩属旧城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加工整理,其余储备的改制企业土地正在拆迁安置。对储备的土地,采取“成熟一宗、推出一宗”的方式,逐步消化。

发展篇

明确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双管齐下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法则,是“十二五”考验国土人的重要命题

“‘十二五\’”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同时,正确研判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的新要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努力开好局,起好步。”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同时,全市国土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十二五”国土工作中,时刻考验着攀枝花国土人。

【近景】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实——

当前,新一轮规划用地指标已不能保障发展用地需求。2006年至2020年,攀枝花市需新增建设用地25000公顷左右,独立工矿新增建设用地需求为5000公顷以上,而省政府下达攀枝花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7040公顷,如果扣减城市建制镇发展必需部分,独立工矿新增用地仅为1114公顷,尚不足以消化上一轮规划期间“透支”部分,更无法保证新一轮规划期间发展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同时,随着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城区建设战略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更多,保障难度更大。在年度用地指标方面,省政府已明确将全省建设用地指标向省级重点打造区域倾斜,攀枝花市争取超计划指标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在矿产资源方面,全市依旧存在资源禀赋和矿产资源配置不相配套的问题。例如,自从按照部、省要求开展矿业秩序整顿整合特别是红格矿区实施“南停北整”以来,攀枝花市矿业权配置方面近5年来没有实质性进展,一些5年前配置的煤矿、钒钛磁铁矿探矿权由于数量调整、规划编制的原因,不能及时转为采矿权。同时,国家已把攀枝花、白马矿区纳入国家规划矿区,提高了矿业权的审批层次,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向上争取的难度。同时,耕地保护压力也逐渐增大,监管责任重。

挑战的背后,机遇也随行。从全省范围看,当前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六大发展机遇:

未来五年中央确定了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为实施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机遇;严格保护资源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已成为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共识,形成了很好的社会机遇;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工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形成了领导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大好机遇;中央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了最好的政策机遇;行政问责虽然给我们很大压力,但也给我们严格管理提供了执法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手段、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在增加,为我们今后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形成了较好的工作机遇。

【“十二五”目标】

——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基本农田稳定在4.31万公顷以上,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通过农田整治、村庄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宜农未利用地适度开发共增加耕地1465公顷。

——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扎实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全力服务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项目,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实现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降低30%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提高3%—5%。

——维护民生作出新贡献。优先保障民生用地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政策,全面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不断健全,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秩序根本好转。

——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初步建成。

2011年主要奋斗目标展望:

——优质服务、依法保障全市重大项目、民生工程、重大产业建设用地、用矿需求。

——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4.91万公顷,基本农田4.31万公顷。

——大力推进“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10848.36亩,实现新增耕地930.315亩。

——加大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力度。

——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有序推进攀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项目。

——加大土地资产运营力度,实现土地出让金入库10.2亿元。

——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基本实现省、市、县(区)三级网络覆盖。

——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违法案件查处率达到90%,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到75%以上。

新闻推荐

米易县“八个一”给力县乡党委换届工作

本报讯(许祖波特约通讯员易德文记者曹海峰)“召开一次县委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一次专题谈心谈话活动、组织一次书面承诺活动……”近日,米易县以“八个一”举措,全面落实换届纪律学习工作,为换届...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风雨数载催千树 唱响大地一支歌 ——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