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梅摄
陈锡忠
一位先哲说得好:“书犹药也。”想当年苏东坡读《庄子》,感到久蓄胸臆之中的话全被说出,不禁欣喜若狂,精神为之一振。林语堂曾幽默地主张读书要找“情人”,一旦“找到思想气质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不管把书比喻为“药”也罢,“老师”也罢,“情人”也罢,就是要通过读书充实人生。
药无分贵贱,书亦无分贵贱。价格昂贵的书不一定是好书;一本平价的书有时反而令你终身受益匪浅。一本书影响了人的一生的例子不胜枚举。你看书,书也看你:看你对它是否专注。书不喜欢把它当装饰的人;不喜欢把它束之高阁的人;不喜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人。
借来的书比买的书看得快,焚膏继晷地速读之;自己掏腰包买的书又比别人赠送的书看得多。正如古人云:“积金未必能守,积书未必能读。”所以,星云大师奉劝人们:“有好书快读!”是的,积金要能守,藏书要快读!
梁启超说:“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面对浩渺之书海,巍巍书山,要学会把“厚”书读成“薄”书。一本书当未读完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但通过慢咽细嚼,就会感到它的精华所在,书变“薄”了。
英国学者约翰·罗斯金说过:“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唐代王梵志说得更贴近:“黄金未是宝,学问胜珍珠。”如果把学问比喻成金字塔,那最底层便是大量地通过读书获取的知识——从知识中增长的智能——居于塔尖的则是创造力。读书是手段,不是目的!厚积而薄发,薄发必须厚积!
新闻推荐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由健身器材评测网站Fitrated发起的一项研究显示,公用健身器材上的病菌数可能是厕所马桶上的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