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帮”出一派新气象 ——攀枝花三区两县开展“挂包帮”活动侧记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3-29 19:5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云飞

从安宁河流域到二滩库区,从大龙潭边到宝鼎山下,开展挂包帮活动以来,攀枝花市三区两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环境变美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最重要的是,村民思想切实转变了。

“木棉人家”的幸福生活

“木棉人家”是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的示范农家乐,得名原因是院子里一棵两人才可合抱的木棉树。“这个名字还是区委办的同志帮我们取的!”农家乐老板娘夜和荣告诉记者。

2008年以前,夜和荣一家人靠种苞谷过日子,一年才收入几千元。2008年,在村支两委的帮助指导下,夜和荣开始做起了农家乐生意。“头一两年生意也不好,连个名字都没得,我们也不晓得咋个整菜、咋个搞服务,经常一周就接待一两桌客人。”夜和荣告诉记者。“后来挂包帮的同志来了,帮我们农家乐重新定了位、取了名字,还对我们进行了服务和技术培训,指导我们研发特色菜品。”她说。现在,夜和荣的“木棉人家”已经成了阿署达村小有名气的农家乐,开发的招牌菜黄焖鸡和清炒猪肝吸引了大批客人前来品尝。

“现在,我们每周都要接待近二十桌客人,一年收入近十万元。”谈起现在的生活,夜和荣非常满意。说到未来,她更是信心满满:“明年我准备把房子翻修一下,扩大规模,同时再多开发些招牌菜,吸引更多的客人。”

在挂包帮工作中,东区整合市、区帮扶单位力量,在协力打造阿署达村近郊旅游业方面齐抓并举。目前,阿署达村已建成5000亩亚热带特色种植基地、3000亩优质桂圆生产基地、5000亩优质芒果示范田,引进生态养殖基地1个,鼓励村民自主创办农家乐7家,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形成了以生态农业带动近郊休闲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田型调整调出致富路

四季豆的枝蔓已爬上藤架,开出紫红色的花朵,预计半个月后豆荚可成熟上市;大棚里,番茄的果实已有拳头大,大约再过两周就可采摘……这是记者近日在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村看到的景象。

截至目前,贤家村共有1050亩土地完成田型调整,全村种植大棚蔬菜450亩。“以前我们村的田都是这一块、那一块的,里头还有乱石、沙子啥子的。种起来难伺候,作物产量也不高。去年3月份我们开始进行田型调整,土地上可以种植青椒、苦瓜等值钱的早春蔬菜了。当年村民就见收益。去年人均纯收入6292元。预计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可以轻轻松松突破8000元。”村支书肖祥顺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53岁的杨洪才是贤家村在田型调整上投资最大的一个村民。他共花费近12万元在5亩地上都建起了塑料大棚。这田型调整花光了杨洪才一家所有的积蓄,除此之外,他还向银行贷款5万元。谈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魄力,杨洪才说:“穷则思变。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种些苞谷洋芋过日子了,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个钱。而且现在赶上好时候,我们进行田型调整,政府一亩地补贴800元钱,一亩大棚补贴2000元钱,还有对口单位在技术上帮我们,一定要努力了。”杨洪才告诉记者,等今年大棚里的蔬菜成熟上市后,他投资的12万元就可以全部收回了。

据悉,米易县把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作为挂包帮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三农发展。目前,全县已落实产业发展的项目18个,项目资金2574万元;完成6个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和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市级验收;按计划推进攀莲镇贤家-双沟、丙谷镇雷窝等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开展了田型调整、管网、机耕道和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动工修建标准化大棚设施。

风景树变摇钱树

“这两天气降温,空气有点湿润。但这次降温对芒果种植并没有坏处,大家不要着急。你们看,芒果花里有个尖尖的柱头,花粉要飞来粘在这个柱头上才能坐果。潮湿天气正好有利于坐果……”在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七社芒果地里,区挂包帮工作下派的农技干部正在为村民讲解芒果花养护问题。

立新村以芒果为主导产业。在过去,由于芒果产量、品质一直上不去,每亩收入仅千元,满山的芒果树也被人戏称为风景树。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市、区两级帮扶部门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还针对农业技术欠缺的难题,在村里开办了新农校,下派具有农技知识的干部到田间地头讲课,向群众示范先进实用技术,让风景树变成了摇钱树。

“我们家共种植了500株芒果。有一年卖了8000元,是全村收入最高的一家,还破了历史纪录。现在看来,这个数字真的不好意思提。经过改良品质,去年我家芒果收入达到13万元,而且在村里也只算是中等收入。最高的一户收入达32万元。”对于风景树变摇钱树,立新村一社村民李玉云感受最深。

据悉,仁和区将挂包帮活动与“五个一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找准一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年多来,全区共建成通乡、村水泥路30公里,新建水渠30公里,新增芒果5000亩,建立烤烟、石榴、葡萄等示范基地23个。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帮扶工作带来的实惠。

“咱们自己动手,不再等、靠、要”

“五年后这些核桃就达到盛产期了。到时候一亩核桃至少可以收入2万多元。”在盐边县红果乡粱子田村一社,望着自家田里的核桃幼苗,村民杨志林满怀期望地告诉记者。杨志林一家共种植了1000余株核桃,其中有500余株是他自己育的苗。

粱子田村属于二滩水库淹没区,由于位置偏僻、耕地少,且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一直比较贫困。全村171户人家,2010年人均纯收入仅4224元。考虑到村里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帮助村民致富,市、区挂包帮工作小组决定带领村民们发展核桃产业。

“去年11月份,挂包帮的同志组织了我们20个村民代表去盐源考察。看到那里的农民靠种核桃一家就可以收入几十万元,大家都动心了。”杨志林告诉记者。回来后,挂包帮小组就动员村民种植核桃,并协调相关部门给村民免费提供了15000余株核桃苗,还请来了农技专家进行技术培训。

在村里提供的核桃苗发放到手之前,杨志林等一批农民就开始自己育苗,从野核桃树上嫁接幼苗。“不能等着别人给,要想脱贫致富,咱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要自己努力。”杨志林对记者说。村民们共自己培育了2000余株幼苗。目前,粱子田村已种植核桃1100亩。

在挂包帮工作中,盐边县结合水淹区连片开发和新农村示范建设两大重点工作,加快扶贫解困进程,狠抓一批重大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因地制宜地带领当地群众发展芒果、核桃、养殖等特色产业,共同帮助水淹区群众脱贫致富。

苦荞村变“甜荞村”

“咱们苦荞村不‘苦\’了,可以改名叫‘甜荞村\’了!”在西区格里坪镇苦荞村,当地村民经常这样开玩笑说。确实,现在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生活和“苦”字沾不上边了。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7674元。

苦荞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890名村民。2010年,全村农业纯收入达644万元,这其中几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收入可占了重要地位。尤其是虎泉碰柑专业合作社,更是远近闻名。 

由于海拔高、土质好等独特的自然优势,苦荞椪柑果肉水分很充足,口感特别好,在市面上很受欢迎。看准了这个商机,2008年,苦荞村五社的10多户村民成立了椪柑专业合作社,对椪柑进行统一种植、管理和出售。为增强果品的知名度,村里挂包帮工作组协调相关部门对苦荞椪柑进行了注册,并帮助村里拉开销路。现在,苦荞椪柑正式有了“虎泉”椪柑这个响当当的名号,每斤可卖4-5元,比普通椪柑的价格贵一倍,在市面上还经常供不应求。目前,虎泉椪柑专业合作社共发展了56户社员,种植了600亩椪柑,2010年产值达300余万元。

在挂包帮工作中,西区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注册成立芒果、椪柑、土鸡养殖等农村专业作社6个。目前,西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数达到14个,辐射带动农户2000余户。

新闻推荐

“三变”激活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全覆盖”的攀枝花模式

□本报记者晏洁近日,湖光社区服务中心传来阵阵乐曲声,二胡、唢呐、小提琴、笛子等各种乐器交相呼应,琴瑟和谐。楼顶天台一片绿荫下,10余位男女老少正精彩演奏着《创业歌》《攀枝花是个好地方》等...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帮”出一派新气象 ——攀枝花三区两县开展“挂包帮”活动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