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各家航空公司陆续开放便携式电子设备(PED)在飞机上的使用,只要打开飞行模式,大家就可以尽情地全程玩手机了,这本是好事。可一个新问题产生了。
据媒体报道,英国歌手Jessie J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在飞机上遇到中国乘客使用手机时,一边看视频一边将声音外放,带来了极大的噪音,让人非常崩溃。
公共场合的手机声音外放并非新鲜事,在公交车、地铁、火车上,一直引发抱怨连连。而此番,恰逢国内航班刚刚解禁手机的敏感节点,又经由一位外籍人士的公开发帖声讨,这一由来已久的“恶习”自然引发了舆论的集中关注。其实,可以预见的是,即便没有国际友人的“揭发”,飞机上的手机外放问题,迟早也会暴露出来。
此事也暴露了国内航班在放开手机之后,相关的实施细则实则仍然很不健全。当旧有的规则失效,全新的规则尚未完善,过渡期的调适与修正,几乎是一个避不开的过程。
航班上解禁手机后,到底怎么玩?诸如“必须调至飞行模式”、“关闭蜂窝移动通信功能”等要求,更多还是着眼于安全、技术层面。但是,新近曝出的案例表明,飞机上用手机,还迫切需要一套公德与文明维度的引导。倘若放任乘客将个人化、日常化的使用习惯全盘照搬到机舱内,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冲突。
作为完全封闭的特殊空间,飞机上应该推行更细致与针对性的手机使用规范。据悉,已有航空公司考虑“禁止手机声音外放”、“强制使用耳机”等举措,虽有无奈但很必要。
小小的机舱,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现实中,的确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得体地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这不能简单视为个人素质问题,也与公共教化的滞后、公共训练的不足有关。事实上,用智能手机看视频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面对“新生事物”,相关机构显然并未全面评估和周全应对。于是诚如我们所见,无论是地铁、高铁或是公交车上,很少有针对手机声音外放的提示与劝导。
过去,我们都知道“公众场合禁止大声喧哗”,可时移世易,作为一种新的“喧哗”方式,手机声音外放却并没有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劝止。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颇为尴尬的事情。至今,一些人对公德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机械执行”的层面,而没有丝毫由此及彼的发散力与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对这样的群体,最有效的、最直接的办法,或许还只能是实施各种指向明确、内容具体的“禁止令”——诸如,在飞机上禁止手机声音外放之类。
确立规则是一回事,遵守规则往往是另一回事;他律是一回事,自律则是另一回事。更进一步来说,做一个文明人,永远不仅仅是不停地被动接受规则,而更应该多一份体谅他人之心,时刻保持自觉与克制才是。
新闻推荐
隔空移物、悬空而卧……这些科幻或武侠小说中的常见场景,有望通过操控声波来实现。一项最新研究说,科学家已能够用声波让一个直径两厘米的小球悬浮空中。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物理...