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洲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德国新闻 巴基斯坦 新加坡新闻 大马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尼新闻 缅甸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英国新闻 > 正文

您是否对《傲慢与偏见》 也存有固执的“傲慢与偏见”?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5-20 01:01   https://www.yybnet.net/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简·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汀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汀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汀这个真名。

婆婆妈妈,絮絮叨叨,玩牌弹琴、永远为是否受邀至某场舞会宴会茶会而惴惴不安、虚荣的玻璃心、文雅背后精明的小算盘,人人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的逢场作戏和装腔作势等——以上任何一点不厌其烦的铺陈,即便是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狭小视角,都足以让我烦躁不堪,激起我对于《傲慢与偏见》的义正辞严的、理所当然的“傲慢与偏见”。

这种“傲慢与偏见”多见于男性读者,很多男性读者甚至将简·奥斯汀与勃朗特三姐妹傻傻不分,如果不是读书不多,就是出于一种审美偏好——宏大叙事对琐碎日常的傲慢与偏见。

对社交场面我一点也不反感,甚至有些神往——不是简·奥斯汀笔下的鸡鸣狗叫相伴随的乡村舞会,而是路易十四、拿破仑或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宫廷舞会,豪华奢靡,刀剑交织,背地里上演着阴谋与爱情、权力与欲望的大戏,而幕布呢,静水深流的政治较量、旋乾转坤的历史变革,多么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激情彭拜啊。男性读者嗜好的是冒险、刺激,是宏大叙事,是四海八荒,是英雄主义和历史情怀,是大江东去卷起千堆雪。

简·奥斯汀在狭小的乡间宅院里的狭小房间里透过狭窄的窗口,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她说,“我熟知的景色,便是乡村的家居生活”,表示写小说就如同用一只细小的画笔在“一小块(两寸宽)象牙上”耐心作画,也说“乡村里的三四户人家”便足以作为写作素材。简·奥斯汀的观察对象也是相对固定的特定社会阶层——仅仅比体力劳动者高出一个厘米的乡野小贵族。散文家艾默森就认为奥斯汀“缺乏艺术创造力”且“囿于阶级社会陋习”。

如果你视角狭窄,但是视野是开阔的,那么也有可能赢得我的赞赏。而问题恰好即出现在这里——在简·奥斯汀的小说里,你几乎找不到时代的蛛丝马迹!

简·奥斯汀(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所生活的世纪之交,正是欧洲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转型期。虽然书中也提及加勒比海的甘蔗田,英国阶级制度结构的改变等,无不轻描淡写,你不拐几个弯儿,根本就不明白这些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当然,多数“简迷”会十分有教养地投来鄙夷的目光——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我们喜欢的就是这些啊,以巧妙的笔触,让平凡无奇的事物和角色饶富趣味,简·奥斯汀不需要赢得每一个读者的喜爱,但实际上已经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恐怕也有少数心直口快的“简迷”会喊出来——《傲慢与偏见》架空了时代背景也超越了时代束缚,却精准勾勒出了时代风貌,刻画了永恒的人性,道出了婚姻的真谛,这不正是简·奥斯汀的伟大之处吗!

稍加思量,也不无道理。中国女性读者普遍青睐《红楼梦》,《傲慢与偏见》更像是西洋版的、通俗简易版的、实用操作版的《红楼梦》。《傲慢与偏见》的第一句是“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其实呢,这一句并不是主题,真正的主题是,没钱的女孩子总要嫁给一位经济宽裕的先生。有钱未必幸福,但没钱肯定更不靠谱。再通俗一些,就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傲慢与偏见》早已成为中国女性优雅生活教科书、情感辅导员和婚姻咨询所了。

老实说,我对《傲慢与偏见》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无数版本的影视作品,而非同样无数版本的中文译本小说。

最早在银幕上忍受那份琐碎无聊全因班纳特先生家的五朵金花的超高颜值;有一次看《傲慢与偏见》突发奇想,将来,有情(钱)人终成眷属,那么逢年过节这五个连襟在一起喝酒是多么戏剧化的场面啊——我的心思根本入不了戏;现在呢,我更倾向于琢磨一件事情——如果我是班纳特先生,给五位待字闺中的女儿当爹,将是怎样的焦灼、期待,抑或是难以形容的芜杂情感啊?——我似乎不像以往那样对作品充满“傲慢与偏见”了。凌琪

关联阅读

傲慢与偏见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我的好老爷,尼日斐花园终于租出去了,你听说过没有?”

班纳特先生回答道,他没有听说过。

“的确租出去了。”她说,“朗格太太刚刚上这儿来过,她把这件事的底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

班纳特先生没有理睬她。

“你难道不想知道是谁租去的吗?”太太不耐烦地嚷起来了。

“既是你要说给我听,我听听也无妨。”

这句话足够鼓励她讲下去了。

“哦!亲爱的,你得知道,郎格太太说,租尼日斐花园的是个阔少爷,他是英格兰北部的人;听说他星期一那天,乘着一辆驷马大轿车来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当场就和莫理斯先生谈妥了;他要在‘米迦勒节\’以前搬进来,打算下个周末先叫几个佣人来住。”

“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彬格莱。”

“有太太的呢,还是单身汉?”

“噢!是个单身汉,亲爱的,确确实实是个单身汉!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福气!”

“这怎么说?关女儿们什么事?”

“我的好老爷。”太太回答道,“你怎么这样叫人讨厌!告诉你吧,我正在盘算,他要是挑中我们一个女儿做老婆,可多好!”

“他住到这儿来,就是为了这个打算吗?”

“打算!胡扯,这是哪儿的话!不过,他倒作兴看中我们的某一个女儿呢。他一搬来,你就得去拜访拜访他。”

“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

“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从前也的确有人赞赏过我的美貌,现在我可敢说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了。一个女人家有了五个成年的女儿,就不该对自己的美貌再转什么念头。” (第一章节选)

新闻推荐

英帝国:一个非正式帝国(上)

如果说美国革命之前的英帝国是一个自然的非正式帝国,那么之后很显然就是一个自觉的非正式帝国。图为在美国独立战争(1775—...

相关新闻:
留学帮你问2018-05-08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您是否对《傲慢与偏见》 也存有固执的“傲慢与偏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