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这株梅,是在十八年前。
那时,我刚调到这座城市的这家医院,院方安排了两间位于院内东北角的小屋作为临时住处。屋外,是一条狭长的小道。道两旁,几棵松树耸过屋顶,遮挡了室内的光线。再往前,便是一片小小的绿化带。绿化带内四季常绿、花开不断,园艺师会定期来打理。
晚饭后,我喜欢在狭长的小道上踱步,一边轻嗅花草的清香,一边倾听鸟虫的低语,直到冬季来临。一日出门,忽嗅一阵幽香,心中觉异。循香望去,一株花满枝头的蜡梅掩映在斑竹丛后,心中满满的惊喜。走近,不假思索地伸手折下一枝,回屋插到玻璃瓶内,顿时,满屋清香。
坐在窗前,透过小小的窗户,才注意到,不大的绿化区域内,岁寒三友齐聚于此。想来,当初的园艺规划师定是位雅士,不然怎会有如此匠心?
次年春上,我搬出小屋,自此,便极少再走进那片绿化带,但每到蜡梅绽放的冬季,我定会如老友约定般如期赴约。
看着满枝蜂蜡般黄灿灿的花朵,站在树下轻嗅花香,默吟“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诗句,犹如置身事外,暂忘生活和工作中的烦忧,心中寒意顿消、春意渐来。
遇见她的时候,正是蜡梅怒放的时节。她站在蜡梅树下,手持单反,正专心致志地从不同角度聚焦梅花。我站在不远处,没有惊扰她,把她与梅花一同摄入我的镜头。
再次遇见她,是在急诊观察室内,她正忙于照护一位受外伤的女孩。女孩家在外地,上班途中突遇车祸,身边无人照护,作为志愿者工作站站长的她便主动担起照护女孩的重任。
初起,看到她对女孩细致入微的照护,我以为她是女孩的母亲。后来,才知晓她是位退休老师、是位志愿者。女孩的父母赶到医院,看到身受重伤的女儿被她照护得细致周到,很是感谢,拿出酬金重谢,被她婉拒。
后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她渐渐熟悉起来,亲身感知她的热心、领略她的热情……在医院的门急诊大厅,她忙碌的身影不时出现在各个窗口前。如果不是身上醒目的红马甲印证着她志愿者的身份,许多人都会误认为她是患者家属或是医院的工作人员。
时日久了,大家都熟识她,也习惯了她的热心帮助,但并没意识到她起到的重要作用。直到有一日,她生病住院,门急诊大厅少了她的身影,秩序有些混乱。各个窗口的工作人员不约而同打电话到社工部询问,为何这几日没看到王老师?这才知晓她住院的消息。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去探望她,鲜花和水果涌向她所在的普外科病区。有些患者看到此种情形,会有意无意地到护士站询问:10床病人是啥级别的干部?那么多医生护士来看她?当得知她是位普通的志愿者时,无不生出疑惑和羡慕的神情。
我去看她的时候,给她带去了两本书,一本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另一本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同时还有她在蜡梅树下专注拍摄梅花的照片。她看到礼物,紧握我的双手,轻缓低语,你送的礼物我特别喜欢!谢谢!我微笑着故作神秘地对她耳语,还有你更喜欢的礼物呢。
随后,园艺师送来一个青花瓷梅瓶,里面插有几枝盛开的蜡梅。刚把花瓶摆好,病房内便溢满幽香。她先是惊喜地睁大眼睛,然后再微闭双眼轻嗅花香,那份满足和陶醉的神情,俨然像个孩子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玩具。
我低语,等你出院了,我们一同去赏梅。
她含笑满口应允。
新闻推荐
葡萄山小学四年级三班刁昱杰指导老师孙丽芝寒假,我阅读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作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