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今日英国 > 正文

英国放弃“群体免疫”了吗?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3-18 12:53   https://www.yybnet.net/

英国终于开始改变它的防疫策略。

当地时间昨天(3月16日)傍晚,英国公布了较之前广受争议的“缓解”策略(注:对疑似病例及其家属进行家庭隔离,但不对全社会的活动进行更广泛的限制)更为严格的抗疫措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将此称之为“非常严厉”(very draconian)。

在发布会上,约翰逊宣布每个人现在都应该停止与他人的“非必要接触”,避开酒吧、俱乐部,远离电影院和剧院,以减缓病毒的传播。

易感群体,包括70岁以上的老人和孕妇,应该在室内待12周。如果家庭成员出现类似感染病毒的症状,也应该建议家庭成员待在家里14天。

他还建议人们避免出门,尽可能在家工作,避免“非必要的旅行”,政府也将不再支持群众集会。对于是否关闭学校,他回应称将继续研究。

如此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界对英国政府应对疫情方式的担忧。

“群体免疫”之争

为什么英国之前不像其他国家那样采取迅速行动来应对冠状病毒?关于“群体免疫”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天。

上周五(3月13日)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朗斯爵士说,英国政府控制疾病传播的一个策略,是让足够多人口获得免疫力,即获得所谓的“群体免疫”。他说,英国政府的做法旨在扩大疫情的高峰期,让人群中的免疫力增强。

瓦朗斯爵士说:“我们认为新冠会成为一年一度卷土重来的病毒,正如季节性流感那样,而大约 60% 的人被感染,是获得群体免疫所需要的数字。”

不过,随后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的发言人解释说,瓦朗斯爵士的话被误解。群体免疫并非英国的对策,而是传染病蔓延的副产品。英国政府的目的是拯救生命,保护弱势群体,缓解英国医疗系统的压力。

德国顶级专家兼柏林 Charité 病毒学家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估计,在民众达到一定程度的群体免疫之前,将有40%至70%的人口受到感染。在美国(3.27亿)这样的人口规模中,感染人数大概介于1.3亿至2.3亿之间。

“但不幸的是,人类的免疫记忆并不永久,新冠病毒可能只会触发短暂的免疫力,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种免疫能持续多长时间。但由于携带者众多,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多种 COVID-19 毒株,并且还会发现更多种。”

图为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在柏林研究冠状病毒,消息来源于美联社

“德国的整个医疗系统必须为可能的大流行做好准备。我们必须将思维方式从“我们将病毒拒之门外”转变为“大流行可能会到来”。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制定出大流行计划,为可能的大量患者涌入做好准备。这将影响德国的每家医院,对于整个医疗系统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现在还不是很充分,但是,有关疾病进程的图片和看法每天都在变化,我们至少必须做些计划。”

建立“群体免疫”的想法,而不是通过措施预防感染,引起了许多专家的强烈批评和公众的警觉。

在瓦朗斯爵士提出“群体免疫”想法之后,截止3月16日英国已有480多名研究人员(主要是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签署了一封公开信,称他们对政府抗疫计划的时间表深表关注,他们发出呼吁,认为如不采取措施,后果将十分严重。他们写道:“在不受限制的增长下,这种爆发将在未来几周内影响数百万人。”

签署者认为,现有的隔离措施不足以减缓传播速度。他们写道:“我们认为,应该立即采取其他更具限制性的措施,因为世界其他国家都在这么做。”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社交媒体上批评称,英国政府正在“与公众玩轮盘赌”。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也对英国的策略提出质疑:“我们可以谈论理论,但目前面临的情况是,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在瓦朗斯爵士发表相关言论三天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表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正在给英国的防疫情景带来一些变数。

“群体免疫可能行不通”?

来自该学院的 COVID-19 反应小组(COVID-19 Response Team),在当地时间16日晚间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英国直到“最近几天”才意识到,试图“缓解”冠状病毒大流行的设想不会奏效,他们需要调整为一种“抑制”疫情的策略。

“虽然(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明显低于SARS,但传播范围却要大很多,这令人担忧。” 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阿兹拉·加尼在当晚的发布会上告诉记者,“我们期待建立群体免疫力。但我们现在意识到,这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阿拉兹· 加尼在推文中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的做法,并呼吁各国积极加入

该图表显示:不同国家/地区官方公布的的总COVID-19测试。

注:括号内为数据截至日期。

出现这样的调整,是帝国理工的专家基于意大利和英国的状况 (意大利患者入院后重症率达30%) ,以及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在医院急诊服务能力的上限所得出的,另外他们还对 COVID-19 可能造成的重症监护病房需求进行了精确估计。

根据这份报告,除非英国和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的应急激增容量(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病床的增长量)提高到现在水平的8倍以上,否则,英国现行的缓解措施或者说一些人提倡的“群体免疫”措施就几乎不可能实现。

图为报告中制作的英国重症护理(ICU)床位需求的减缓措施策略场景。蓝色阴影表示假定这些干预措施保持不变的3个月期间。

此外,在当前方案下,即使所有的病人都能得到治疗,但在英国仍然会有25万人死亡,在美国会有110万到120万人死亡。而如果及时采取抑制措施,则会有效降低死亡人数。

帝国理工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短期(3个月)的隔离政策可能会将疫情中的死亡人数减少多达一半,并将医疗需求峰值减少三分之二。

当前,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这些抑制措施,英国虽然是处于疫情早期阶段,但也迫切需要这样做。

当务之急是什么?

为了抗击疫情,各国根据国情采取了相应的抗疫措施。

对许多国家来说,长期管制未必可行,但如果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管控,好比病例隔离、家庭隔离,以及让风险较高的人群(老年人和有其他疾病的人)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把这些因素都结合起来,才是控制疫情的最佳组合。

虽然目前被报道的儿童感染新冠的案例不多,但帝国理工的专家团队在此次报告研究中证明:12岁-16岁的儿童患病风险较之前有所增加。

如若学校持续开课,儿童往返学校反而将成为传播病毒的一大 “隐患”。因此,关闭学校,切断各个家庭与学校间的联系,将会极大抑制病毒传播。

在英国专家团队看来,中国此前采用的病例隔离和出行限制措施,使病毒的传染威力锐减。

中国目前又开始面临输入型传播的压力,未来几周的形势变化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中方的应对方式和效果,也将成为各国调整自己抗疫策略的参照。

英国目前也意识到及早行动的重要性,但纠结点在:如何平衡医疗收治能力和采取主动抗疫行动之间的时间点?

专家们考虑,采取抑制措施,短期内有成效,但长期控制,必然会产生深远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如果控制疫情的措施有所放松,病毒传播就会迅速反弹,到时候引发的感染规模,可能会和 “消极防疫” 的后果一样糟糕。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各种防疫措施,必须撑到疫苗问世、可供人安全接种的时刻,但据估计,那一天将要在18个月后才能到来。

未来何时以及在多长时间内可以放松政策,将需要通过持续的监测才能得到结论。

因此,专家称:“任何一种防疫措施拿出来单独用,有效性都是有限的,只有多种措施相结合,才能对抑制病毒的传播产生重大影响。”

结局尚未可知

对于做出这样的决定,帝国理工团队表示,即便他们建议政府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严控能否长期成功,根本无法确定,这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每项政策都将受到疫情的检验。

专家称,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对社会秩序进行如此有破坏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没有人可以准确预估结局,而在几个月后,民众和社会又将给出怎样的反应,仍不清楚。

但是,有两个基本战略是可行的:

第一是缓解,虽然不一定能阻止流行病传播对医疗资源的极大需求,但社会节奏必须放缓,同时要保护那些最有可能感染疾病的人。

第二是抑制,为了能够扭转流行病的增长趋势,需要将病例数量先减少到低水平,并争取不断地维持这种状况。

最后报告强调的是,尽管中国和韩国的经验表明,短期内有可能抵抗病毒,但长期来看是否有可能维持这一成果,以及干预措施引发的社会经济代价是否能够降低,仍然是有待观察的。

各路信息虽唾手可得,但身处疫情之下,难免会因失去昔日节奏而感到心慌,有关未来的危机感始终犹如“达摩克斯之剑”般悬于头顶。

任何人都不该抱着情绪,将自己标榜为真相或知识的检查官。

在这个充满可能,也充满未知的转折,跳出情绪,重拾理性,显得弥足珍贵。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news.sky.com/story/coronavirus-millions-of-britons-will-need-to-contract-covid-19-for-herd-immunity-11956793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mar/13/coronavirus-science-chief-defends-uk-measures-criticism-herd-immunity

https://www.gov.uk/government/speeches/its-a-national-effort-to-win-coronavirus-fight-we-all-have-crucial-part-to-play

https://medium.com/@joschabach/flattening-the-curve-is-a-deadly-delusion-eea324fe9727

https://www.archyde.com/corona-vaccination-will-probably-only-come-in-a-year/

https://apnews.com/ad9a6af47c3b55fd83080c9168afaaf4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37385-why-is-the-uk-approach-to-coronavirus-so-different-to-other-countries/#ixzz6Gv52rV8s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possible-biological-explanations-for-kids-escape-from-covid-19-67273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modelers-struggle-to-predict-the-future-of-the-covid-19-pandemic-67261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37619-coronavirus-people-in-the-uk-must-avoid-unnecessary-social-contact/#ixzz6Gv71m5fb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vid-testing

https://www.buzzfeed.com/amphtml/alexwickham/coronavirus-uk-strategy-deaths

https://www.imperial.ac.uk/media/imperial-college/medicine/sph/ide/gida-fellowships/Imperial-College-COVID19-NPI-modelling-16-03-2020.pdf

https://amp.theguardian.com/world/2020/mar/16/new-data-new-policy-why-uks-coronavirus-strategy-has-changed?

原标题:《英国放弃“群体免疫”了吗?》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为鼓舞民众抗疫 英政府唤起二战德军空袭伦敦记忆

疫情威胁之下,英国社会如临大敌。英国政府3月15日公开提及二战时英德空军在伦敦上空的惨烈空战,意在鼓舞民众斗志。据路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英国放弃“群体免疫”了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