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文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年-1930年),通称D·H·劳伦斯,20世纪英国小说家、批评家、诗人、画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提倡人性自由发展,反对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他的作品对20世纪的小说写作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一生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11部短篇小说集、4部戏剧、4部散文集、5部理论论著。诗集有《爱诗及其他》(1913年)、《爱神》(1916年)、《如意花》(1929年)等。
钢琴
作者: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幽暗中,一个女人对我唱着柔和的歌声,
把我引入回忆,直到眼前重现昔日情景——
一个孩子坐在钢琴底下,在钢弦轰鸣中央
依偎着母亲的纤足,听她微笑着歌唱。
我身不由己,被这歌声的狡诈艺术
诱回往昔,直到我的心哭泣着要求归属
昔日家中假日的傍晚,门窗把冬天阻挡,
舒适的室内颂歌荡漾、钢琴丁当为我们导航。
此刻哪怕歌手突然爆发出喧声强烈,
黑色大钢琴也热情奔泻。童稚的日月
已经把我迷住,我的男子气概已没入
回忆的洪波,我像孩子似的为过去哀哭。
劳伦斯从写诗开始了文学生涯,诗歌创作贯穿其一生,并成为他体验生命、传达个人情感最好的载体。劳伦斯曾说,他的诗歌若积累起来足以构成一部情感生活和内心历史的传记。《钢琴》是其早期作品,是劳伦斯写给母亲的一首诗。
诗中悠扬的琴声触动了“我”敏感的神经,孩提时的温馨场面再次映入脑海。诗中用平和的叙述语气展现出一幅立体的画面:现实中的暮色里,一名年轻女子为“我”浅声吟唱;回忆中,一个小男孩坐于钢琴下,傍依在母亲的身旁唱着颂歌。沉溺于与母亲的美好回忆,真实的现实存在被淡化,成年的“像孩子似的为过去哀哭。”
20世纪英国机械文明在工业社会中盛行。劳伦斯认为对工业社会崇拜的腐朽思想正在导致人们“对现代暴力和战争的毁灭性”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1914爆发的一战很快摧毁了人们的理想,打乱了平静生活。和同时代许多思想家一样,劳伦斯也加入了反对战争的行列:“战争使我非常沮丧。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到了痛恨人类的地步”。
因此,《钢琴》一诗中劳伦斯在缅怀童年与母亲的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在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而悲哀。满腔的复杂情感受现实的“抑制”,只能委婉的表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慨。“我”被“歌声的狡诈艺术”“诱回往昔”,失去了自我。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自然自我被机械文明所扭曲,受社会现实的压制不能实现自己的本意和愿望。诗歌中“母亲”形象是模糊的,“母亲”一词前诗人用了不定冠词“a”,给人一种缥缈与不确定感。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现实中“女人”的形象却是清晰的。诗的第一节“她”占据了统领全诗的位置,并且在最后一节中“她突然爆发出喧声强烈”,所弹奏的钢琴也“热情奔泻”,形象得到进一步强化。
不难看出,诗中“母亲”象征着劳伦斯美好的理想,“女子”则象征着残酷现实。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遥远模糊。“母亲”的模糊形象与“女人”清晰形象的对比在诗中产生了强大的张力,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矛盾与无奈的心境。
面对残酷现实,劳伦斯不得不考虑“归属”问题。诗中“我的心哭泣着要求归属昔日家中假日的傍晚”,如此强烈的追求“归属”反映出现实中劳伦斯的迷茫。面对战争劳伦斯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恐惧。迫切想离开这个战火纷飞的世界,找到一小块移民区,就像诗中他需要一个“门窗”把寒冷的“冬天”阻挡。可是他却沮丧地发现找不到任何人,每个人都只关注于完成自己的私事。诗中,飘荡着歌唱和平与美的“颂歌”的“舒适室内”就是他想象中欢乐而祥和的王国,美妙的琴声就是他身上偏执且充沛的激情。
战争将劳伦斯折磨的几近于病态,“理想国”的梦想渐渐破灭,他只能沉溺在回忆里寻求庇护与归属。绝望中他远遁他乡去寻找心灵的归属。直至去世劳伦斯始终在外漂泊寻找他理想的归属之地。
劳伦斯一生充满着矛盾与对抗,后半生几乎居无定所。《钢琴》是他理想破灭后一生追求心灵“归属”的预知缩影。他笔下资本主义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及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借用《钢琴》中“我”不能再“归属”于昔日“舒适的室内”而“孩子似的哀哭”展现出来,进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对由于贪欲而起的战争的哀怨,再现了劳伦斯时代的精神危机和“归属”迷茫。
新闻推荐
齐鲁晚报:通常意义上的书评,或是审美式的启发,或是学院式的评说。您的新作《经典之外的阅读》看似书评,其文章长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