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英国新闻 > 正文

远离“信息焦虑”

来源:白银日报 2018-08-23 11:21   https://www.yybnet.net/

□黄岚

你是否也曾经遇过这样的情形:一个小时要检查五遍以上手机,当发现没有新信息时会产生很深的失落感;每天无数次登录电子邮箱,反复检查邮件;当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上网时,整个人变得极度焦虑;逛街购物时只要遇见心仪的商品,马上打开手机对比价格……这些统统都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的一种焦虑心理反应。

不可否认,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技术包围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手机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随时都想跟上新进度的压力;跟上更多信息,读完了,反而有了空虚的焦虑;于是又花更多时间来看新信息,想要填满这样的空虚。这好似一种无限的循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资讯,我们在心理上为何没有“获得”的快感,反而会感觉焦虑呢?

一份来自英国的研究报告,对这种“看见(手机上)小红点就忍不住想去点击”的强迫性行为,创造了一个时髦的名称——信息狂躁症。不只是“焦虑”那么简单,这种持续处于分心状况下的心理状态,还会使我们分辨不出那些原本可提高生产力的有用资讯,结果减损了应有的生产力。换句话说,就是工作效率下降。

信息狂躁症的根源深植在人类的进化心理学里。在祖先进化的热带大草原上,人类必须提高警觉,充分运用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去满足内心对待外界的所有好奇。这种新奇感,会激起早期人类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克服绝种的恐惧,然后去探索可能大有所获的问题;同时也会鼓励身处当今时代的我们,去收集各种外界信息,以此探索未知。

“小红点”的发明源于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因为人们的理性反应总会慢上半拍,所以要用鲜艳的红色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为的是要在第一时间调动人们大脑中的“边缘系统”。我们探索的欲望一旦被满足,大脑就会分泌出多巴胺这种物质,从而令我们感觉愉悦。如果这个满足期望的时间得到无限延长,那么我们的多巴胺分泌就会加倍。所以无论手机还是游戏,都很容易让人停不下来,甚至上瘾。在多巴胺的“鼓励”下,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感在源源不断地支持我们接受新的资讯,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焦虑。

很多情况下,“信息焦虑者”大多是过分依赖信息工具且工作认真的人,曾有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媒体从业人员、广告策划人员、网络编辑等都是信息焦虑症的高发人群。专家建议,如果想摆脱信息轰炸的困扰,不妨在工作之外减少外界信息的摄入,取而代之地培养别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玩乐器等,也许可以转移自己这种过分的信息依赖。(摘自《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钱包失窃18年被寄到警察局

据新华社电英国女子乔安妮·比文没有想到,她18年前丢失的钱包会由警察送上门,信用卡、驾驶证和球星照片都还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远离“信息焦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