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英国新闻 > 正文

大学功夫论⒄——《大学》猜想,以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文本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8-06-05 11:03   https://www.yybnet.net/

10·释治国平天下

10·1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解:在一对一的人际交往中,有所谓的人际交往金律、银律、铜律、铁律(此处用铁字,是指与金、银、铜相比,价值递减)。这是两个人之间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

人际交往金律:己所欲,施于人。通俗讲就是,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首先要去怎样对待别人。这是人己关系的一种积极的方式、肯定的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关系,而不是人通过物而与人建立的间接关系,也就是说人己直接相对,我想让别人尊重我,我首先去尊重别人,而不是说我想吃肉,首先要让你吃到肉,这样一种以物为中介的间接关系,如果以物为中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免不了以己所好强加于人。《论语》里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圣经》中说,“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按照上述人与人的关系直接性来加以理解,这些讲的都是人际交往的金律,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人际交往原则,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

人际交往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同样是一种人己之间的直接关系,而不是人己之间通过物的间接关系。自己不希望别人那样对待你,那么就先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而不是自己不想吃肉(以物为中介),也不想让别人吃肉。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人际交往原则,与金律相比,是从否定的方面入手的一种行为,因此是次一等级的道德价值,故而称为人际交往的银律。

人际交往铜律:人施于己,反施于人。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论语》中讲“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子讲“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讲的都是铜律,这是一种对等算计的人际交往原则,具有非道德价值。

人际交往铁律:己所不欲,先施于人。怕别人对自己不利,没等别人下手,先把别人解决了。《三国演义》中,曹操杀了吕伯奢全家,所说的“宁使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就是人际交往铁律的典型表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中国共产党人,讲“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也是人际交往铁律的典型表现。英国近代哲学家霍布斯讲“人对人是狼”,法国当代哲学家萨特讲“他人即地狱”,中国古代哲学家韩非子讲:“圣人之治国也,固有使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爱为我也”,民间俗话讲“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讲的都是人际交往的铁律,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人际交往原则,具有反道德的价值。

人际交往的金律和银律,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大学》本节所讲的“絜矩之道”,是对“忠恕之道”的进一步扩充,人际交往的金律和银律是人己之间关系的道德处理,“絜矩之道”则由人己之间扩展到了第三者,扩展到了群体,行为之主体也有了清晰的反思意识,有着从人到己、从己到人的回还推广。在上位的人对老年人好,老百姓才能兴孝,才能最终对在上位的人忠心,同样在上位的人尊敬长上、爱护孤独无依的人,最终才能赢得全体老百姓的忠心,这是金律的推广;上下左右前后的人让自己厌恶,反思一下,自己以同理心就不要再以这种让自己厌恶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下上右左后前,这是反思人己关系之后,对第三者所实施的一种道德行为,是人际交往银律的一种推广。曾经认识一位朋友,他在做副职时,其顶头上司有诸多不合理的做法,为此他感慨道:“有一天自己干了正职,可千万不要对下属如此不讲道理。”果然,他干了正职后就把以前的不合情理的地方都改掉了,这就是絜矩之道。总之,把两人之间人际交往的金律、银律推广到人群中,就是絜矩之道。这是一种更大范围的推己及人。

《诗经》中歌吟了过去的历史,那些遵从了絜矩之道的统治者,被称为民之父母;而那些违背了絜矩之道的统治者,则被人民所推翻;商殷推行絜矩之道,老百姓就拥护,违反了絜矩之道,最后就失去了国家。

按照儒家的理想,一个国家的君主能够在国内推行絜矩之道,最后就能国治而天下平,得到天下归心的局面。这也就是孟子讲的仁政、王道、仁者无敌于天下的道理。但是仁与力是辩证统一的,只讲仁、不讲力,难免会成为主观空谈。絜矩之道在简单的人群系统中会起作用,但到了国与国之间这样复杂的巨系统之中,就不再这么简单,因此,在人类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下,从未有过靠絜矩之道平天下的例子。今日国家之间行的多是铜律及铁律,人类仍幼稚。

文/赵宗符

新闻推荐

有免税店专坑国人? 其实坑还有这些

前些日子,英国希斯罗机场免税店对中国客人购物区别对待的事件引发众多关注,就在事件还未平息之时,再次有人爆料,专坑中国人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功夫论⒄——《大学》猜想,以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文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