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晏洁王卿今年亩芒果挂果卖了万元再过三五年家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0-12-15 21:18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晏洁 王卿

“今年5亩芒果挂果,卖了5万元。再过三五年,家里种植的22亩芒果全部进入盛果期,每年单是芒果带来的经济收入就能达20万元以上,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12月10日,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农户纳世国正在自家芒果园里进行冬季“大扫除”。他觉得,5年前,返乡种植芒果的决定是正确的。

纳世国的生活变化只是攀枝花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扩大特色农业规模、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等,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裂谷中的村庄因此春潮涌动。

“‘十一五\’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为11.8%。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100元以上,较2005年增加2637元以上。”日前,市农牧局负责人说。

良性互动促增收

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是攀枝花市首批种植晚熟优质芒果的地区之一。

“目前,全村种植优质晚熟芒果1.35万亩,其中,6000亩已挂果。今年,村里芒果总产量为350万公斤,产值达1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有望从2005年的近3000元增加到7000余元。”12月10日,该村文书纳世国说,种植芒果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本世纪初,苦于传统种植的微薄收入,当地群众纷纷外出打工,纳世国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传统种植,一年到头,树上结不出几个果子,加上果形、成色较差,一斤芒果几毛钱,根本无心打理。”据纳世国回忆,2000年以前,家里的10亩芒果收入徘徊在三四千元之间。苦于收入微薄,他开始外出打工。没有技术,纳世国的打工之路十分艰辛:“干点下力气的活儿,每月下来,除去开销,所剩无几,基本上照顾不到家里的生活。”

2005年初,纳世国返乡时发现村里部分果农利用科技,进行现代种植,芒果亩产值近万元。于是,他通过“田间学校”、“农家大院”、“农技110”等平台勤学技术,并从乡信用社贷款3万元,对家里原有10亩芒果树进行“换代升级”,同时新栽芒果树12亩。随后几年,纳世国家的芒果树陆续挂果,攀枝花优质晚熟芒果品牌也日益响亮。随着收入节节攀升,纳世国不仅偿还了贷款,家里的储蓄也增加到了数万元。

2009年初,混撒拉村成立民惠芒果专业合作社更是让纳世国喜笑颜开。“有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力量更大,生产技术更规范,最关键的是不用再为销路发愁。”

“十一五”以来,随着攀枝花市农业科技、基础设施等不断发展完善,像纳世国一样,不少农户纷纷投入水果、蔬菜、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全市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09年底,全市特色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29万亩和16.2万亩,分别较2005年增加6万亩和1.1万亩;肉类总产达6.84万吨,较2005年增长6.59%;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55个,比2005年增加41个;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5个,比2005年增加69个。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9.73亿元增长到34余亿元。

加大投入夯基础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加大农业投入,农民群众不断谋求发展,虽说经历不同,却有着同样的精彩。

“现在路好了,买车又有补贴,我打算过几天去市里买辆农用车,除了家用,还能跑运输赚钱。”12月10日,在米易县麻陇乡马井村第六村民小组,余付林正开着拖拉机,为附近一工地拉河沙。

“十一五”以来,该乡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烟叶及核桃种植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交通却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路又窄,到处坑坑洼洼,运输不仅费时,还得担心烟叶损坏。”2005年,余付林买了一辆拖拉机,在方便家里24亩烤烟生产的同时,还承包到了当地烤烟运送业务。然而,当地前往烟站30余公里的泥巴路却让余付林难以开怀。

今年8月,随着米易县硬化一新的白麻路通车,余付林运输烤烟时的泥巴路里程减少到8公里。“现在,大多数路面又平又宽,跑起来轻松、安全多了。”余付林高兴地说。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三农”发展基础。5年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449.78公里,截至目前,全市95%的乡镇和63%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油路)和弹石路。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水库179座,引水渠堰3096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39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土3.29万亩。同时,目前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6万千瓦,河谷平坝地区农机化水平达90%以上;建成户用沼气池8.13万口,农村太阳能利用建设面积逾9.3万平方米。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曹海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攀

□本报记者曹海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攀枝花教育系统以坚强有力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2010年,市教育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围绕科学发展、...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迷昜灯会亮灯2011-02-02 20:15
评论:(本报记者晏洁王卿今年亩芒果挂果卖了万元再过三五年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