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米易新闻 > 正文

吴德会:付出才是最大的幸福 ■ 本报记者 梁波文/图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0-05-05 23:34   https://www.yybnet.net/

在小攀枝花的兰尖铁矿职工生活小区里,每天上午都有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步行到菜市场去买菜,然后回家给孩子们做饭,这样的生活习惯她已经保持了快20年了。

老太太叫吴德会,今年76岁,是米易县丙谷中学的退休教师,1990年退休以后就一直在大儿子家安度晚年。

吴德会是一个好妈妈。在其结婚生子后的50载岁月里,因为丈夫去世得早,她独自一人将4个儿子抚养长大,帮助他们成家立业,最让人惊叹的是她还培养了一个考取北京大学的孙女。

吴德会是幸福的。要问她幸福的诀窍是什么,她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付出!

这两个简单的字的背后包含了吴德会老人一生对苦难生活的坦然面对,对儿孙们的无私给予。

为工作付出 用爱心去面对坎坷

吴德会自幼家境贫寒,上学很晚,但勤奋好学的她读书非常用功。1958年,她毕业于当年的会理中学,并于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省重点师范学校——西昌师校。1960年,从西昌师校毕业后,吴德会分到了米易中学,作为高材生,毕业当年吴德会就开始教一个初中班和一个高中班的语文,从此踏上了长达30年辛勤耕耘的园丁之路。

为人宽厚、爱心博大是吴德会身上具备的高贵品质。“我这一辈子始终在用真心去爱护每一个与我共事、相处的同事和朋友。”老人对记者说。

参加工作后的吴德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业绩突出,不到3年,上级领导安排她到丙谷小学担任校领导。也就是在丙谷小学,吴德会在收获了事业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她与同校的一位男教师幸福结合了。

1964年,吴德会的大儿子出生了,丙谷小学也升办成丙谷中学。正当吴德会满怀信心准备为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奋斗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的二儿子也在“文革”开始的第二年出生。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一切都扭曲了,平日里原本相好的同事、朋友竟成路人,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揭发、批斗,许多家庭成分不好的教师遭到了人身攻击。她本人尽可能地保护了一些教师,为此她赢得了许多教师的真心爱戴。

随着十年动乱的持续,吴德会因为不愿揭发学校的“当权派”,“革命界限”不清,也遭到了批斗,这时她性格倔强的丈夫被发配到了远离丙谷小学50多里的一个乡村小学任教了。为了不让自己两个逐渐懂事的儿子遭受心灵的创伤,吴德会毅然决然地将两个儿子送到了丈夫所在的远离市镇喧嚣的那所乡村小学。

回忆当年的情景,记忆力有些减退的吴德会神色肃然:“那时候,天天挨批斗,站高板凳,完了还要自觉自愿去忙工作,心里又牵挂两个孩子,哎,那叫过的什么日子哟。”

老人眼眶开始湿润起来:“担心两个孩子吃不饱,可什么都要用票,我就一点一点的攒,今天买点糖果,明天买点饼干、挂面,到了周末的时候,我就把攒起的所有东西装在一个背篓里,下午下班以后给他们父子3人送去。那时候哪有车啊,全是山路,50里山道来回要走6个多小时。那些年月里的几乎所有周末我就是这样度过的,就算没有什么东西可带,我也要去,就是想看看孩子啊……”

“文革”过后,吴德会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第二个春天, 教育回到了正轨,学生们又回到了教室和书本里。

作为丙谷中学的教务主任,吴德会的工作非常忙。此时她已是4个孩子的母亲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在当时只有几十元钱工资的情况下,她花10元钱请了一个包吃包住的保姆来照顾孩子和家里,她自己则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面对工作,事业心很强的吴德会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成天除了学校各年级的教研工作,还要管学生的生活,家对她来说似乎更像是一处来去匆匆的旅店,经常深夜了还去学生的寝室检查……

为孩子付出 放大的无私母爱

常年的劳累,让吴德会患上了与其工作性质相关的职业病,其中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更是一直在困扰着她的身体。

1990年,因为健康的原因,56岁的吴德会不得不提前告别她为之倾注了一生才智、激情、心血的三尺讲台。

就在她退休前两年,与她一同走过27年人生路的丈夫因病去世。此时此刻,吴德会突然发现,这么多年只顾忙工作,完全忽略了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自己欠家人的实在太多。

为此,吴德会非常自责。可她的孩子却给予了她非常高的评价,她的大儿子对记者说:“我妈妈一辈子挺不容易,她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为了协调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她吃了很多苦。我觉得她交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就是正直、善良的人品和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受益匪浅。”

母爱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温暖、最无私的情感。孩子对于母亲来说,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这么多年,我只顾去当一个好老师,正当我准备当一个好妈妈,去悉心培养自己的孩子时,才发现孩子们都长大了。”吴德会不无遗憾地说。

吴德会的4个儿子,前面的哥仨,都在中学、技校毕业后,各自参加了工作,只有四儿子因功课非常好考上了大学。

“虽然我没有怎么给孩子们操心,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困扰,总是第一时间来找我倾吐。老大交女友的时候,老二、老三参加工作的时候,老四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都让我给他们拿主意,就像一群围着母鸡转的小鸡仔。”老人满是童趣地回忆着过去的幸福时光。

1988年,大儿子的孩子出生了。看着孙女红扑扑乖巧可爱的小脸蛋,吴德会决定倾注自己的心血好好培养这个孙女,把以前亏欠孩子们的母爱补回来。

在孙女还没有上幼儿园之前,积累了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吴德会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教孙女学唐诗、背宋词,孙女也十分争气,在读小学之前已经学会了近百首唐诗宋词。周围的邻居、朋友都夸奖说,这孩子以后是个读书的料,听得吴德会心里美滋滋的。

对于这个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成绩优异的孙女,吴德会特别加强了对其品格的培养。一天,放学回家的孙女嘟着小嘴,吴德会忙问其故,孩子委屈地说:“今天,有几个同学非要我给他们讲题不可,害得我自己的作业都没在学校做完。”吴德会马上正色地对孙女说:“帮助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划算的一件事情。你看,你为同学讲题,显然可以提高和巩固你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你还增进了与同学的友情,这是最珍贵的。另外,难道你没有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吗?”听了奶奶的话,孙女开心地笑了。

在退休后的时日里,吴德会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儿孙们的身上。她说:“我现在是轮流去儿子们的家里耍几个月。”其实,她是轮流去孩子们的家里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让老人最揪心的是,老二、老三因单位改制,全都下岗了。为了帮自己的儿子,吴德会自己数千元的退休工资几乎都给孩子们贴补家用了。当然,吴德会老人也有特别骄傲和开心的事情,她的小儿子在几年前毅然辞去工作考上了公务员,现在是市里一家单位的专业技术干部。她的大孙女于2006年以四川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现在,一到周末,吴德会哪也不去,大孙女要从北京打电话回来。“奶奶,您要保重身体,让我以后好好孝敬您!”每次听到宝贝孙女的这些话,老人心里就乐开了花。

新闻推荐

米易县92口“红井”助农抗旱

本报讯(王莉报道)“修红井太好了,这是党组织为我们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近日,米易县撒莲镇弯来村村民陈刚满怀感激地对笔者说。据悉,截止目前,米易县共建红井92口,为该县抗旱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吴德会:付出才是最大的幸福 ■ 本报记者 梁波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